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大体积砼施工技术

时间:2022-04-29 11:56:30

论述大体积砼施工技术

[摘 要]大体积砼施工的技术十分复杂,为了有效避免裂缝的产生,从设计到施工,包括施工的环境与材料等多方面因素,都应提高注意。当前建筑和建设工程中对砼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便进一步升高了砼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位。本文作者对大体积砼施工技术进行的分析,并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以实现综合治理原则,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发挥。

[关键词]大体积;砼;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014-01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的基础底板采用大体积砼.大体积砼质量与结构安全、工程造价息息相关,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谈谈有关大体积砼施工技术。,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如何降低砼内部温度,如何降低砼内外温差,防止裂缝产生是关键。以下主要分析大体积砼施工技术和方法,为今后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 大体积砼的定义

事实上.大体积砼的定义并不是由截面面积大小来决定的,而是由其砼施工产生水化热.并引起了相应的温度收缩应力大小来决定的。但由于砼水化热的大小与其截面的大小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认为大体积砼便是截面面积较大.体积较大的砼结构。

2 大体积砼的施工方法

大体积砼具有体积大、结构厚、钢筋密等特点.所以相比于普通性砼的施工,其对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的要求将更高。这就需要施工人员依据工程实际,慎选施工方案,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来对其进行施工。一般来说,大体积砼的施工方法不仅需要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还需要坚持经济性、合理性的原则.尽可能的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下面介绍几种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关于大体积砼的施工方法。

2.1 分块浇筑法

分块浇筑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和避免大体积砼结构出现内外温差问题。具体来说,分块浇筑法有两种浇筑方式,一种是水平分段浇筑,另一种为竖向分层浇筑。后者竖向分层浇筑方式又可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以及斜面分层三种方式。对于一些施工工期较长,时间相对充足的建筑工程来说.其在进行大体积砼施工时.可以采用分块浇筑法来施工。具体做法为:采取分层多次浇筑方式来进行大体积砼结构的浇筑.各个施工层之间的连接与结合工艺均按照施工缝的方式进行处理.以使砼结构内部所产生的水化热能得到充分的散发。达到砼结构内外温度一致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好每一道施工工序之间的间歇时间.避免间歇时间太长而导致已经浇筑并凝固的砼对新浇筑的砼产生一定的约束力.进而引起砼结合面产生砼裂缝。当然,间歇时间也不可过短,否则将不利于下层砼结构的散热。也会提高砼裂缝产生的概率。

2.2 砼泌水处理

大流动性砼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砼坡面下流到坑底。由于砼垫层在施工时,已预先在横向上做出2 cm 的坡度,使大部分泌水顺垫层坡度通过两侧模板底部预留孔排出坑外。少量来不及排除的泌水随着砼浇筑向前推进被赶至基坑顶端,由顶端模板下部的预留孔排至坑外。当砼大坡面的坡脚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砼浇筑方向,即从顶端往回浇筑,与原斜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另外有意识地加强两侧模板处的砼浇筑强度,这样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小成水潭,用软轴泵及时排除。采用这种方法排除最后阶段的所有泌水。

2.3 二次振捣施工技术

二次振捣技术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砼结构的抗裂性.降低施工中的砼施工裂缝。以往大量的实践证明,对于一些已经完成了浇筑工作,但是还未完全散热以及凝固的砼进行二次振捣技术施工.可以加强砼结构的抗裂性.提高砼结构内部的凝聚力.防止沉降和裂缝的产生。除此之外,二次振捣技术对于提高砼密实度.增加砼结构的刚度以及抗压强度上也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2.4 优化大体积砼的搅拌

改进大体积砼的搅拌方式.能有效提高砼的极限拉伸力.避免砼结构的收缩。为了进一步保障砼的质量.可以通过二次投料的砂浆裹石或者净浆裹石等搅拌技术.既能防止水分过于向石子及水泥砂浆界面集中,又能保障硬化后的界面过度层更密集.并提高约10%的砼结构强度,提高其极限抗拉值与抗拉强度。

3 保证和提高大体积砼施工质量的方法

3.1 温度控制

首先,为了控制由温差导致的裂缝.大体积砼的浇灌工作应选在一天中气温比较低的时间进行.优先选择水化热比较低的水泥.在确保大体积砼的强度等级前提下,使用一定的缓凝减水剂.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同时使水灰比降低,能够有效减少水化热;加入外掺料如粉煤灰不仅能代替部分水泥的功能、减少用水.还能够改善砼的可泵性。其次.要注意控制砼入模的温度.如通过向骨料洒水来减少太阳对砂石料的直接照射;通过加冰块来冷却材料。在浇筑时,应采取分层的方法,能够更好的控制浇筑的厚度及进度。有利于散热,同时浇筑的温度也要格外关注。

3.2 原材料质量控制

由于在大体积砼结构中涉及的配筋较密且多.因此为了确保砼的紧密填充,应加强石子中最大粒径及其粗细集料级配.如果石子的粒径过大,石子就可能卡在钢筋中,而砂浆的收缩度大于砼的收缩度,拆模后就很可能在钢筋下方造成裂缝。另外.应严格控制砂石料的含泥量。若超过规定,会降低大体积砼的抗拉力并增加砼的收缩力,这种情况下就极易产生裂缝.影响工程质量。

3.3 降低砼发热量

通过在浇筑混凝土的模具内敷设一定数量的细钢管为导管,在施工浇筑时及养护期作为散热管道,在导管中循环冷水,带走大量的水化热,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措施。

3.4 适当调整钢筋配置

通过调整钢筋的配置方案.可以增设温度的传递分布筋.将大体积砼内部的热量及时传递出来.以防止内部热量增高。在钢筋的配置设计上。一般采取在配筋率不改变的前提下、上下皮配筋差异的方案,也就是说底皮钢筋在没有柱板带的地方横纵均采用中25@150.在有柱板带的地方上下皮筋则采中25@130。由于砼的厚度约为1米.出于其散热速度的考虑,可在底皮钢筋与顶皮钢筋之间设置中25.温度分布筋采用每平方米1根的方式,采用搭接焊的方式连接上下.放弃原来28@200的配筋方案。通过这种上下错位的分布方式.可使钢筋的直径减小。钢筋之间的间距缩短.这样就减少了砼的收缩程度.上下搭接的方式能够使中间的热量迅速散发出来.减少裂缝发生的几率。

3.5 注重养护工作

加强对砼结构完工后的养护,主要是严格监控其温度,以避免出现过大温差而导致裂缝。一般大体积砼的底板浇筑应控制在5 月份之前完工,以避开炎热天气以及太阳的暴晒。在养护方面,当浇筑工作完成后,派3―4 个人进行专门养护工作,做到轮班值守。为了确保已经浇筑好的砼表面热度不至过快散去,可选择在大体积砼的表面铺盖草袋,并在草袋的上面再盖一层尼龙薄膜,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砼的表面湿润,使其降温速度降慢。由于初期的养护工作十分重要,能为后期投入使用时避免裂缝现象提供较好的保障,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不能怠慢,并应将养护期延长至15 天。

4 结语

总之,大体积砼施工只要合理选用砼原材料及优化砼施工过程.选择科学的合适的施工方法,采取相应的大体积砼施工技术控,严格施工管理.就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对今后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重视大体积砼的施工问题,才能不断创新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葛新友.大体积砼温度裂缝产生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2010(4).

[2] 李高生.浅谈大体积砼底板防裂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7).

[3] 郭海英、耿介.浅谈寒冷地区大体积砼冬季施工技术[J].科学之友.2009(8).

上一篇:基于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的分... 下一篇:巷道光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