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17块小循环钻进钻井液技术

时间:2022-04-29 11:42:16

南17块小循环钻进钻井液技术

摘要:孤岛油田在南17区块所部署的11口井,由于场地的限制及环保的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求全过程使用小循环钻进,无大循环池,使用沉砂罐存放岩屑。在该区块的施工过程中,地层造浆严重,采用了强抑制的钻井液体系,能够抑制地层造浆,钻井液性能好维护,井下施工正常,满足了甲方的施工要求。

关键词:小循环 造浆 强抑制

南17区块施工的井,完钻的井深大都在1400-1600米左右,且密度在1.25g/cm3,定向点浅,基本上在600-800m之间,井斜在40°左右,井斜、位移较大,甲方对于井径的扩大率要求极其严格,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制定出技术措施,尤其是钻井液性能的参数及处理剂的加量,同时配合工程技术措施,完成了该区块的施工任务。

1 钻井液施工中存在以下难点

1.1地层造浆严重

该区块完钻的层位在馆陶组,地层的造浆严重,岩性主要以蒙脱石为主,导致钻井液的粘度、切力控制难度大,易出现糊井眼的现象,且使用小循环的方式,基本上不存在井径扩大率的现象,容易出现起下钻遇阻、卡的现象。

1.2 循环罐有效容积小

以前的施工都在上部地层使用的是大循环钻进的方式,没有使用小循环钻进的经验,且施工的井队的循环罐的体积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利用处理钻井液,导致在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液面上涨过快的现象。

1.3 废弃钻井液难以回收

在施工的过程中,在处理钻井液及固井的过程中,多余的钻井液排放也是比较困难,无排放的地方,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2 钻井液技术对策

2.1加强钻井液的抑制性

使用抑制性强的钻井液体系,加大聚丙烯酰胺干粉的量,能够达到1%,处理剂主要以降低粘切、降滤失、调节钻井液流型为主。配制了20m3的胶液罐,每次可以配制100kgPAM,使聚合物的含量达到要求。

2.2 固控设备的配制

配制了四级固控设备,振动筛使用了120目的筛布,使用了80m3的大功率的离心机,除砂器使用的四个旋流器,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固控设备和钻井液泵同步运转,在起下钻过程中,开启低压循环,使用除砂器、除泥器、离心机降低循环罐中钻井液的劣质固相。

2.3 储备罐的配制

针对该井队的循环罐小的问题,又添加了3个储备罐,使其有效容积可以达到100m3,在施工的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钻井液粘切高时,或在固井的过程中,可以储备多余的钻井液。

3 钻井液现场施工技术措施

3.1 一开钻井液施工

在一开前,使用好离心机及加入清水降低上口井钻井液的粘度、密度,在钻进的过程中,使用好固控设备,尤其是离心机的使用,保持钻井液的粘度在35-40S,密度在:1.10g/cm3,完钻后,大排量的循环干净后,搞好短起下钻,使用增粘剂配制粘度60S,封井下入表层套管。

3.2 二开钻井液施工

钻井液体系的配方:

4-6%膨润土+1%PAM+2%FTJN+1%铵盐+1%烧碱+5%原油+重晶石粉(根据情况)

在一开完钻后,开启低压进行循环,使用固控设备,加入清水降低循环罐中钻井液的劣质固相,使粘度

在二开施工中,充分利用好胶液罐,配制方法为:20m3清水+100kgPAM,在钻进的过程中,要求按照循环周的形式加入,干粉的加量能够达到0.5%以上,在直井段施工的过程中,保持钻井液性能密度:1.13g/cm3,粘度:35S。

该区块井由于定向点浅,二开直接下入动力钻具,在定向点前50米开始处理钻井液,加入2吨FTJN、1吨烧碱、1吨铵盐,处理完成后,钻井液的性能为:粘度:38S,密度:1.13g/cm3,中压失水:10ml,切力:2/5Pa。处理完成后,及时加入6吨原油,降低钻井液的摩擦系数。

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入储备罐的钻井液,可以按照循环周的形式加入,固控设备要求一直开启。该区块的井在1200米左右有浅气层,在1100米左右,再处理一次钻井液,加入2吨FTJN、1吨铵盐、1吨烧碱,使钻井液性能达到,粘度:40S,密度:1.14g/cm3,中压失水:5ml,切力:3/7Pa,。处理完成后,加入重晶石粉,提高密度至1.25g/cm3。

完钻后,保持钻井液性能为:粘度:45S,密度:1.25g/cm3,中压失水:5mL,切力:3/10Pa。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如起下钻过程中,无遇阻现象时,可以搞好短起下钻后,直接电测,若出现起下钻遇阻的现象,可以换常规钻具结构通井后,进行电测。

该井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是小循环钻进,井眼的扩大率小,要求定期进行短起下钻作业,每钻进150-200米搞一次短起下钻,长短结合的方式,同时在钻具结构上增加了修壁器,提高钻井液泵的排量,确保井眼的畅通。

4 结论与建议

(1)通过南17区块11口井的施工,更好的总结出小循环钻井液技术,能够节约场地,有利于环保。

(2)能够有效的发挥固控设备的作用,使钻井液能够回收利用,节约钻井液成本。

(3)使井径扩大率变小,固井质量合格率高,完全满足甲方的施工要求。

(4)沉砂罐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些欠缺,在以后的施工中,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5)过该区块的施工,电测成功率都在100%,且井下无复杂情况的发生,为以后施工的同类型井施工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 鄢捷年. 钻井液工艺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2] 陈大钧,陈馥.油气田应用化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张高峰,男,工程师,从事钻井液技术管理工作。

上一篇:油水井封窜堵漏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主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