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类主题作文模拟演练

时间:2022-04-30 12:59:00

“善良”类主题作文模拟演练

1.2013年全国大纲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月29日,尚先生把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他随后拨打那部手机,对方接听后立即挂断。他又发短信表示,愿意出2000元“买”回手机。一小时后,尚先生收到回复,说要归还手机。见面后才知道,捡手机的是一位年轻人。尚先生要酬谢他,但对方交还手机后就转身离去了。

当天晚上,记者联系到那位年轻人,年轻人说:“我本来无意归还,但看到手机里的照片和信息,发现机主刚刚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很受感动。我不能见利忘义,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我也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和友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1年前,为贴补家用,江西南昌的程应清开始摆摊售卖自制的藕片、豆泡、火腿肠等小吃。当时,她的小吃按一毛钱一串销售。如今,65岁的她仍坚持摆摊,且从未涨价,因此被称为“一毛奶奶”。在这个小小的角落,老人展示出社会正能量。

要求:理解材料内容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作文导写】

上述两道作文题目,都体现了“善良”这一话题的内涵。

善良,是人性中最可贵的品质,也是当前社会物质发展过程中必需的一种品质。因此也成为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重点。无论从哪个角度命题,都需要我们对善良的真谛进行思考,挖掘出最朴素却又最能让人感动的情怀。

对主题内涵的理解不同,在具体写作时也会有不同的立意方向。以下对两则题目进行简要分析:

第1题(大纲卷作文题),尚先生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主动给灾区捐一大笔善款,是帮人所需,体现了和谐社会中美丽中国的精神面貌。当年轻人知道尚先生给芦山地震灾区汇去一大笔捐款后,不要报酬,主动归还了原本不愿意归还的手机,还坦言要像尚先生那样多一些真诚,多一些友善。可见他敢于否定自己的自私,传承他人的爱心。面对这样的故事,相信考生一定有这样的感慨:感动、爱心、友善。

第2题,材料以现实生活中一个小人物为对象,反映出社会的正能量。“一毛奶奶”,20多年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不计名利。在这份20年如一日的坚持中,她在这个小小的角落,用一个小小的售货摊传递出对社会的爱,也感动了每一个社会成员。具体写作时,可以从“善良”“朴素”“爱的坚守”等角度构思立意,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理解与认识,呼唤一种积极健康的时代精神。

一号例文

一念花开

一考生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一颗充满善意的种子,每个人都是愿意向善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渐渐忘了善良的本性,而这个社会缺少的正是这种人性的温暖。

善良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瞬间、每个念头所展现的最真的选择。

请用你的善良,为这世界添上一抹阳光,驱散寒冷。天上的太阳早已疲惫,它的光热已无法融化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坚冰。那就让我们化作一个个太阳,用善良的光热驱散寒冷,融化冷漠。我相信一个人再冷漠也不会如同雪域高原那般寒冷,而如今雪域高原也已开始被温暖抚摸。还记得那个悄然逝去的“最美新娘”吗?怀胎四月随同腹中儿子一起沉睡在雪域高原的深处,只为当初一念之间的善良,她无悔。如今,她离去了,却化作挂在冰峰上的亘古骄阳,用她的善良为这雪域高原带去温暖。

再怎么故作冷漠都只是不堪一击的笑话,唯有纯真的善良才是这世间永恒的主题。

请用你的善良,为这世界荡开一条平坦的路,让人们一路平安。当面对需要救助的人时,救还是不救,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而是对善良的拷问。我们原本想要伸出援助之手,人与人之间的欺骗与不信任却一次又一次冲击着我们的善良,我们犹豫了,但最后我们还是会选择去救助,只因我们问心无愧。“马路天使”宋立明的车还在马路上来回穿梭,他依旧选择义无反顾地信任他人,伸出援助之手。谁也不知道他的车还能开多久,谁也不知道他还能救多少人,但他的善良却为人们荡平了一条安全的路,他永远是这条路上最虔诚的护道者。一念之间的信任,让他坚守了40年。

猜疑是一瞬间的事,而信任却是会永远传递下去的。

请用你的善良,将爱心传递,让世界春暖花开。我无法忘记高淑珍女士那颗金子般的善心。尽管负债累累,她却依旧努力让孩子们过得好一些,粗糙的手支起了课桌宽厚的背,挡住了风雨,她的善良完美地诠释了奉献的含义。比起她的无私奉献,那些一味索取的人难道不知道羞愧吗?

