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在福建小学教育中运用

时间:2022-04-29 02:39:46

现代教育在福建小学教育中运用

20世纪末,教育部启动了21世纪人才教育工程,福建省也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全员培训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反映培训教育的成绩,我们组织了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课题小组,对福建省部分小学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目的在于获得本项目的调查结果,为在校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现状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小学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一些决策参考。

1调查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选取福建省福州、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7个地区,分别对这些地区的市、县级实验小学,市、县城区周边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和村级完小四个层次的52所小学进行调查。

(2)调查程序:以小组成员为主,分组到各地学校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校长问卷52份,收回37份,回收率71.2%,发放教师问卷1500份,回收988份,回收率65.86%。发放学生问卷1500份,回收1179份,回收率78.6%。(3)调查时间:2010年1月~2010年4月。

2现状与分析

2.1设备状况

本文所指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所应用的设备(设施),包括在小学教育中较流行的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等。根据表1的统计数据,目前福建省小学所拥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中,多媒体教室、电视机、三用机等这几种设备比较普及。在市县一级的实验小学等多媒体教室的拥有比例达到100%,村级完小多媒体教室也达到了57.1%。在表1的数据统计,我们还可以看出几乎每种设备的拥有比例都是从市县一级小学到村级完小呈逐步递减的趋势,只有极个别情况除外。从表中还可以看出电视机、三用机在四个层次学校的拥有量都比较高。

2.2使用情况

我们将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心态、动机与次数定位为使用情况,将通过表2、表3以及表4来反映。表2数据表明,在小学教师中,喜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有55.43%以上,在市县一级小学教师中这一比例更大。但在村级完小中,不喜欢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也占了19.43%,原因是大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不熟悉,同时也没有相应的设备进行教学。表3数据可看出60%以上的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都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节课堂气氛以及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使教学内容更直观这一动机所占的比例最大。但也有一部分教师是在学校的要求下才被迫使用的,并非完全主动。这一现象在村级完小中最为普遍,占了80.57%。表4的数据统计,我们还可以看出小学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频率不高,一学期使用五次以内占了多数,一周两次以上的使用人数较少,最高的地区也只有27.32%。在村级完小从不使用的比例占了28.86%。从分析回收的问卷和数据的整理以及现场的访谈与观摩可以发现,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学的运用情况中,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从设备、教师使用的心态、动机和次数,市县一级的学校都要优于乡镇小学和村级完小。但对于语言实验室、视听阅览室这些比较先进且对资金投入要求比较高的设备,在我省小学教学中的使用还是相对较少的。即使是市县一级实验小学,语言实验室所占比例也才50%,视听阅览室就更少了,仅仅只有12.5%而已,而在乡镇中心小学和村级完小这两种设备分别为5.5%和0。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一些小学硬件设备非常的差,使用起来故障百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教师使用的积极性。另外,在村级完小中还存在教师平均年龄偏大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师队伍里面,绝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一方面他们早已习惯了黑板、粉笔的组合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他们也限于自身的能力、年龄等因素,无法在短期内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再有就是学校教师在年龄和水平上都相差不大,失去了竞争的动力,进一步学习的激情。

2.3在教学中的呈现方式与教学手段

我们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何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定义为呈现方式。表5和表6,反映我省小学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主要呈现方式和常用教学手段。从表5的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媒体是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最常使用的呈现方式。不管是乡村完小还是市(县)级的实验小学,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它的呈现方式都达到了80%以上。从表6又可以看出,小学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还是传统的板书。不管是村级完小还是市(县)级的实验小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中传统的板书还是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的,尤其是在村级完小这一比例竟然达到了72.29%。造成这一现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学校设备(设施)条件的限制,(比如大多数教室没有安装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时只能到公共教室去,申请使用非常的麻烦)以及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影响。教师虽然有接受过最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但没有进行长期系统的培训,所学的技能根本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2.4改善教学效果存在的困难

我们将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中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定义为改善教学效果存在的困难。从表7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知道,小学教师认为改善教学效果存在的困难主要是硬件设备不足、计算机技术匮乏、教师经验不足以及缺乏横向交流,尤其是硬件设备不足和计算机技术匮乏所占的比例最大。这也是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育的应用中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

