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本”视域下的中职语文课堂差异教学

时间:2022-04-30 10:31:14

试论“生本”视域下的中职语文课堂差异教学

摘要: 文章对生本教育和差异教学进行研究,归纳总结,找出规律,论述生本视域下的中职语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实施差异教学的具体实践。面向全体学生,以生为本,力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充分提高。

关键词: 生本教育 差异教学 语文课堂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改浪潮强烈冲击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领域,生本教育、差异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实践中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以生本教育为视角探寻中职语文课堂实施差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自2009年教育部最新颁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来,中职语文教学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初见成效,但中职语文教学仍未完全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阴影,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学生学习情况。

作为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中职生大多学习自觉性差,语文知识基础薄弱,语言贫乏,一些学生连基本的字词都难以掌握,更谈不上独立完成一篇文字通顺的作文。因“职业”的特色,中职生普遍存在着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与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联系的,很多学生只重视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语文课在某种意义上已形同虚设。

(二)教师教学情况。

1.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中的“师本化”现象仍普遍存在。在课堂教学的舞台上,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始终是主角,学生则成为配角和观众。教师常常从个人思路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与进度。学生主体被漠视,课堂的共生性和动态平衡性遭到破坏,教学气氛沉闷,严重偏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2.忽视学生的差异存在。

在中职语文课堂中,差异无处不在:既有学生学习基础方面的差异,又有个性特征方面的迥异;既有不同专业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的不同,又有同一专业的学生对毕业求职的不同选择。中职语文教学本身就面临着学生入学起点低的尴尬境地,且伴随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的差异存在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然而,传统的“一刀切”、“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课堂中依然存在,它们忽视了与学生鲜活的生命体验的关联,使本该生机勃勃的课堂成为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由此,反思当前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发现语文学科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作用,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面对这种现状,改革已刻不容缓。

二、“生本教育”与“差异教学”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人才需求大增。在这种形势下,教育民主思潮和个性化教育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中职语文教师务必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终身发展。

(一)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华南师范大学的郭思乐教授。其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是生本教育体系的教育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是生本教育体系的教育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是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这是生本教育体系的教育行为观[1]。

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吕达先生做了进一步阐释,认为:“实践生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其次是以生命为本,第三以生动为本,第四以生长为本。”[2]“生本教育提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和强调学生的差异发展并不矛盾,而是相统一的。”[3]“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之间都是有差异的,让好的更好,表现一般的、差的也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提高,这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生本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周期,反对用低效的评价干扰学生的自然发展。

(二)差异教学。

对于差异教学,国内学者华国栋的界定是:“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4]差异教学包含以下主要特征:第一,以测查与评估为施教前提,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第二,以建构系统的、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为施教的途径;第三,以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第四,以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多方合作为依托;第五,着眼于学生群体,将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和班集体学习结合起来,在班集体活动中发展学生个性潜能。

由此可见,“差异教学的内在价值取向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在于关注、尊重个性差异和追求、实现每个人的发展”[5],是一种体现出教学伦理所应追求的善和美的教学活动。

(三)“差异教学”与“生本教育”的关系。

从以上对生本教育和差异教学的概念涵义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差异教学与生本教育在理念上有着非常明显的相似性,即生本教育涵盖了差异教学的基本意义,差异教学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方面拓展深化了生本教育的内涵,是生本教育理念在某些方面的具体实践。因此,在生本视域下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对于进一步推进生本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生本”视域下差异教学在中职语文课堂的实施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不是简单的教育服务口号。中职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现有的常规教学模式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教师应以生本教育理论为指导,立足学生的差异,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入手,结合专业特点,努力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课堂。

(一)切合实际,设置具有差异性的学科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目标分层教学。

1.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分层次设置语文教学目标。

不同的行业对语文能力需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目前同所学校所有专业共用一本语文教材的情况下,应该针对专业特点,在常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分层次设置,将语文对学生的多元影响和要求转化为不同专业的具体专业能力,为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服务。如口语交际教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在“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部分中设置了由易渐难的要求,教师应针对不同专业设置教学目标,航空、旅游、营销等侧重于动“口”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达到“基础模块”的要求,而且要具备“职业模块”、“拓展模块”规定的相应能力。而汽车维修、机电、数控等侧重于动“手”的专业的学生达到基础模块的要求即可。

