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情境,打造快乐欣赏教学

时间:2022-05-01 02:36:37

巧设问题情境,打造快乐欣赏教学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学生喜欢音乐的天性与生俱来,因为音乐会为他们带来快乐。但是从目前音乐教学的现状来看,老师们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一味地讲解音乐知识,将音乐与生活脱离,或是一遍遍生硬地拍节奏、视唱主题旋律,等等。长此以往,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体验不到音乐的魅力,更感受不到音乐的快乐,对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兴趣和激情随之消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 由此可见,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在学习中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我认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一条可行之路。

一、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参与热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音乐欣赏课的导入环节,如果教师的教学设计过于复杂,会让学生搞不清楚要干什么。而开门见山由问题情境导入,效果就有所不同了。在欣赏课《京调》的导入环节中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特点乐曲,请你听一听,它的曲调具有我国哪一种戏曲音乐的风格呢?”通过教师有目的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直接明确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即欣赏戏曲音乐。更重要的是,有了前几节课有关京剧音乐的学习基础,当听完乐曲之后,很多学生表现出了争着抢着要发言的状态。可见,教师有目的的设疑,会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让大部分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二、巧设问题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音乐不象文学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象美术作品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以其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着情感,注重的是内心的情感体验,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要达到这一目标,问题情境设计是一个好方法。在欣赏课《洋娃娃之梦》的分段欣赏中,我通过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感受每一段音乐的不同音乐要素。“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三段音乐,首先,请大家听一段,你听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接下来,咱们再来听一段音乐,你听它和刚才的那段音乐给你的感受一样吗?”“我们来听最后一段音乐,又带给你什么感受呢?”在这三个问题的牵动下,学生很容易就走入了三个不同的音乐情境,让情感得到了充分地体验和感受。

三、巧设问题情境,鼓励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面。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关键。在欣赏《渔舟唱晚》这首乐曲时,为引导学生发现这首作品的结构特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请你边听音乐边在一张纸上用不同的线条画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想怎样画就怎样画,想用什么图形就用什么图形,听一听、画一画、看一看这首乐曲是由几部分组成的?”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听得都很投入,很快地发现了乐曲的结构特点。这完全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自主思考、自主发现的过程。在这种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中,学生感受到了欣赏音乐的乐趣,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四、巧设问题情境,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是一种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追求多样性的开放式思维。由于音乐具有模糊性,为我们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供了条件。同样在欣赏课《洋娃娃之梦》这首钢琴独奏曲时,当学生们感受到第二个音乐主题具有欢快、活泼的情绪后,我顺势问道:“这样的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呢?”学生们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有的说是可爱的小动物在跳舞,有的说是一群孩子在做游戏,还有的说是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的情境……学生的兴奋感染了我,让我临时改变了教学设计,又问道:“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你们还能用自己的动作把刚才想到的情景表现出来吗?”一时间,因为有了孩子们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表演动作,课堂变得快乐无比。正是这一个恰当的提问,瞬间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抒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无限想象,让乐曲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也正是这个恰当的提问,让老师抓住了继续设问的契机,在本课教学程序的超越中,学生尽情地绽放自己对音乐感受,课堂成为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实践证明,欣赏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们带来了学习音乐的快乐源泉。同时,教师还要在备课中注意问题情境创设的生活性、趣味性、音乐性、有效性、科学性和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音乐教师持久的坚持与耕耘,更需要思考与智慧的融入。如果你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播撒下一颗快乐的种子,相信它一定会在音乐的滋润下生根发芽,最终成为一棵结满快乐果实的音乐树。

上一篇:职业高中英语教学浅谈 下一篇:字典会淡出历史舞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