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仙占卜银器验毒刺猬拜月之玄机

时间:2022-04-29 08:18:13

笔仙招灵、未卜先知;银针验毒、防患未然;刺猬拜月、位列“仙班”……这些在人们印象里很难用常理解释的玄机,正是因为它的难以解释,让很多人深信不疑,甚至是走火入魔。笔仙流传于年轻人之间;刺猬被很多老辈人奉为“仙界之物”,敬而远之;而银器能验砒霜之毒,似乎更有点科学依据,从古流传至今,信奉者不计其数。

笔仙也好,刺猬也罢,在他们的“身后”拥趸者无数,但是,究竟是真?是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们的“面纱”,破解个中玄机!

玄机之“笔仙算命”

  一支小小的笔竟然能未卜先知,算人前程、姻缘、祸福?如果空口无凭,恐怕很多听众都会给你冠上个危言耸听的罪名,但是,如果真的试上一把,恐怕很多人又会瞠目结舌,并且对此“深信不疑”了。笔仙究竟是何方神圣,会如此“玄妙”?

  据那些请过笔仙的“资深玩家”介绍,这笔仙可不是随便请的,里面还有很多规矩,首先,请笔仙的时间最好是在夜晚,参与者是两个人,最好深处幽静之所。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白纸两侧分别书写“1、2、3、4、5、6、7、8、9、10”和“唐、宋、元、明、清、近”,另两侧书写“男、女”和“是、否”。两人共同持一支笔,不能太用力,浑身要放松,让笔尖跟纸面有一个接触,以便笔尖能在纸上来回移动,通过移动来回答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将笔仙请出来之后,可以向他询问各种问题,甚至是寿命、姻缘等,笔仙都能通过“控制”两人手中的笔在纸上通过画圈的方式回答求仙者的提问。最后,游戏结束之后必须把写满答案的纸烧掉。

破解笔仙之“仙”

   玄机一

笔会自己动 矛盾的力量作用笔端

  笔仙之所以能蛊惑人心,最关键的是因那支能动的笔。尤其在两个人同时操作的情况之下,当两者都否认自己有主观操控的行为之时,握在手中的笔能自动画圈,无疑让人心生疑惑。

  对此,心理专家的解释是:“玩‘笔仙’不允许以肘或腕作支撑,需保持悬空,笔垂直于纸面任何一点,而同时求仙者被要求不能让笔掉下来。身体时刻被要求放松,同时还承受地心引力。控制身体面积需要维持一定张力,受到指令压力,身体的压强就会加大。当悬腕、无支撑、光滑纸面、尖笔这一切矛盾条件具备,两个人都会互相用力,因此,身体作用下的笔环行运动成为必然。”

玄机二

笔朝自己希望的方向移动

心理暗示的影响

在玩笔仙游戏的过程中,有些询问者因为提出事先知道答案的问题后得到笔仙正确的回答,因此对笔仙信奉至深。其实,这所谓的正确答案也正是求仙者心理暗示的结果。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沈政认为,如果游戏者是正常人,不排除两种类型的心理暗示。第一种是被赋予了暗示性人格特征的人易受到影响,因为此类人对周围的人和事非常关注,不难发现,求仙者以女性居多。女性特征决定了其更容易受到暗示;第二种是在特定环境中的某些人会由于意识范围缩小、精神高度集中而产生违拗症状即意识会向相反方面运动,比如身体不让动时,意识上会强烈地想动。

专家指出,那些更为敏感的人即使心理暗示少,身体也会晃动得更厉害,甚至在请笔仙后会处于半催眠状态。人在似睡非睡时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因此医学上认定催眠可以治病,但在心理学上,催眠会使人进入对自己希望事情的自我迷茫和陶醉中。

玄机之银器验毒

  在古装武侠剧中,银针、银质发簪等银器能检验出食物中的毒,似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冷艳俊美的女侠取下头上的银簪,把银簪放入酒中,只要银簪立刻变黑,就证明酒里有毒,接着,免不了一场刀光剑影的厮杀。

在民间,银器能验毒的说法更是广为流传。早在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就有用银针验尸的记载。时至今日,还有些人常用银筷子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毒,存在着银器能验毒的传统观念。那么,银器验毒果真如此灵验吗?

