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把握文言文的“言”与“文”

时间:2022-04-30 08:53:25

巧妙把握文言文的“言”与“文”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分析了一些错误做法的原因。本文认为在文言教学中“言”与“文”这两者都不可偏废,又不能够并重。同时,本文又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做,作出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文言文;“文”与“言”的关系;用“文”带“言”;以“文”巩固“言”

文言文教学中,“文”与“言”的关系历来为广大教师所关注。“文”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言”是指字词句本身的意义或作用。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学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重“言”轻“文”,二是重“文”轻“言”。前者“死于章句”:老师逐字逐句地翻译,学生忙着做笔记,课堂气氛沉闷。后者“废于清议”:教师积极关注文本蕴涵的情感、价值,关注人文精神的浸染,大量拓展,课堂教学虽激情飞扬,但语言根基不牢,学生收效甚微。笔者对原因作了分析。

一、重“言”轻“文”的原因

理由之一: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最大困难在语言,因此语言本身应该成为教学重点;文本理解题也是建立在对“言”的理解基础上的。理由之二:高考中题目大部分涉及“言”,只有一题关乎“文”。

二、重“文”轻“言”的原因

理由一是只讲言,不讲文,必定是枯燥乏味的,引不起学生兴趣。理由二是文言文辅导书比比皆是,学生们只要买一本,文言字词句就解决了,教师再讲解多此一举。

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既重“言”又重“文”,两者不可偏废。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一些探讨。

一、在“言”的教学中,用“言”来带动“文”。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言”是基础,只有掌握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才能够谈得上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但若单纯的去讲解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又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沉闷,缺乏活力。因此,笔者主张在文言疏通过程中带入“文”的分析。具体做法为:

首先,在疏通课文中,引导学生去诵读文章。众所周知,诵读在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清代姚鼐等人提出“因声求气”之说, “诵读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面到深层再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能陶冶情操,启迪心灵。” ①所以,在文言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诵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气势和语言的情味。

在指导学生诵读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读、再读、品读,范读、齐读、个读、分段读、播放录音等各种形式。鼓励学生放声读。一篇文言文不读上七八遍,理解鉴赏都不会深入。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方法都有莫大的收获”。②就是说出了诵读在理解作品的内在含蕴以及艺术魅力。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很有道理的。比如,在教《陈情表》时,指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诵读。第一节,让学生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读不幸的遭遇,从而学生很容易就体会出作者的沉重而凄凉的心情;第二节,前部分的语段,让学生用急促的语调读,而后部分则用缓慢的语调读,在对比中,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出了作者进退两难的心情。随后,再请同学分析本文的内容情感时,学生就容易多了。

其次,在疏通课文时,对词语释义的处理上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手段,准确把握“言”的意义,从而体会作者在文中的含义、情感等“文”方面特征。笔者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一些探讨:

1、古今对照。即用现代的词语去联系古时的词,从而掌握文言中的词语意思,体悟作者的用意。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犹如一条墨写的黄河,蜿蜒至今,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比较发现,有1001个古汉语常用字可以在现代汉语一级字表中找到,占到古汉语常用字的92%。可见,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保持着相当强大的生命力。” ③

其一、解释词义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成语,用成语的意思来记住文言中的词义。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句中“假”字与“狐假虎威”、“不假思索”中的“假”同义。“何可胜道也哉”句中的“胜”与成语“不胜枚举”中的“胜”义同。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不仅较为容易的记住了文中词语的意思,同时也掌握了成语的意思,可谓“一箭双雕”。

其二、成语解读古汉语语法。古代汉语语法一直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大部分的学生很难把握,教师在讲授时也非常头痛。但若我们将语法融入成语中,则学生较容易的就掌握了。如“完璧归赵”的“完”使动用法,“不耻下问”的“耻”意动用法,“时不我与”“惟命是从”中的宾语前置。学生既理解了词义,又掌握了一些语法知识。

2、比较对照。即将文章中的某一些词于其他的词进行比较,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的意思,从而在准确把握“言”的基础上,也能理解“文”。

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对照比较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去获得准确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也更好的理解作者在其间的所要表达的意思、情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卷”,“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和“洒”,能不能换成“刮”“飘”“落”?不能,因为“卷”写出风势之猛,“飞”写出风吹茅草的速度之快,“洒”写出茅草散落之广。如果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能够有类似的收获,我想,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应该是踩到了教学的鼓点上了吧。

二、在“文”的领悟中,以“文”巩固“言”。

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教的时候要教会学生用“泡”的方法去丰富还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心理上的愉悦。这是文言教学中对“文”的要求。但如单一的谈“文”,又容易流于清谈,从而无法让学生真正的从前人的文章中得到收获。为了让两者统一起来,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作一些尝试:

1、学“文”中捎带教“言”。即教师在引导学生解文过程中,对有些重要文言词句有意识地结合文本理解进行提示、指导或解释。比如学习《阿房宫赋》中,引导学生分析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时,指导学生思考这从文章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自然会找到第二节中作者的一连串的排比和夸张的句子,而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摸、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

2、学“文”后集中归纳“言”。对于一些词句浅显的文章,可以先解决“文”这一层面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集中归纳一些有价值的较常见的语言现象。比如《鸿门宴》一文,尽管读来不是很难,但其中有很多典型的语言现象,如“范增数目项王”、“吾得兄事之”、“头发上指”等句中词语活用。这些词语不影响对“文”的理解,可以在处理好“文”的问题之后,再有选择地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这些语言现象,以便以后触类旁通。另外,这样处理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醒悟心理――这些词读来大意理解,或者不太在意,原来这里还暗藏“玄机”――容易激起兴奋点。

由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言”与“文”的关系。言是形式,是工具,是渡船;文是内容,是收获,是彼岸。二者不可偏废,不能厚此薄彼。认识到这种关系,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文言文的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楼红.让学生真正走进文言世界[J].语文建设,2007(2).

[2]李亚英.叶圣陶论语感[J].上饶师专学报,1995(2).

[3]《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六期

上一篇:论我国公民住宅权――基于重庆公租房的思考 下一篇:新时期心理辅导工作进大学生公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