2.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层次设置语文学习目标。

在同一班级中,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教师在测查的基础上,从人的差异出发,根据语文基础,如识字量、书写、阅读、写作能力等,把学生分成好中差三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由易到难,层层发展。以朗读教学为例,基础好的学生不仅要求表达流利还要求富有感情,普通话较为标准。基础薄弱的学生的最低要求是不漏字错字,流利通顺即可。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获得适应未来生存及发展的机会。

(二)尊重需求,选择具有差异性的专业教学内容。

要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灵活多样地选择不同专业的语文教材,尽量避免一本语文教材打天下的现象。应当从学生的专业需求出发,调整教学内容,补充适量、实用的与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教学资料,突出适合未来职业发展和专业需要的重点语文能力的培养,增强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形成个性鲜明的语文教学课堂。如对旅游专业开发旅游文学教材;对学前教育专业,补充儿歌、童谣类的选文作为读本;数控、汽车维修等工科专业,则加强科技说明文文选的教学。

“差异教学认为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也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话题’本身,而是意在通过话题获得发展。”[6]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是对学生个体的关照,在教学中更多地开发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愉悦感,感受到语文对自己将来的工作的实用性,这也正是“生本教育”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三)激扬生命,采用具有差异性的小组合作学习法。

“生本”视域下的中职语文课堂学习,要求教师针对个体差异,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与技术,变课堂为学堂,变单向传授为多元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开展有效学习。在生本课堂上,讨论是学习的常规,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即教师结合学生的成绩,采取差异互补的方式分组,围绕一个问题或几个不同的问题进行讨论。

如讲授《那一年,面包飘香》一文,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这个故事有几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常规问题;(2)请你说说“我”(老师)的这次“面包奇遇”,或者说说面包师傅(学生)的创业之路。——归纳叙述;(3)课文为什么选择“从尾说起”的角度?这是什么叙述方法?有什么好处?从这个故事,作为老师,我知道了自己应该从终身发展的角度关心学生,切实负起为人师的责任;作为学生,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铭记并受益终生:“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发散性思维。

教师遵循先由学生分组讨论再实施个别提问的顺序,这样的安排会给基础差的学生一个回忆、思考和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对语文的自卑感和畏惧感。在这样的合作小组里,既能照顾个别差异,发挥个体特长,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又能体现团结协作的精神。

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和乐于学习的个体,学生的学习生命得到激扬而非压制,教学才能事半功倍,这也正是生本教育的鲜明特色。

(四)关注发展,采取具有差异性的多元评价方式。

“多元评价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它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价值取向”。“在理论上,它强调评价过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强调评价与真实生活的联系,强调问题解决与创造能力培养等理念,这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的评价观念,对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不应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让学生开展互评和自评。比如对学生作文的评价,老师辛苦批改,学生拿到作文后只看看分数,甚至连翻也懒得翻。不少作文中的问题仍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心理学研究发现,当学生有机会做出选择评价时,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的机会。对于程度不同的学生,要善于挖掘出他们的亮点。教师可以把作文中的精彩部分哪怕是一段或是一句在课堂上也读出来,请学生先自评再互评,最后教师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鼓励,既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让学生学会欣赏与理解、学会交往。

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改革传统的以试卷、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及期末“一考定终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不同专业对语文需求的差异性。既注重评价的过程,关注评价的发展,又不放松评价的结果;既注重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认知方面的发展,又注重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如口语成绩评定,教师可建立不同学生的语言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平时在课前练口、朗读课文及在企业短期实习中运用口语的成绩,将过程性测评与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以笔试为辅,口头表达为主。这种形式可以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激励学生的学习。同时对教师来说,记载学生的平时表现有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作用。

四、结语

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更是精神生命的启迪与激发,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生本”视域下的中职语文课堂差异教学,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充分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符合教育理论的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方成.生本教育体系下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报,2008,(4).

[2][3]吕达.解读生本教育的内涵[J].人民教育,2009.(Z3).

[4]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姜智、华国栋.“差异教学”实质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4,(4).

[6]王辉、华国栋.论差异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4,(11).

[7]卫倩平.差异教学:为学习服务[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8]孙玲.差异教学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3).

上一篇:传信范畴研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 下一篇:知其度,应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