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周波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劳损性腰痛3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30 02:59:38

中低周波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劳损性腰痛3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低周波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劳损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劳损性腰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低周波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疗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中低周波;劳损性腰痛;推拿

【中图分类号】R27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096-01

劳损性腰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腰部疾患,发病率高,严重者可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多因长期下蹲弯腰工作,腰背部经常性的过度负重,过度疲劳,或者工作时姿势不正确而引起[1];以慢性、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不适及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我科采用中低周波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劳损性腰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3±2.15)岁;病程2个月至15年,平均病程(3±1.35)年;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2±2.15)岁;病程2个月至12年,平均病程(3±1.5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有腰部活动史、闪腰史、不良姿势史或感受外邪而无外伤史;一侧或双侧腰部酸痛不适,轻微运动可适当减轻,劳累加重,休息减轻;腰骶部有明显的压痛或触及条索状物;无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及“4”字试验阴性。

1.3方法对照组:采用腰部推拿治疗。患者俯卧位,首先在腰肌两侧进行揉按、分筋理筋五分钟,L1-5双侧夹脊穴点按各1min;之后行腰椎侧搬左右各一次,以松动小关节及使痉挛腰肌得到一定松解;方法:以右侧搬为例,患者侧向左侧睡姿且右下肢屈髋屈膝,操作者面向患者而立,以左肘部抵住患者右髋部后外侧固定,右肘部抵住患者右肩前外侧固定,此时嘱患者尽量放松腰部,操作者两肘部左前右后相对瞬间用力推按,多可闻及腰椎小关节发出数声弹响,提示操作成功。最后,嘱患者再次俯卧位,于两侧腰肌行滚法五分钟即可。每日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记录疗效。治疗组: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低周波治疗仪治疗(型号:IN-1300K型中低周波治疗系统;产地:河北君悦康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该仪器有两对共四个吸头,分别于两侧肾俞、关元俞各置一对,或者选择明确压痛点放置;选用3.0~4.0吸力,混合波,疼痛类处方,并根据患者耐受力设定输出剂量;每天一次,每次20min,十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1.4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治愈:腰部疼痛消失,无压痛,活动良好,可以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显效:腰部疼痛不明显,活动受限不明显,劳作后偶有不适,但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有效: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度轻度受限,劳作后症状可出现,但明显好于治疗前;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活动受限情况无改善。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 检验,P

2结果

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5例,有效率8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劳损性腰痛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中医“腰痛”、“腰痹”范畴;本病多因为年老体虚,禀赋不足,或后天房劳过度,复感外邪,跌扑扭闪受伤所致;本病以肾虚为本,腰部经络受外邪侵袭,致经脉不和,肌肉筋膜拘挛,经络阻闭,气血运行障碍而致慢性腰痛[3]。病理特点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腰部的慢性软组织损伤,进而局部形成条索、瘢痕甚至挛缩,使腰部软组织的动态平衡失调所致。当腰肌等软组织功能失调、组织损伤时,受伤组织中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损伤肌肉中的末梢神经和血管受到挤压,循环不足,代谢产物积聚与炎性物质产生,再形成新的痛点,甚至导致肌肉粘连、挛缩、萎缩和组织纤维化,如果损伤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极易形成慢性创伤性瘢痕、粘连、肌力减弱、肌力失调,形成疼痛和保护性肌痉挛[4]。有研究表明,对于该病一般选择两种以上的治疗方法较好;同时,综合治疗方案既要避免方法过多,重点不突出而难以执行,又要避免方法单一,疗效不明显[5]。本研究采用中低周波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该病。推拿疗法可以达到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痉挛及纠正小关节紊乱的作用,使得受到挤压的神经、血管得到松解,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局部代谢产物及炎症物质得以排泄消散,疼痛得以缓解。同时,适当的手法刺激还可以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增强机体的耐受力[6]。中低周波治疗系统有的中周波,不仅即时止痛效果显著,而且延续止痛效果极佳;而低周波频率为1~1000Hz,相当于低频脉冲电流,可降低神经组织的兴奋性,提高痛阈,具有镇痛、消炎及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能减轻局部缺血,缓解酸中毒,加速致痛物质和病理产物的消除,减轻组织和神经纤维间水肿,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的刺激因素[7]。

综上所述,采用中低周波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劳损性腰痛,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设备易得、操作方便易行,疗效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宝丰,胥少汀,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500-150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201.

[3]刘虎森.腰肌锻炼在治疗劳损性腰痛中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7,5(7):45.

[4]程嗣鹤.自拟补肾活血祛痹方为主综合治疗腰肌劳损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4):323-325.

[5]刘茂才.现代疑难病中医治疗精粹[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424-427.

[6]施莱.中频波理疗结合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9例[J].微创医学,2009,4(6):89-90.

[7]都秀兰,郭芬.温热式低周波配合温泉及矿泥疗法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735.

(收稿日期:2016.02.19)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