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高专院校日语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4-30 04:14:01

对高职高专院校日语教学的思考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日两国间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日资企业也日渐增多,为适应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创办日语专业。但是因为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上大学的门槛不断降低,所以高职高专类院校的生涯质量不高,在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方面与本科院校学生相差甚远。如何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是笔者经常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难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笔者有如下一些思考,望大家批评指教。

1.明确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技能的培养,具体在日语教学上,笔者认为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两方面的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不是日语研究的专家学者,而是在日企能独当一面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因此在日语教学中,应该以实用性为主,尽量采用生活化的语言,摒弃一些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现的高深的冷僻的语法现象,因为那些语法除了彰显教师个人能力外,对学生实际口语水平的提高毫无用处。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教师要

合理选择教材,并对教材内容灵活调整,必要时可以适当删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日语中也有「好きこそ物の上手なれ的说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激发出学习兴趣,才能记得牢,记得快。

有些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不是主动报考日语专业的,而是报考别的专业但没考上调剂到日语专业的,在进校前,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日本,更谈不上理解日本人的思维习惯及社会文化,对将来的就业前景等都不是很了解。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开学初邀请日语专业前几届的学生,或来自日资企业的人士来学校开讲座,谈谈日语学习者的就业前景,以及企业需要怎样的日语人才,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学习之初,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看一些介绍日本风土人情的风光片。如旅游卫视播放的《东京印象》系列片,主要介绍日本各地风光、美食、习俗,以中文解说为主,夹杂日语,每集时间不长。

除了给学生观看影片之外,教唱日语歌曲、排演日语短剧等都有很好的成效。笔者的班级曾排演童话剧《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学生自导自演,自己安排美工、服装、道具(因为学生们演出时尚是一年级,学的日语知识有限,笔者就充当编剧),一时间班上的学习氛围特别浓厚。有的角色甚至有两名以上的学生争演,争演的学生进行PK,最后大家决定采用谁,整个过程学生都表现得兴致浓厚,参演的学生更是觉得受到了锻炼。

3.注意教学互动,开展实践教学

语言知识的教学和语言技能的培养不应是单纯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灌输过程,而应“学导互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将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等手段相结合。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应该指导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利用书、字典、多媒体来搜索、选择、整合知识信息,对新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在个人参与下有所发现。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有一个环节:“三分スピチ”,要求学生在课外利用已经学过的词汇、语法、句型写篇小文章,内容不限,然后在课堂上面对大家发表。坐在下面的同学听完后可对发表内容进行提问,双方以日语对话,从而既可锻炼会话能力又可锻炼听力,而且学生的短文内容很贴近生活,多为大家喜闻乐见。当学生遇到不会表达的语句时,笔者及时指导,此环节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初学日语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采用情境式教学。比如教“い物”(购物)时,笔者先将重点句型、词汇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带苹果、香蕉、罐头、青菜等教具到课堂模拟开店:有的学生充当卖者,有的学生充当买者,整个过程都用日语交流,然后买卖双方的角色身份互换。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充分消化了这一章节的知识。

4.结语

学无定法,教无常规。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职高专院校的日语教学,与以培养学术理论基础与研究人才为目的的普通本科院校不同,应着眼于知识的应用,旨在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车斌.高职日语教学的设计与策略.辽宁高职学报,2006,(5).

[2]杭成.浅谈高职教育下的日语教学.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3]管秀兰.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教学方法初探.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上一篇:母语迁移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下一篇:商务日语中软件行业的日语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