破解银器之“毒”

  通常情况下,古人所说的毒,主要是指毒性非常大的砒霜,即三氧化二砷。由于古代的技术落后,致使砒霜里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与银接触,就产生化学反应,使银针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硫化银”。

  到了现代,生产砒霜的技术比古代要进步得多,提炼很纯净,不再掺有硫和硫化物。银金属化学性质很稳定,在通常条件下不会与砒霜起反应。

  由此可见,古人用银器验毒是受到历史条件与科学技术限制的缘故。有的物品并不含毒,但却含许多硫,比如鸡蛋黄,银针去也会变黑。相反,有些毒性很强的物品,但却不含硫,在与银器接触之后,银器也不会出现任何黑色反应,如毒蕈、亚硝酸盐、农药、毒鼠药、氰化物等。因此,银器并不能准确地鉴别毒物,更不能成为鉴别物品是否含毒的主要依据。

  虽说银器不能用作验毒的工具,但银却具有消毒的效用。每升水中只要含有五千万分之一毫克的银离子,便可使水中大部分细菌致死。其原理是,银在水中可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能吸附水中细菌,并逐步进入细菌体内,使细菌死亡。所以,用银作碗、筷用于日常生活中仍是大有裨益的。

玄机之刺猬拜月、遁地

  提起刺猬,对很多人来讲,可谓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相识了。每到夏秋的傍晚,无论是平房小院、楼群绿地、公园小径,甚至在楼梯间、落叶堆,都能看到这些小刺球忙碌觅食的身影。但就是这个随处可见的小东西,在传说中,也跟黄鼠狼、狐狸、蛇一样,被赋予传奇的色彩,渲染得灵气十足,位列“仙班”。甚至在中医书中,将刺猬的皮称为“仙人衣”。正是因为刺猬背后的传奇色彩,民间很少有人会大肆捕杀它,尤其是在听闻刺猬拜月、遁地的传说之后,更是对刺猬这种“灵物”敬而远之。那么,究竟这刺猬是“真灵”还是“假仙”,究竟它为何会拜月,又是如何遁地的?让我们一一破解。

破解刺猬之“灵”

  刺猬是一种性格非常孤僻的动物,喜安静,怕光、怕热、怕惊。因其捕食大量有害昆虫而为益兽。民间流传刺猬在夜间会拜月,这样的传说,无疑给这个性格孤僻的小东西增添了些许神话的色彩。但是,北京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高级工程师王增年解释道:“所谓的刺猬拜月,其实是跟它的食性相关的。刺猬在捕食昆虫的时候,有时候是在地上,有时候是在树干上。因为刺猬怕光,一般会在夜间出行觅食,夜晚从远处望见刺猬,因为看不清楚它在吃什么东西,就会觉得自己看到一幅很生动的画面――刺猬拜月。”

  至于刺猬遁地,王增年解释道:“刺猬遁地是由它的生活习性决定的。因为刺猬是洞穴式生活,它的爪很尖利,可以挖洞、刨土。所谓的‘遁地’其实是刺猬求生的需求,比如用脸盆或者笼子等将刺猬扣住,刺猬就很容易从缝隙中逃脱,并不是传闻中的遁地术。”

至于民间流传的刺猬会咳嗽的传说,专家解释,这其实是由于刺猬的声带不发达,在受到特别的刺激时,会发出一些跟人差不多的咳嗽声音,有意思的是,刺猬在吃到非常咸的东西时,也会发出类似咳嗽的声音。

  可见,刺猬并不是传闻中的“大仙”,只是一个非常可爱、但性格孤僻的小动物。

上一篇:女人掌控城市的后花园 下一篇:先锋、流行与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