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论文

时间:2022-04-29 04:01:52

冲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论文

1冲孔灌注桩常见的问题及策略

冲孔灌注桩施工中,由于施工操作不规范、地质条件因素等,容易造成塌孔、缩颈、断桩等问题,影响工程质量。下面就对常见的冲孔灌注桩施工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

(1)垂直度偏差。根据我国桩基础施工相关技术规范,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钻孔垂直度误差应该控制在1%以内,这样才能避免对桩荷载分布造成印象概念股,确保灌注桩施工顺利实施。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时,在冲孔振动以及桩基自身重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导致机身发生倾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基岩面坡度也是导致冲孔垂直度偏差的原因之一;在冲孔过程中,如果遇到坚硬岩石等障碍物,导致冲孔机械振动不均匀,同样会导致垂直度出现严重偏差。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冲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冲孔过程采用低锤慢打,同时在过程中做好垂直度检测,及时纠正偏差现象。如果出现斜孔,必要时必须进行回填,然后在夯实的条件下重新冲孔。

(2)缩颈。缩颈指的是桩身直径小于设计直径,此情况会导致桩身混凝土面积减少,降低了桩身的承载力,对灌注桩施工寿命造成影响。造成缩孔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土层构成以粉土、塑性膨胀土为主,在粘性土长期侵泡过程中,土层的体积变大,引起缩孔;②清孔后没有立即进行混凝土灌注;③冲锤在长期使用中磨损,直径变小。针对上述情况,就应该在施工前做好地质勘察工作,若土层以粉质土或塑性膨胀土为主,需要利用低锤慢打的方式,同时二次清孔后,需要立即进行混凝土灌注与振捣,保证施工工序的合理性、连贯性。如果桩距太小,可以采用跳桩施工的方式进行处理。

(3)塌孔。通常在淤泥松散土层、粉砂土或流砂中施工时,这些土层直立性弱,尤其是遇到流动较快的地下水,进尺太快,很容易造成塌孔;泥浆的密度没有达到施工技术的要求,泥浆在孔内的水平面低于孔外;护筒没有按照规范埋置,深度没有达到要求或者周边没有用粘土夯实,筒底和土层的接触面出现孔隙致使泥浆冲刷孔壁,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塌孔。工程施工前,要认真的阅读相关的地质资料,在淤泥松散土层等地方施工时,尤其是遇到较大的承压水,务必要在开孔前做好预防性的措施。投入片石或者黏土块,把握好进尺的速度,保证成孔的质量。泥浆的质量务必要严格控制。护筒直径要比桩径大100mm,埋置的长度不能低于1.0m,四周要用黏土夯实,溢浆口的位置要正对着排浆沟。

(4)断桩。断桩指的是在成桩后,桩身局部混凝土缺失,桩身被泥沙等材料分为两段。造成断桩现象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水下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导管提升速度过快,导管下端与混凝土面距离太长;②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导管出现堵塞现象;③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振捣不够严密。若断桩位置距离地面不超过5米,可以利用钢护筒在桩位上插入,并将桩身断桩以下位置凿掉,采用利用无水混凝土进行重新浇筑。若断桩位置较深,则补救措施应该为补强,包括加扁担桩补强、压浆补强等等。

2冲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要点

2.1桩位控制

根据相关标准,桩轴线的偏差,群桩不能超过100mm,单排桩不能超过50mm。施工时要保证测量放线的精确,通过前方交会法进行检查并校正。由于搭设平台或安放护筒时,拆除了原来的定位桩,或者即使有护桩,往往也会因碰撞造成偏歪,使护桩失去了作用。施工时要固定好冲锤机钻架的位置,前后左右都用缆绳固定,并用骑马螺栓连接到平台。冲孔时,冲锤机的重心容易移动,要及时的纠偏。护筒制作要圆,安装时要准确无误。

2.2采用适当的冲孔工具

冲孔工具的特点通常有两种:一种冲程比较小,通常在1m以内,锥头比较轻,功率不大,容易安装,移动也方便,不过固定位置比较麻烦;还有一种冲孔工具,由双筒卷扬机以及卧式钻架构成,冲程大,一般为2m到3m,速度快并且由很好的稳定性,不过移动不方便,在冲击时产生的震动也大,而且操作平台要有很高的牢固性,比较适用于岩石或砾石的地基。对于冲锤型号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基土质,选择合理的冲锤型号。对于松软土质,由于需要控制冲孔的速度,就需要选择冲程较小,锤头较轻的冲锤;对于岩石性地质,在冲孔施工过程中一般不用考虑塌孔问题,则往往需要选择重锤、快冲程的冲锤型号。

2.3护筒埋设

在河流中钻孔时,孔外的水会给孔壁带来渗透压力,护筒中设置相对高度的水头,可以平衡这种压力。水头的高度和地基土质以及河流水位的高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水头过高会增加成本,而且容易出现反穿孔的情况。护筒的围堰需要夯实,外侧边坡的陡度不超过1∶2。如果土质为粉砂土,开钻前以及冲孔时要不停地放进粘土和碎石,利用冲锤挤压,把粘土和碎石挤入孔壁,使孔壁维持稳定。

2.4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水下混凝土灌注前,需要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查,同时充分搅拌,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将混凝土坍塌度控制在18~22厘米,骨料以河砾石为宜。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时,先灌的混凝土不断的被后灌到上顶,要使导管处于真空状态,避免泥浆和杂质夹杂到混凝土中,所以要掌握好导管在混凝土里的深度,通常为2m。如果埋得太深,容易灌不下去,导管也很难,埋得太浅,导管容易脱离混凝土表面,往往造成断桩事故。浇筑时,要密切关注钢筋笼的上浮,施工时要确保工序紧凑,灌注速度均匀、不间断,阻止上浮过快。

3总结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带动下,工程数量、建设质量等都具有显著的提升,工程施工技术也不断的成熟与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具有成本低、工程量少、施工工期短等优势,所以广泛应用于路桥、高层建筑工程中。同时冲孔灌注桩施工中,由于操作规范性、施工地质、工程隐蔽性等特点,往往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出现,还需要认真分析问题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另外,还需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规范施工操作,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施工理念、工具以及材料等,为工程施工提供质量与安全保障。

作者:许谋乐

上一篇:公路路基质量控制论文 下一篇:电气工程安装质量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