浅谈“体演文化”教学法中的文化教学问题

时间:2022-05-01 03:14:05

浅谈“体演文化”教学法中的文化教学问题

【摘 要】“体演文化”教学法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研究人员提出,是一种以演练文化为目标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本文从语言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教学内容以及文化教学的阶段性三个方面就“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文化教学问题进行一些讨论,试图发现该教学法在文化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体演文化”教学法 文化教学

“体演文化”教学法(Performed Culture Approach)是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吴伟克等研究人员提出的,是一种以演练文化为目标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将第二语言的学习看作是在目标文化环境中的文化行为,认为语言即行为,学习语言就是体验和演练目标文化,要求学生要设身处地的去想问题。因此老师所做的就是要利用现代科技的有利条件,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各样的语境场景,让学生在体验文化中学习语言,获得知识的积累,从而达到让学习者能在目的语文化环境中得体、自如地运用目的语同目的语国家的人交流的教学目标。

在实践上(包括课程设计、教材设计、和教法设计方面),该方法结合了听说法和交际功能法的长处,兼顾语言结构使用的正确性和交际功能的畅通性。

“体演文化”教学法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取得了一些突出的教学成就,但是该教学法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也值得我们探讨,本文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从以下三个方面就“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文化教学问题进行一些思考和讨论。

一、 “体演文化”教学法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

“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理论主张之一认为语言即文化,学习语言就是学习目标文化。该教学法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问题上认为语言等同于文化,语言教学等同于文化教学。这里,我们就需要思考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角度来探讨下“体演文化”教学法的理论主张是否合理。

什么是语言?按照索绪尔定义,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是能指(形式)和所指(内容)的结合体。有声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而文字语言是在有声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音、形、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什么是文化?有关文化的定义至今就有数百种。概括起来,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整体文化,或者是包括语言在内的一切文化;狭义的文化特指非语言文化(何俊芳)。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括:(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语言本身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并且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其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古耘捣蛟凇段幕人类学与语言学》(Cultural――Anthropology?and?Linguistics)一书中也明确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都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二)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可以说,语言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三)文化语言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发展。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能够记录文化和促进文化的发展。站在文化的角度看语言和文化关系,可以说文化包括语言,文化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首先,语言并不等同于文化,语言教学不等同与文化教学。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如将语言教学等同于文化教学,该教学法将面临教学内容过于宽泛的问题。其次,语言与文化存在一些差异。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由语音、语法、词汇等子系统组成。从语言技能的角度,我们又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第二语言教学分为几个较为明确的组成部分和确定若干较为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的划分有助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实施与评估。而如果将语言教学等同于文化教学,用文化教学取代语言教学,文化无论是从广义还是狭义的概念出发,都有可能带来教学内容无法界定、无法有组织有层次的进行文化教学的问题。第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虽然语言的意义生成、诠释离不开文化的框架,但是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文化则提供一个背景或语境,即使是语构文化也是经由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评估语言的交际能力可以外显为发音是否准确、词汇使用是否得当、语法是否正确等标准或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评估。而文化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都不能称其为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它更像是一种内容或背景,缺乏外在的形式和可操作性的评估标准。

综上所述,笔者对在第二语言教学语境下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的观点是: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教学不同于文化教学。“体演文化”教学法以语言即文化为其理论基础,从这一理论出发,构建其教学实践可能会带来诸如教学内容过于宽泛、教学过程难以有组织有层次的进行、交际活动缺乏统一的形式即评估标准等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一方面,“体演文化”教学法这一新兴的第二语言教学实践方法应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及完善。

二、 “体演文化”教学法中文化教学内容的问题

“体演文化”教学法作为一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方法,必定涉及到文化教学内容的问题。笔者试图从“体演文化”教学法中文化教学内容的界定及文化教学内容的定量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讨论。

(1) “体演文化”教学法中文化教学内容的界定问题。

“体演文化”教学法中文化教学内容的界定问题指的是该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文化教学到底教什么的问题。“体演文化”教学法在理论上主张扩展传统外语教学意义上对文化的定义,将行为文化的教学融于语言教学中。在吴伟克看来,要训练学生懂得怎样和中国人交流,必须让学生懂得和中国人打交道的基本技能和策略,所以应该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怎么看世界,怎么解释世界。他认为学生应该尽量了解中国的文化根源、文化视角和世界观,通过学习理解另一种文化反过来加深对自身文化的了解,从而创造一个和谐和容忍的世界。总结说来,“体演文化”教学法旨在构建一种对异质文化的记忆,要求在谈话人在特定文化框架内进行交流,并获得在异国文化中确立意向的能力。1

