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患者的心理观察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4-29 07:41:21

术前患者的心理观察及护理对策

摘 要 通过对术前患者心理活动观察和分析,认为手术患者心理变化较复杂。其变化过程与患者的素质及医源性环境有关。在临床上针对患者的具体心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强化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使患者坦然平静地接受手术,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效果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手术患者 心理观察 护理

当患者确定手术,进入手术室前,整个机体对这一事实感到紧张。对手术室的环境及手术结果都处于恐惧状态,迫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对60例手术患者(包括择期手术、限期手术、急症手术)进行了手术前心理分析及护理。术后调查:有54例患者解除了术前紧张的心理现象(93%),有51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后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88%),有57例患者认为心理护理十分必要(96%)。

心理护理程序:即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护理,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及反馈功能的过程。综合,即指要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处理病人的心理反应;动态,是指心理护理应根据病人的心理反应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变化进行护理;决策,是指根据病人的心理反应作出心理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反馈,是指采取措施以后的结果可以反过来产生影响,根据问题的变化进一步制定决策。心理护理按照护理程序作为护理实践中的工作方法,能够保证病人得到完整的、连贯的、具有专人负责的管理。

患者心态分析

不良的心理反应。术前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4种:①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②孤独忧虑的心理状态;③忧伤和失望的心理状态;④情绪幼稚依赖心理状态。

不良的表现反应:①心血管系统的变化,交感神经亢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②呼吸系统的变化,呼吸加深加快;③肌肉振颤,手脚发冷,这种恐惧紧张情绪等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护理措施

明日手术,大多数的患者对这一事实感到紧张,它属于一种情绪反应。为了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手术室护士应尽可能全面了解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手术前1天到病房向手术患者介绍:我是明天配合你手术的护士,由我来接您进手术室。手术室有各种仪器,在手术时可能会发出各种声响和闪电,听到或者看到后不要害怕,这些对你的身体是无损害的。手术床较窄,为了防止坠床,必须固定你的身体。在进行麻醉时,需要保持正确,穿刺时不能动,以免损伤神经,同时有利于穿刺成功。由于术前介绍了手术中的要求,第2天进入手术室,患者的紧张心理就消除了。另外,护士摆放器械时要尽量轻,避免对患者引起不良刺激。这样,患者就可以在较为放松的情绪下接受手术。

术前患者常被恐惧心理控制着,不知所措,心理负担重。担忧主刀大夫的水平,打听手术的做法及安全程度有无危险,愈后有无后遗症等。护士可酌情在遵守保护医疗制度的前提下,向患者介绍手术大夫的技术情况,讲解手术的意义、施术中的注意事项及以往同种病例的治疗情况,就可以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恐惧心理。①对于做腹膜探查腹腔脏器时,会感到不适,想吐。此时,可张口平稳呼吸,即可克服呕吐现象。如大喊大叫,不仅不能防止呕吐,而且还会引起腹腔胀气导致生命体征的变化,故不能喊叫。不舒服可告知医生。由于手术前的宣传、介绍,故患者较为积极地配合了腹部手术。②对于骨科患者,护士需将动骨时的感觉和敲骨的声音以及动骨、遗骨、植骨的过程告知患者,并证明这没有什么危险,不必担心。由于患者已知术中详细过程,恐惧心情自然消失了。③对于手术需要切除某些脏器及截肢的患者,往往出现情绪焦虑手术后是否留下后遗症。手术后能否忍受疼痛,会不会影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等。护士必须根据患者的需要在手术前就做好家属和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使他们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多疑是患者意志行为的又一种特色。尤其是怀疑自己得了癌症的患者,在术前常常观察医生的言行,了解自己的诊断。术中医护人员的交谈失言,也会使患者产生多疑情绪,而引起医源性恐惧。另外,由于受社会重男轻女的影响,有的产妇听护士讲生出的是女孩,也会出现类似的变化。因此,在手术护理中要注意言语分寸,避免使患者产生不安心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为了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增强手术的信心,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娴熟的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知识。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平等相处,主动给予患者以热情关怀,态度和蔼、真诚、亲切,语言温柔,体贴、关心照顾患者,做到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使其消除一些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在较为放松的情形下面对手术。护理人员要视其患者的文化素质、年龄、性别、职业、病情及经济条件优劣而观察其心理动态,根据各层次手术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把握特点,从不同角度满足患者的需要。讲究策略,达到帮助患者增强第一线防卫,即生理和心理防卫,使患者在平静良好的心里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

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必须认真负责,对患者要一视同仁,用一颗真挚的心去温暖患者,在术中可采取与患者交谈的方式来分散其注意力,并要注意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如给患者擦汗,手脚麻木者可给予搓揉等,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使其情绪稳定,更好配合手术,取得最佳疗效。

讨 论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心理活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正确地分析手术患者的心态,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平静稳定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直接的影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化护理的开展,心理护理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不断探索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郝玉芳,张淑芳.胸外科病人术前指导重要性的调查.实用护理杂志,1993,8(3):19-20.

2 任相花,田立芹.手术室护理隐患与护理对策.中国社区医师,2006,8(4):95.

3 何志晶.手术焦虑与心理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96,31(7):43

上一篇:肺结核咯血病人的心理护理 下一篇:老年性骨折非手术病人的临床护理与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