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应试策略

时间:2022-04-30 02:40:20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应试策略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这是2012年高考江苏卷诗歌鉴赏题,笔者据此为2013年高考冲刺提供点思路。

一、重温考纲考点。从模糊走向明确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仍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就考点而言,仍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为内容,把握诗歌情感。鉴赏形象,包括鉴赏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写景诗中所写的景物以及咏物诗中所咏之物等;鉴赏语言,主要是品味精彩的词句,包括赏析脍炙人口的名句、咀嚼生动传神的字词;鉴赏表达技巧,主要是分析其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近几年,诗歌鉴赏命题情况比较稳定。选材多为唐宋诗词,律诗、绝句、小令、中调,形式多样;题型为主观题与客观题兼有;题量为2~3题,分值稳定在8~10分。因此,我们可以从近三年的高考真题研究人手,寻找规律,指导复习。

二、温习古诗常识,从零散走向整合

中学阶段,同学们已学过一定数量的古诗,掌握的知识庞杂。因此,通过梳理、整合诗歌知识十分必要。

把握诗歌形象是诗歌鉴赏的基础与突破口。例题第2题考查对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刻画。她孤独寂寞,满腹哀怨,是一位思念远方心上人的女性形象。鉴赏形象更多需要考查意象。意象是诗人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物象。古诗意象所表达的内涵比较稳定,它们或抒高尚品格、壮志情怀,或吟征战苦乐、盛衰兴亡,或诉送别思念、思乡怀人,或抒闲适恬淡、豁达坦然。记住各类意象的内涵,便掌握了解读诗歌情感的密匙。例题中的“月”、“风”、“花”等均为表示思念、青春和美好的意象,词人反其意,极写其无情,与“千万恨”、“心里事”的多情相照,突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悲戚与哀伤。

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炼。鉴赏语言要联系其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对炼字、关键句、语言特色(风格)等进行领会与把握。例题中的“恨”字意思丰富:既是行人远“在天涯”,思而不归化为恨,极言思之深;又见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的无情,侧面写思念之深之切。可见用字之质朴与自然。

鉴赏常用表达技巧是重要的考点。从抒情方式看,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即事抒情、托物言志、以古言今等。从表现手法看,有象征、对比、反衬、虚实动静、烘托衬托等。从修辞手法看,有比喻、拟人、借代、用典等。例题第3题要求鉴赏结句实即考查手法,问得含蓄。“摇曳碧云斜”,是说碧云在空中飘泊无定,如人心神不宁;碧云西“斜”,如人之心情消沉,写尽思妇的牵挂与企盼。这是象征手法。又以景结词,情景交融,蕴味悠长。

三、熟悉解题技巧,从感性走向理性

经过几轮复习,同学们已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方法。要提高答题正确率,还得在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再作理性思考,寻找出更好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1.学会知人论世。知人就是掌握作家的生平和作品风格,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所处的时代风貌和文化背景。作品的内容、情感及风格均因时代不同、作家遭遇不同而不同。盛唐时的李白,盛极而衰时的杜甫,晚唐的杜牧,他们的作品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同为豪放派,苏轼的豪放与辛弃疾的豪放也截然不同。例一词作者温庭筠是唐代作家,他才思敏捷,诗词兼工。词作多写女子闺情,风格裱艳精巧,清新明快,被称为花间鼻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理解抒情主人公形象,对正确解读词旨十分必要。

2.学会分类鉴赏。根据题材不同,古代诗歌可分为写景诗、咏物诗、送别诗、咏史诗、闺怨诗、边塞诗、羁旅诗等。我们要弄清诗歌类型与诗歌题材、手法及风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寄情山水,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送别诗的依依不舍、安慰劝勉。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闺怨诗的孤寂愁苦、思远怀人,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羁旅诗的怀才不遇、落魄思乡等,这能帮助我们提高鉴赏的准确度。

3.掌握常用术语。古典诗歌常用术语很多,如评价主旨有意境深远、言近旨远、言简意丰等,鉴赏人物形象有忧国忧民、历经磨难、胸怀宽广、舍身保国、寂寞愁苦、孤傲高洁、寄情山水、壮志难酬、慷慨愤世、重情重义、纯朴善良等;表达思想感情有孤独惆怅、寂寞伤感、恬淡闲适、忧国忧民、悲怆激愤、相思怀旧、别恨离愁等;风格方面如曹操的苍凉雄健、李白的飘逸豪放、杜甫的沉郁顿挫、温庭筠的绮丽香艳、苏轼的豪放旷达,韩愈的奇特磅礴等,不一而足。掌握术语能帮助我们准确答题。

四、适当训练真题。从规范走向娴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

1.解题须五看

一看标题,揣摩其中的诸多信息。可从中推断诗歌的主旨,弄清意象及情感,初步判断诗歌类型及手法。例题中,“初见”二字为“题眼”,暗含“惊喜”、“期待”之情,以激发阅读兴趣。二看作者,推测其作品的内容与风格。例题中,张耒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思想深受苏轼的影响,由此可推测他的命运及作品风格。三看注释。试题一旦给了注释,往往十分重要。它们或暗示背景,或解说重点字词、典故。例题的注解交待了诗人的身份及处境,对诗句的理解、主旨的把握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四看名句。我们可能对诗词比较陌生,如熟悉其中一两句,便可成为我们深入鉴赏的凭借。五看题干。题干的设置是围绕考点展开的,往往有很强的指向性。例题虽只有两道题,但涉及的考点却不少。第1题考查评价诗作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第2题则考查诗作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从分析题干人手,能准确把握鉴赏重点,提高答题准确率。

2.答题要规范

分析题型,弄清问题的常式与变式。比如分析意象意境题常提出“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之类的问题,也有“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变式。炼字题型常以“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作提问,也有“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等变式。

问什么答什么,对应答题。例题第1题,对应问题,可作如下回答:初见嵩山,心情惊喜而又亲切。主要运用铺垫手法:诗人奔走劳顿,全凭青山开阔情怀,所以未见嵩山,诗人已有一种期待;运用迂回笔法,先写落日及风雨,再写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讲究步骤,周全答题。比如分析技巧题型的答案,常常先准确回答运用何种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为何是这种手法,然后说明此手法在抒发感情上的效果。例题第2题,按步骤可以作如下回答:运用拟人、以动写静的手法(步骤一);以“清瘦”形容山峰,以“出”字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步骤二);表现了诗人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步骤三)。

【巩固操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第一、二句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上一篇:有的放矢,以问为梯 下一篇:“珍惜青春时光”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