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氯胺酮与丙泊酚辅助硬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临床观察

时间:2022-04-30 11:17:06

小剂量氯胺酮与丙泊酚辅助硬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应用,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方法:110例择期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氯胺酮0.5mg/kg 静脉注射开始手术,胎儿娩出断脐后丙泊酚1~2mg/kg 静脉注射;对照组不用辅助药。结果: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及探查关腹时镇痛、镇静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点无差异。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在硬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时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辅助药应用。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氯胺酮 丙泊酚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术前无妊娠并发症,无胎儿宫内异常的择期剖宫产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Ⅰ组(55例),对照组Ⅱ组(55例),两组年龄、体重比较无明显差别。

麻醉方法:侧卧位择L2~3椎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4cm后固定平卧后注入2%利多卡因试验量3ml,观察5分钟后无异常,给予麻醉量10±2ml效果满意后,给予氯胺酮0.5mg/kg 静滴,1~3分钟后开始手术,胎儿娩出断脐后给予丙泊酚1~2mg/kg 静滴术中常规吸氧1~2L/分。

观察内容及评定指标:①术中切皮、开腹、取胎儿,胎儿娩出后及探查关腹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估(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3分为优,3~5分为良,>5分为欠佳);②术中监测血压、心率、SPO2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③新生儿Apgar评分。

结 果

两组术中镇痛情况:Ⅰ组在胎儿娩出后及探查时镇痛率为93.7%和97.2%,明显高于Ⅱ组51.9%(P≤0.01),其余无差异,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均≥7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BP、HR、SPO2无异常变化,术中无呼吸抑制、过敏反应。Ⅰ组有6例术毕时头晕、视物模糊,Ⅰ、Ⅱ组均有2例出现呕吐。见表1。

讨 论

硬膜外麻醉不能完全阻滞内脏神经,所以手术过程中有牵拉痛与不适存在,严重者将影响手术操作。过去常用杜非、杜氟、氟芬合剂等来镇静、镇痛,因对母婴有一定影响,不宜用于剖宫产。氯胺酮是一种强效止痛药,具有起效快、苏醒迅速、镇痛作用强、对母婴影响小等特点。1968年用于产科而且有效阻滞手术内脏牵拉痛。丙泊酚最大优点:镇静作用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快而且安全,术后恶心呕吐率低,因能透过胎盘屏障,因而在胎儿娩出断脐后给药,减少新生儿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本组观察到辅助氯胺酮、丙泊酚后,镇痛、镇静优良,减轻手术中牵拉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新生儿评分均在正常范围(≥7分),说明两组新生儿是安全的。在不良反应方面,Ⅰ组有头晕、视物模糊6例(11.4%),可能与氯胺酮不良反应有关,但均在术后10~20分钟消失,两组均有2例出现恶心、呕吐,可能与妊娠反应和使用缩宫素有关,要作好误吸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主编.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徐启明,主编.临床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上一篇:妊娠12~16周人工流产89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0例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