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40例女性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特点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探讨

时间:2022-04-29 07:01:01

对140例女性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特点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女性冠心病的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14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和疑为冠心病女性患者的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检查的男性患者270例对比。结果 女性心电图阳性率74. 2%,男性阳性率54.1%;女性T波改变(45.5%)明显高于男性(31.9%);女性冠脉造影阳性率54.3%,男性冠脉造影阳性率68.9%;二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其次为三支、双支病变,病变部位以左前降支为主,其次为左回旋支、右冠脉、左主干。冠脉重度狭窄明显低于男性(P<0.05)。结论 女性心电图阳性率高,T波改变多见;冠脉造影阳性率低,冠脉病变受累支数低于男性,重度狭窄明显低于男性(P<0.05)。冠脉造影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亦可能造成女性冠心病漏诊。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冠状血管造影术;心电图;女性

作者单位:727007 铜川市第二人民医院

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低于男性,但近年来,女性冠心病发病有明显增多趋势。通过对我院140例女性住院患者心电图及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女性心电图ST-T改变及冠脉造影特点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住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和怀疑为冠心病的140例女性患者,年龄36~81岁,平均(58.43±9. 24)岁,病史1个月~30年。对照组为同期疑为冠心病的男性患者270例,年龄31~83岁,平均(58.50±12.15)岁。排除心肌病、束支传导阻滞及电解质紊乱者。

1.2 判断标准 入选患者均有至少2份不同时间安静状态下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T改变的标准:2个以上导联ST段在J点后0.08s呈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0.05 mV和/或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冠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采用多部位投照[1]。以冠状动脉狭窄≥50%为阳性。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定为冠状动脉的四个分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轻度狭窄50%~74%,中度狭窄75%~90%,重度狭窄>9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对比 与男性组对比,平均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心电图比较(例,%)

注:男性组与女性组对比,〖WTBX〗P

2.2 心电图结果对比 140例女性患者中,心电图阳性104例,阴性36例,阳性率74.2%;270例男性患者中,心电图阳性146例,阴性124例,阳性率54.1%。二者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36,P=0.02<0.05)。二者ST-T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T波改变45.5%,男性31. 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冠脉造影资料对比 女性冠脉造影阳性76例,阴性64例,阳性率54.3%;男性冠脉造影阳性186例,阴性84例,阳性率68. 9%,二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其次为三支、双支病变,双支、三支病变低于男性,但无统计学意义[2]。病变部位以左前降支为主,其次为左回旋支、右冠脉、左主干,比率均低于男性,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冠脉狭窄程度对比重度狭窄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5)。

3 讨论

女性患者心电图阳性率74.2%,男性患者阳性率54. 1%;二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ST-T改变无明显差异,女性T波改变(44. 3%)明显高于男性(31.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凡报道一致,心电图改变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男性冠心病患者多表现为典型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女性T波变化多见[3]。心电图ST段改变对女性胸痛患者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7%,51%,59%。结合T波改变,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增至70%。

女性冠脉造影阳性率54.3%;男性冠脉造影阳性率68.9%,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女性患者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其次为三支、双支病变,双支、三支病变低于男性,但无统计学意义。病变部位以左前降支为主,其次为左回旋支、右冠脉、左主干,比率均低于男性,但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冠脉狭窄程度对比重度狭窄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5)。与陈谦、潘伟民报道不一致,可能与女性内源性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关。雌激素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脂与改善血液凝固和纤溶系统,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但有研究认为:女性慢性冠心病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漏诊率高。女性冠心病被漏诊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另一个原因是有心绞痛或胸痛症状的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的冠状动脉异常率往往低于具有相似症状的男性患者,根据女性缺血性综合征评价研究(WISE)的结果,有近60%因胸痛或无创检查发现有缺血证据而接受冠脉造影的女性患者不存在有限制血流的冠状动脉狭窄[4]。而WISE的亚组研究显示,所谓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女性患者经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发现约80%冠状动脉存在斑块病变,并且大多数为多发性病灶。长期以来,冠状动脉造影一直被视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其由于仅能观察冠状动脉的管腔大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而IVUS检查则能发现血管壁的多发性粥样硬化病变,所以,当冠状动脉仅有轻度的病变而未出现明显的狭窄病变时,冠状动脉造影难以评估;这是可能造成女性冠心病患者漏诊的一个重要原因,若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确诊冠心病的证据,则可能会有很大的一部分女性患者被漏诊。

本研究显示女性心电图阳性率高于男性,T波改变多见;冠脉造影阳性率低于男性。冠脉病变受累支数低于男性,但无统计学意义。二者冠脉狭窄程度对比重度狭窄明显低于男性(P<0.05)。

可能与女性内源性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关。冠脉造影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亦可能造成女性冠心病漏诊。对有明显症状、危险因素多但冠脉造影阴性的患者应加强随访,积极纠正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卢佳佳, 冷永群, 宋旷蓉, 等. 心电图ST-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华中医学杂志, 2009,02.

[2] 陈谦,潘伟民,叶红华.女性冠心病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07.

[3] 陈顺华,刘小慧.女性冠心病的特点.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03.

[4] 杨进刚,胡大一.女性冠心病的特点与认识.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09.

[5] 张斌,徐岩.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女性冠心病关系的探讨.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06.

上一篇: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常见原因和处理方... 下一篇: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