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有假想伴吗5~6岁

时间:2022-04-30 09:57:28

“嗨,我们一起玩好吗?”“你看,我的新玩具泰尼熊有趣吗?”当孩子滔滔不绝地说出这些话时,你一定以为他在和伙伴们聊天、做游戏,可发现周围没有任何玩伴时,不少妈妈都会产生严重的恐慌心理。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少不了一个特殊的伙伴――“假想伴”。

超能量的“保护神”

4岁的卡卡是个瘦小而又胆怯的小男孩,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家人的陪伴。自从看了动画片《铠甲勇士》之后,能征善战、英勇无敌的铠甲勇士就成了卡卡心中的偶像。有一天,卡卡睡觉不要父母陪了,他对爸爸说:“铠甲勇士就在我的身边,他特别厉害,会时刻保护我呢!”没过10分钟,卡卡就独自进入了梦乡。

解析支招: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势单力孤的时刻,比如夜晚来临与黑暗为伍,父母有事被迫独处,或是与小朋友发生分歧,经历生病或打针的痛苦等。这个时候,孩子会从内心深处自发地寻求精神的帮助,于是“假想伴”便诞生了。而且,“假想伴”是孩子最忠实的朋友,往往出现在每一个危急的时刻,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要想把孩子从意念之中拉回现实,父母不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担起孩子意识里“假想伴”的角色,建立起亲子关系中的“信任感”,孩子就会逐渐变得勇敢坚强。

犯错后的“挡箭牌”,

周末,妈妈在厨房准备午餐,3岁半的朵儿在客厅里玩耍。忽然,“啪”地一声,妈妈奔出厨房一看,只见茶几上那个精致的茶杯摔得粉碎。还没等妈妈开口,朵儿就大声地辩解说:“这不是我做的,是小丸子不小心撞碎的。妈妈,千万不要批评小丸子哟!”妈妈感到哭笑不得,这孩子,怎么想到拿“卡通人物”做挡箭牌呢?

解析支招:闯祸后,为了逃避妈妈的处罚,孩子通常会虚构出一个朋友来做“挡箭牌”,孩子用“假想伴”来“顶罪”。其实这并不是编造谎言,也不是逃避错误。他们明白需要承担的后果,才会搬出“假想伴”来救驾。遇到此类现象,父母不妨“将计就计”,让孩子和“假想伴”一同承担后果。“小丸子太不小心了,以后你要提醒他,做事不能莽莽撞撞啊!”相信间了祸的朵儿听到这话,一定会羞愧地低下头。

孤单中的“陪伴娃”

悠悠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5岁的悠悠经常一个人在家玩。没想到的是,悠悠竟然能在自己的玩具小天地里玩得有滋有味。她拿着两个漂亮的芭比娃娃,一个取名“美美”,一个取名“乐乐”,嘴上经常振振有词“美美要参加选美大赛了”、“乐乐在模特表演中夺冠了”……就这样,悠悠常常一个人玩上数个小时,一副乐此不疲的样子。

解析支招:如今,随着独生子女的日益增多,孩子现实交往的匮乏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内心交往的需要无法满足,孩子就会编造出理想中的虚拟伙伴。而且,聪明伶俐、寓于创造性的孩子需求意识更强,玩耍的兴致更浓。

责编冯慧婧

上一篇:美国父母培养孩子好奇心 下一篇:细节,铺就科学教学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