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地扫扫院子

时间:2022-04-30 01:47:04

安静地扫扫院子

那个刚刚走掉的夏天,我在秦岭山脚下的村庄度过,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双眼睛……这样的机缘与一本叫《空谷幽兰》的书有关,比尔·波特说:每个人都需要有时间独处,有些人需要更多独处的时间。有人却能在独处中变得更有智慧、更为仁慈……

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生活的拐角,表面上,也许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所有的变化来自于内在,突然你会发现,你追求的生活其实已经变了味道,且不可主宰,你经常在一种套数上打圈,甚至已经看到失败的先兆。这时,美国人伊丽莎白·吉尔伯特选择在美食和静修中,恢复能量,发现灵魂深处那个真实的自我。她写出了著名的成长励志书《一辈子做女孩》。

而另一个美国人法兰西斯(《托斯卡纳艳阳下》女主人公)同样因为婚姻失败、生活狼狈,被女闺蜜用一张机票送到意大利的小镇托斯卡纳,由一个绝望主妇变身为小镇上一栋老别墅的女主人。这种生活的变轨和岔道,是需要独自去经历的。

真实的人生也许需要在两条路上并行——生活之路与心灵的成长。当我发现此中秘密,就迫不及待地打起背包,去了涝峪脚下由艺术家们改造过的一个小学,他们叫它“非小学”,平日里是没人住的。

在那里,只有管理员廖师傅一家与我同住,廖师傅是四川人,做得一手好川菜,人也慈祥敦厚。开始的日子,我延续着城市的生活习惯,8点之后起床,廖师傅在窗边操着川音喊:“李老师,吃饭喽!”主动出去扫院子还是一周之后的事,那是对环境熟悉之后,抱着一直吃闲饭的愧疚拿起了扫帚。

两层的院子,一夜的风吹得柳树、泡桐、无花果树和一些不知名的花儿残落一地,有风时分外不好扫,这样,吃早饭就成了一天中的大事。与我共餐的是一只叫阿白的猫。阿白是这个院子最自由自在的灵魂,它在白天睡觉,晚上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诸如到鸡舍里吃鸡、到鸽笼里掏鸽子等等,有时整整一个上午,它的尾巴上都托着一片巴掌大的泡桐叶,在院子里漫不经心地散步。

我的工作,从晨光中第一滴被蒸发的露珠,和院外到田里劳作的人们互相的问候中开始。午间是分外惬意的,我喜欢坐在满是绿萝的回廊下喝茶、打盹、做一个梦。在山里,不由你去关心那些繁华。有太多的事争着扑向眼前。比如洪水将来的夜晚,山上的喇叭彻夜着预警的消息。一天上山,看到各处都立起山洪爆发时村里人的转移路线,不久前一次上山,一处泥石流险些阻断了上山的路,只留一小段泥泞狭窄的道路,看起来使人绝望。

渐渐地,学会辨认天象。山上的雨,只看云彩的颜色就可以判断出雨量。一次黄昏到涝峪河边散步,沿着栽种着玉米的小路走时,看见远处的晚霞里一闪一闪地,发着光。于是驻足而立,那光隐藏在云彩里忽明忽暗的,尤似神异。这时,身边一排摩托呼啸而过,每辆摩托上都坐着两三位少年,着上身,有些手腕上套着救生圈。

廖师母会在我扫院子时,痛心疾首地站在鸡舍前发半天的呆,然后走到我面前说:“鸡,又少了一只。黄鼠狼就躲在院子里。”常年住在这里的赵老师,视他的鸽子如生命,鸽子死了一只时他责怪我说:“你每天把猫观察得那么细,它吃了鸽子你都不知道的?”一天,廖师傅对着一树的无花果说:“这一次,你多住些日子,住到无花果成熟了吃了再走。”

我等待着架上的葡萄变成紫色,等待着割掉的韭菜再次成长,游手好闲地捡拾青菜下面枯烂的黄叶,到溪边去采撷一把野花,放在桌前的陶罐里,听着植物生发枯萎的声音。

与世间最原始的生灵共处时,你就发现,生命的形态不只一种。那些看起来重要的东西,也许不值得执着。想起《一辈子做女孩》中吉尔·伯特在印度的寺院里,一直没法把心静下来时,她用的方法不是坚持祷告,而是去扫院子。我亦如此,一项简单重复的劳作,会使心情沉静下来,继而去感受自然、天性的变化,继而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

上一篇:腰带比衣服贵 下一篇:管道吹扫操作不当酿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