那“体演文化”教学法中文化教学内容的界定是否合理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察一下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在这文化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赵贤州(1989)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将文化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指的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培养出来的人进行交际时,对某词、某句的理解和使用不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背景知识。”“交际文化指的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在交际时,由于缺乏有关某词、某句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发生误解,这种直接影响交际的文化知识,就是交际文化。”2陈光磊(1997)指出“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基本的责任或基本的内容大体有两方面:一是对语言本体结构(主要是语法规则和语义系统)中有关文化含义作出阐释,为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做好必要的文化上的准备;一是对语言使用中的文化规约作出说解和加以实习,养成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文化能力。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3吕必松(1992)认为这种“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因素”,它“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之中”。4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体演文化”教学法中的文化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中的交际文化。而“体演文化”教学法所关注的交际文化又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语用系统之中,对词汇系统及语法系统中的交际文化关注度较小。由此,笔者认为,“体演文化”教学法中关于文化教学内容的界定过于狭窄,如以此为基础开展文化教学,可能会造成学生缺乏汉语的知识文化及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中文化的缺失。“体演文化”教学法在其实践及操作过程中关于到底该教哪些文化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2) “体演文化”教学法中文化教学内容的定位和定量问题。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文化教学应该如何定量呢?到底是文化教学占主体还是语言教学占主体呢?张英(1994)认为“语言是交际工具,目的语学习者要实现交际,语言学习就是第一位的。”5林国立(1996)指出“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则必须在语言教学的范围内来处理。文化因素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一个语言教学的概念,只有在语言教学中才有意义。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对学生来说,和语音、语法、词汇一样,也是一种知识,只不过是一种从形式到内容都不一样的知识罢了。”6“常识表明:当Z=A+B,Z不变时,A大必定B小,B大必定A小,A和B之值都与对方之值有密切关系。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如此。”7

“体演文化”教学法认为语言即文化,学习语言就是学习目标文化。这种观点及在其实际操作过程中将文化教学视作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首位,这样的对文化教学的定位势必会影响到语言教学的定位。将文化教学作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内容的重点和教学的主要目标就会造成对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的教学造成挤压,使语言教的学其他各个要素的习得不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三、 “体演文化”教学法中文化教学的阶段性问题

语言教学应是针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分阶段的进行的,文化教学也不例外。语言教学一般依据语言的结构或功能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地展开,但文化教学很难做出有规律的计划安排。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已有了语法大纲、词汇大纲和功能大纲,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一个文化教学大纲,而文化大纲的缺失可能会引起文化教学的无序。

在文化教学的阶段性问题上,张英(1994)认为“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语言和文化的比重不同,这就需要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给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确定一个合理的量”。“对于目的语学习者这来说,交际能力是同掌握目的语中文化语言的程度成正比的。交际面越宽,交际层次越高,文化语言在交际交流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与此相适应,随着对外汉语教学阶段的上升,汉语文化教学的比重也就逐渐增加。”8具体到基础阶段的文化教学,徐家祯认为“在语言的基础阶段,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结合不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完全可能的。”同时,他又指出基础阶段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原则:“在语言课中进行文化教学,必须遵循以语言教学为主,以文化教学为次;在语言教学的同时有机地、适当地、有目的地加入文化教学内容的原则。既要反对文化教学在语言课堂中喧宾夺主,也要反对为了结合文化教学而在语言教学时硬性加入文化内容的形式主义做法。”9在中高级阶段的文化教学方面,胡建军认为“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的主观需要、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教学理论要求和教学实践经验都决定了文化教学在中高级口语课中的重要地位并对文化教学提出了客观要求。”10

总结上述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虽然文化教学较之于语言教学很难做出有先后有层次有规律的计划安排,但是文化教学在汉语教学的各个阶段应有所变化,应与各个教学阶段相适应。“体演文化”教学法并未对文化教学的内容做出有先后有层次有规律的划分及安排。该教学法也未对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该教学法模拟文化场景,其教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师的教学材料,而是学习模块,可自己生成的,学生可以组合的,有一定独立性,可操作性的单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教学法在文化教学阶段性安排上的不足。

四、 总结

本文从语言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教学内容以及文化教学的阶段性三个方面就“体演文化”教学法的文化教学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和讨论。认为该教学法在文化教学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文化教学的内容过于狭窄的问题、文化教学定位和定量的问题以及在文化教学阶段性安排不足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进一步完善“体验文化”教学法的切入口。

参考文献:

[1]曲抒浩、潘泰 2010 《美国“体演文化”教学法简论》,教育评论,第5期。

[2]赵贤州 1989 《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3]陈光磊 1997 《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4]吕必松 1992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5]张英 1994 《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汉语学习,第5期。

[6]林国立 1996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与定量问题刍议》,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7]周思源 1996 《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定位》,语言文化教学研究,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8]张英 1994 《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汉语学习,第5期。

[9]徐家祯 2000 《基础语言课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的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10]胡建军 2003 《中高级口语课程的文化教学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11]萧国政 主编 2009 《现代语言学名著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张公瑾 1998 《文化语言学发凡》,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3]何俊芳 2005 《语言人类学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刘莹(1990.02-),女,籍贯宁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

上一篇:思维滋养课堂,孕育生命成长 下一篇:先秦诸子的造物思想及其对现代设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