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

时间:2022-04-29 07:05:29

刍议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

【摘要】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感兴趣才能持续下去,否则,对学习的内容没有兴趣,即使坚持或强迫,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 兴趣;心理期望;情感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为只有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他才能积极的思考问题、探索问题.兴趣可以使整个认识活动积极化……”教师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欢乐声中拨心弦,深思之后获真知.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认为下面几个方面值得商榷.

一、用真挚的情感调动兴趣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密切联系着.可以说,积极的情感是兴趣浓厚的增进剂,因为情感积极既能够增加兴趣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又能保持兴趣的稳定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也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这些话都揭示了兴趣与情感的关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把握学生心理,创造适当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古印度国王酷爱下棋,但却苦于棋无对手,于是向全国悬赏下棋高手.一个青年人赢了国王,国王许诺答应他一个要求.青年人说他的要求不高,他要国王给他麦粒,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以此类推,每格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格的2倍,一直放到第64格.国王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过不久,大臣气急败坏地跑过来对国王讲,全国仓库的麦子都不够给这个人,而且这个数字大得超过了恒河沙滩上的沙粒.学生们马上饶有兴趣地展开了短时间的激烈讨论.他们对故事中麦粒的计算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老师不失时机地指出必须使用“乘方”这种新的运算才能算出每格棋盘上的麦粒,最后求和.这充分引起了学生对于新知识“有理数的乘方”的期待与迫切学习之情.这节课就是通过介绍生动而有趣的数学传说,创设了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产生想学、好学的心理,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转化兴趣

一切事物都以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兴趣也不例外 .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把听课兴趣转移到其他事情上,这是常有的事. 正如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课堂教学如果组织的不好,学生很可能表面上看着是在上课,心里却是在想着自己的事情,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学生在课堂里常常沉浸在“教育梦”里,看着似乎专心致志,其实根本心不在焉,不是在领会所学的教材,而是在想他认为美妙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随机应变的教学技巧为媒介,把学生课堂“转化了的兴趣”再转化过来.

在教学中常用的转化兴趣的手段有:(1)别开生面的开头法,用情景导入式、谜语导入式、实验导入式、复习导入式、直接导入式、悬念导入式等形式开头,以引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正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2)艺术表达法,把讲、听、诵结合起来,活跃气氛,增强大家的欣赏兴趣.(3)形象直观法,灵活运用教具、图片等进行讲授,启发学生的兴趣.(4)循循善诱法,适当的运用提问、反问,调动学生的思想兴趣.(5)提纲挈领的结尾法,每课结束前,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地进行归纳,保持大家的持久兴趣.

三、用心理期望满足兴趣

所谓心理期望,是指人们对自己关心、感兴趣和期待事物的发展趋势和结果所产生的一种美好愿望.而我们知道:学生一旦来到学校,普遍都存有一个共同的心理――求知. 但是学什么,怎么学?大多数学生就不太明确,这只是一种期望,如何利用这种期望满足学生的兴趣,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引发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的创设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在授课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所谓的“不协调”,引发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例如教学“三角形分类”时,可设计一个猜是什么三角形的练习:第一个只露出一个直角,学生猜出是直角三角形;第二个只露出一个钝角,学生又猜出是钝角三角形;第三个只露出一个锐角,学生也随口说出是锐角三角形.这时教师抽出这个三角形,一看是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学生感到好奇,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开始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创造一种特别的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使这种共鸣转化为求知欲,进而把注意转移到新知的学习上.

其次,要满足学生的求用心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想知道各种各样的事,更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他们身边的一些问题.教师就应充分利用这种心理,组织学生阅读有关读物,对一些现象用数学知识去解释,通过这些方法,既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满足学生的求用心理.

再次,要满足学生的求近心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准确抓住学生的心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急学生之难,答学生之疑,解学生之惑.

最后,要满足学生的求尊心理.人都有自尊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保护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多表扬,少批评,避免挖苦、指责,多用“我们要”、“这就要求我们……”一类的共勉语言,缩小师生间的差距,让学生愿意接近你,把你当成良师益友,达到心理和谐,教学和谐,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既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又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的几个原则 下一篇:初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两个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