2.5学生喜欢的情况比较

在越靠近农村的小学,(比如乡镇小学和村级完小这样一些基层小学)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就越落后,教师的使用积极性也越低。但这些地区的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这一种授课方式却是非常的喜欢,期望值也相当的高。这主要是因为当地相对比较闭塞,学生对于电脑、多媒体这些东西比较陌生,教师把这些设备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大大的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再有,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来创设教学情境,拓宽知识面的这一方法对原本信息来源比较闭塞的他们来说是非常高兴的,这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所以他们迫切希望教师能够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教学。相比之下,电脑这一类东西在城市家庭中已经非常普及了,城市的孩子对于这一类设备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所以他们对教师是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教学没有太多的要求。这一点我们将通过表8来反映。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成喜忧参半之势。喜的是小学或多或少都拥有一些较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并且都有用于课堂教学,虽然有些学校的设备比较落后,使用频率较低,但是,各小学都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让现代教育走进课堂。忧的是在很大一部分小学特别是一些基层小学,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极为落后,而且教师的技能不足,不能熟练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急需解决基层小学的设备问题以及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快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我省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设备状况。我省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相对匮乏,在这些设备中,多媒体教室,比较普遍。但还存在着用电视机代替投影仪,使用效果较差之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投入不足,许多学校的经费只能维持正常的教学工作,对好设备的添置无能为力,或只能用成本较低的设备来代替。

(2)教学情况。让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大部分教师是乐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和交流。由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需要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增加了学习使用的负担和劳动的业务水平应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很多数学教师一般都接受的是学科本位化的教育,数学的专业理论较熟悉,对于数学与其它专业间的联系了解的非常有限,甚至空白,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对于数学的教育更是一场革命,这方面的知识老师们更需要补充。笔者注意到对于高职数学教育改革的教学论文比较多,其中很多论文作者提到能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数学教材很少,从这一侧面,恰恰反映出我国高职数学教师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笔者认为,高职数学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采取各种方法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力量,联合数学与各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在高职数学教学与服务于专业内容,数学实践培训方面做一些指导和推动工作。

3.3实施数学技术教育必须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不足或薄弱,固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数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学生数学基础、师资队伍状况等,但教学模式的不适宜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不同的教学模式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式的教学结果使得学生只能获取“惰性知识”,当所传授的知识内容越是抽象、越是脱离背景之时,思维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应用就会越少,所“学会”的知识实质上只是一种书本的知识,一种“形而上”的知识,一种与解决实际问题无关而重在储备记忆的知识,其结果很难实现所学知识向应用领域的迁移。鉴于这一情况,建构主义学习过程的基本假设是学生的知识基础是自我构建的,按照建构主义教学论的观点,这种知识基础的建构首要是关于知识价值取向的建构、关于知识排序构架的建构和关于问题解决方案的建构。最重要的是,建构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知识的迁移。因此,要顺利实现高职数学教学目标,必须在对数学应用能力构成要素内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知行割裂”弊端的角度着手,以新型学习理念为引领,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所要谋求的教学模式本质上应是建构主义倾向的模式类型。

3.4数学技术教育不能只剩下技术教育

有人说,一个企业资金没有,可以引进,甚至企业管理者也可以外籍雇佣,唯独工厂的千万工人只能本土化,要靠我们自己培养,工人的素质是企业赖以发展的根本保证。笔者注意到青岛的许振超,上海的李斌他们都是中国现代优秀工人最杰出的代表,他们没有什么学历,但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革新,成为具有创造性的知识型工人专家,全国劳动模范。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一种精神:苦学肯钻的韧劲,面对困难永不放弃,他们有一种情怀:做工人,就练就一身绝活,做个能工巧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企业的培养。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国家至今还没有培养出杰出的人才,钱老的世纪之问虽然指向的是高尖端的人才培养,举一反三,我们高职院校同样也要经常地考问自己,我们的高职院校能否多培养出一些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和创新以及较高实践能力的优秀高职毕业生呢?

目前,在高职数学教育改革中,谈论较多的都是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很少考虑实质上作为一种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的弘扬;传授数学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只是继承了科学的外壳,忽视了科学的本质,并没有使人的心灵、人的理想、人的精神得到修炼与提高,这是导致科学技术异化,导致人的精神失落、营养不良的一个原因。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学科知识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以科学的巨大成就激励学生,以科学家、劳动模范的事迹感化学生,培养他们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献身事业的雄心壮志。在教育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评价中要对学生的态度、意识、心理、意志等方面加以关注。

上一篇:应急管理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 下一篇:制止和清理违章建筑工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