善良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心怀善意并不需要你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只是希望你在平凡的生活中伸出援助之手,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护,便足矣。

只要你心中还有善良,一念之间,你完全可让它放出应有的光芒,从而照亮整个世界。

【技法借鉴】本文立意高远,“一念之间的善良”的角度契合题意。开篇指出“善良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瞬间、每个念头所展现的最真的选择”,之后考生用“请用你的善良……”作为分论点的固定句式,层层递进,突出了信任与爱的主题。此外,素材的嵌入恰到好处,独具匠心。全文语言真诚恳切,打动人心,像“心怀善意并不需要你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只是希望你在平凡的生活中伸出援助之手,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护,便足矣”等平实而有味,感染力较强。

二号例文

心守清明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 赵婷婷

漫漫人生好比茫茫夜幕,名利即为掩盖星光的尘埃。唯有心守清明,才能透过尘埃,见得那繁星浩渺。我想人性的光辉大致也在于此。真正的人性不被名利金钱所蒙蔽,只为了心中那一片清明、一方正义而熠熠生辉。

善良芬芳人心。“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毛奶奶”因为善举,人们认识了她,记住了她,她的人生价值在那个小小的角落得到了提升。这种善良是无价的,芬芳将永留在她身上。若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善良之心,做出善意的举动,那么,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平庸廉价的,而是充实无价的。善良是一朵淡淡的梅花,不与百花争艳,只求散发清香,默默做出贡献,却不能使人忘怀。

善良彰显人性。无论是牙牙学语时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是幼年时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抑或是现在的“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无一不诠释了人性为善。还记得有这样一个“妈妈”,看到一两岁女童从十楼高空坠落,恰巧路过的她毫不犹豫地冲过去,徒手抱接了一下女孩儿,自己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但是,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人性的伟大就在于此,能够下意识地去救一个不相干的生命,甚至不计后果。那双有力的手臂托起的不只是一个生命,而是足以驱散社会冷漠的光辉,人性为善,善映人性。

善良成就美德。“最美农民”卢伟在暴雨中冒死拦停了一列火车,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而他在这一救人过程中受了一身伤不说,还丢了20只羊,政府奖给了他一万元,可是他丢失的羊价值三万元。有人为他感到不值,而他对此只是笑笑。他何尝不知羊群比一万元现金的价值大。可是那样的紧要关头,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犹豫,当然也不存在预测的得失,只是下意识的善举。人性是出彩的,是无关利益得失的,因为只有生命才是无价的。

罗曼・罗兰曾说:“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而善良则是人性的本质。生命因善良而温暖,人性因温暖生命而生辉!

行善举或许会付出代价,这代价或轻或重,但是人性是善良的,人心是清明的。“油条哥”的根根爱心油条,志愿者的颗颗善义之心,都承载着善的真谛。心守清明便能行善,不在乎得与失,不在乎名和利,善心,人性只关乎本心。

愿心守清明,得以善心行善举。

【技法借鉴】文章以“善良”为写作中心,表达了对这一话题的深刻理解。具体写作时,作者先以一个生动的开头表明观点立场,主体部分则从三个角度确立分论点,并以典型的事迹进行分析,充分表现出对“善良”这一话题的理解。具体分析时,作者准确把握住素材与写作中心之间的联系,对每一个事例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尾处,作者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先以罗曼・罗兰的名言过渡,再以“油条哥”、志愿者的事迹深化主旨。最后,以一句话点明写作中心,使整个文章落到了实处。整个内容以并列分论点的方式展开,条理清晰,思路顺畅,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上一篇:小议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与园林景观 下一篇:认清儿童食物过敏,做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