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还原一个真实的孙犁

时间:2022-04-29 09:12:50

在我国著名作家孙犁逝世九周年之际,三联书店出版了由其爱女孙晓玲撰写的回忆录《布衣:我的父亲孙犁》。本书由作者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和《城市快报》撰写的文章结集而成,作为孙犁先生最小的女儿,孙晓玲女士多年来一直陪在父亲孙犁身边,对其生活习惯、脾气秉性甚为了解。由于孙犁先生晚年深居简出、极少出现在公共场合,世人对其暮年生活颇多猜测,本书作者将以亲历者的身份,从生活细节着手,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孙犁。因此,本书自问世起,便被评论称为2011年最值得期待的作品之一。

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孙犁先生为世人留下了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形成了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文学流派――白洋淀派。他的作品风格清新秀丽、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诗意,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捕捉美,并能表现普通大众身上脱于流俗的风韵。多年来,孙犁先生始终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乐于继续他们的生活,表现人性的诗意与美。如荷露滴清香,余味悠长淡远。

孙犁早年曾参加过革命,是革命队伍中的重要成员,并创作了不少反映解放区人民生活的作品。解放后的孙犁选择退居书斋,安于在《天津日报》当一名编辑,远离世事纷争,惟求静心著书,从此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他不出席名目繁多的会议、不参加五花八门的活动,每日安坐于书斋,到了晚年甚至连门都很少出。唯一的一次是因丁玲专程登门拜访,他才不得不回访。

他的这种低调的做事态度也给后起的作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作家莫言曾说:“按照孙犁的革命资历,他如果稍能入世一点,早就是个大文官了;他后半生偏偏远离官场,恪守文人的清高与清贫。这是文坛上的一声绝响,让我们后来人高山仰止。 ”

铁凝亦回忆到,自己之所以能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很大程度上受了孙犁先生影响。她曾以一个文学晚辈的身份拜访过孙犁,1979年夏天,百花社编辑带着铁凝走入孙犁的深宅大院。 “那天下午,还没进屋见到一个老人在豆子地里捡豆子,人家告诉我那就是孙犁老师。他见我第一句话说“别人收了豆子遗落在地里几粒黄豆,扔了可惜,我给捡起来。 ”铁凝专门为他的套袖写了一篇文章。第二次见他和保姆一起裁卷帘纸糊窗缝,“这个大作家给我第二面的印象仍然是不弃布衣。 ”第三次见面他还是戴着套袖。而据作者回忆,有一次市长来探望父亲,对他嘘寒问暖,他却拘谨地站在屋子一角,显得十分无奈,全无往日的谈笑风生。然而这才是孙犁,不虚美、不隐恶,只求做真实的自己。

孙犁一生笔耕不辍,文学是他的信仰,写作是他的生命。除了这两项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他似乎都满不在乎。在生活上,他十分朴素,少有要求。“一条肥皂使成片,一条毛巾用得透了亮,他也舍不得扔。 ”在六十年代,由于连续出版了几部作品,孙犁积攒了两万七千元的稿费,他将其中大部分作为党费上交。这在当时是笔巨款,足以买下四所后海四合院。

在这本书中,读者能不时地感受到孙犁对父母妻儿,对老战友、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的浓浓真情。他工作很辛苦,常常熬夜写作到凌晨一两点,晚上路过老母亲的屋子,都推门进去看看是否盖好被子。老母亲爱吃鱼,孙犁就专拣中段儿往她碗里夹。他与农村妻子伉俪情深,虽然二人文化差距巨大,却一生恩爱,相携相扶。他曾说过:“母亲和妻子是我创作的源泉。”

经历过大风大浪尚能保持从容淡定,朴素的外表下有一颗赤子之心,这就是孙犁。

上一篇:红十字会:那薄如蝉翼的公信力,经得起谁来拆? 下一篇:纳在人性底子上的一朵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