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矿建筑设计的几点探讨

时间:2022-04-29 04:43:18

关于煤矿建筑设计的几点探讨

【摘要】本文提出了煤矿建设项目中建筑设计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并对可能的解决方法作了相关探讨,以资借鉴。

【关键词】煤矿建筑设计、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TD22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引言

以往提起煤矿建筑,人们首先想到就是“傻、大、黑、粗”。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早年矿井建设“先生产、后生活”过分关注生产忽视其它非生产要素的理念造成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山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形象和使用功能,对建筑的标准要求也随之提高。特别是在煤炭行业市场化改革以来,煤炭行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业主对建筑标准的和建筑效果的要求也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新高度,现代化矿井的形象也早已不再是以往的“傻、大、黑、粗”,而是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呈现出来。发展必然伴随着问题,煤矿建筑在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过于追求形式的不良倾向。下面就本人在长期从事煤矿建筑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典型事例作一些探讨,以资借鉴。

存在问题探讨

1.1 行政福利建筑的建设标准

以往在可研和初设设计中的对有关行政福利建筑的标准的给定多是参考国家下发的一些文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标准更新滞后。加之投资来源的市场化,国家文件对非国有投资业主的约束力减弱,在行政福利这些关乎形象的建筑标准上往往是业主按自已的要求来确定。在社会官本位思想影响下,有时会出现过于追求主要办公建筑的气势和领导办公场所的豪华之风。与之相对是,在职工食堂和更衣洗浴的标准上往往考虑过少。一般设计中仅按生产在籍人员计算,而现在的生产模式中各企业投产后经常雇佣大量的临时工,这些人员没有计算在在籍人员中,煤矿所处地理位置大多偏远,周边没有有效的社会供给,他们的衣、食、住、行均要靠企业解决,供职工使用的食堂、浴室等建筑实际投入使用后多有不够用的处境。作为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要独立思考,不能一味迎合业主要求。合理的确定建设标准,既要避免浪费和奢侈,又要充分考虑多元化生产的需要,保障生产服务所需。

1.2 总平面、建筑设计

煤矿建设大量性的是工业建筑,以工艺为先导,行政福利等公共建筑只占比较少的比例。在过去长期重生产轻生活的建设模式主导下已经习惯了用简单的模式化设计来完成这些建筑设计,加之在这种建设模式影响下设计院在专业配置上建筑专业力量不足,使得这些建筑在设计上单调呆板。现在设计中业主对行政福利等公共建筑要求显著提高,但多是对建筑单体包装的要求,总平面设计上大多还维持在前广场、中办公、两边副建这种以前的模式中。建筑设计是一个从环境到建筑,从群体到个体的过程。单体建筑设计是环境分析的一个结果,举例来说,一个办公楼看似通用,实际上主入口的方向不同,不同场地安排的朝向不同,都会很大程度上改变方案,建筑单体设计是一种环境唯一性的设计,规划直接决定了单体建筑设计。建筑可能会落后、过时,而良好的规划则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限于专业素质业主往往疏忽了总平面布局一味强调立面效果,对规划创造的外部空间环境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相应的空间想象力。单体的优劣可以很快作出判断,而规划质量的高低则需要较长时间的检验。作为专业设计人员应该坚持正确的设计方向,作好解释引导工作,尽最大努力将设计工作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以期取得良好的预期结果。

1.3 工业建、构筑的建筑设计

在早期的煤矿项目建设中,大量的工业建、构筑物的建筑专业设计其实一直是处于被忽略中。这些建、构筑物的平、剖面是由工艺专业制定出来然后提供给土建专业(在很多煤炭设计院中建筑、结构没有分开,统称土建专业,对建筑设计的忽视也可见一斑),土建专业再给作围护结构。这项工作在我院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穿衣服”,这个词很形象的解释了建筑专业一直以在大量煤矿工业建、构筑设计中的作用,人已经长成形,你只是穿一下衣服。人的身材姿态才是决定一个人外在形象的关键,而不是衣服。而且在这些工业建、构筑的建筑设计中“穿衣服”的也基本上都是结构设计人员,限于所受的专业训练,从方案的提出到“穿衣服”的过程,建筑空间的效果如何基本上很少被照顾到,只是顺其自然的长成什么样就什么样,能干活就行(工艺合理,生产顺利)。建筑效果的核心是对空间的塑造,也就是对身材成长的雕琢,而不是外立面的设计,这样设计程序最后的建筑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解决办法探讨

2.1 专业配合

很多专业煤炭设计单位以工艺为主,其它专业配合。民用建筑(行政福利)在占项目的比重小,建筑专业人员参与项目设计阶段靠后,往往在方案阶段很少被考虑。建筑设计经常依据被转达的要求,即不了解项目和现场情况也没有和业主作过直接交流。鉴于这种情况,很有必要直接让建筑专业人员参与早期方案,对项目背景、业主构成和对建筑的兴趣偏爱、当地气候地形、适应何建筑形式,有所了解;对项目的设计标准事先作出合理的预判,制订出既合乎使用要求,又能适应时展的设计标准。并直接与业主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作好解释工作,争取业主的理解和支持。避免间接转达造成的误区。让设计更有针对性和具体性,避免闭门造车。

2.2 业务培训

对现有建筑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补充力量。建筑是一门工程和艺术结合的专业,参观考查、学习交流是提高的必要手段。煤矿的建筑设计既带有特殊性,更具有建筑设计的通用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要固定在固有的传统模式中,像传统的“造院”布局方式,对处于荒僻之所的煤矿建筑群在总平面布置上就很有借鉴意义。建筑物采用围合、半围合的布置方式,这种布置用建筑在空旷的场地上界定了一个特定的空间,形成一个有向心力的空间序列。另外,对已完的建筑工程进行回访。通过实际工程反思设计的得失,也是提高设计水平一种重要手段。重视此项工作,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照实际工程,反思设计工作的得失,比理论教育来的直接而深刻。还有比如和高水平的设计单位进行合作设计,这也是提高设计水平的直接而有效的手段。通过合作设计或学习别人方案开阔自己的眼界和思路,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2.3 工业建筑专业化

建筑专业水平的提高无论是对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都是一样的,对工业建筑来说是要让建筑专业参加进去,在方案阶段设置建筑策划环节,和工艺互动调整,统一整个方案的建筑基调,定稿后再深入设计。但这些方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在方案阶段加入建筑策划化环节,工艺、建筑的良性互动需要磨合。如果配合不畅,优化效果难以保证,反而起使设计繁琐的反作用。

小结

以上,我们讨论了煤矿公共建筑设计及项目建设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些是要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一些是要转变设计思想和管理思路。无须置疑我们要提高我们的建筑设计水平,但对于发展转化有些时候管理和思想上的提升比技术上的提高更有意义。没有一个设计观点和政策可以是永远适合的,“以人为本,持续发展”设计思路将长期与我们共存。具体工作中对于大量兴建的一般性公共建筑“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还是适宜的。还宜采用现有的成熟技术、精雕细琢,不浮夸求“最”,更不要粗制照搬。以理性负责的设计态度、创造现代化矿山应有的建筑风格。

上一篇:做好市政设施管理维护工作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浅析市政桥梁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