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时间:2022-04-29 12:06:34

浅谈“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利,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2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摘 要:师生互动是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汉语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课堂师生互动提供了学生参与交际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数量和质量,有利于发展第二语言的能力。本文主要介绍师生互动的三个环节:课前互动、课堂互动和课后互动以及互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以后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互动、互动环节、注意事项、建议

在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很多老师照搬给中国学生上中文课的方式,不断地填鸭式教学,使得我们在该领域中的教学效果甚微。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师渐渐明白:必须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改变现在的现状。就像赵金铭曾经说过的那样:“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是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核心环节。”

一、师生互动环节

那么根据笔者自己的一些实践,主要将师生互动环节分为三个部分:课前互动、课堂互动、课后互动。

(一)课前互动

很多人会认为在课前是没有或者根本不可能有互动,但是事实证明,课前互动很有必要。

课前互动就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之前所做的准备,也就是常说的“备课”。在上《中国传统服装》这篇课文之前,就要给学生准备几个问题让他们回家“备课”,问题可以有:1、中国传统服装有哪几类?2、这些类型都是在什么时候兴起的?3、每一种类型都有什么主要的款式?这些问题可以在次日课上可以进行问答式的互动,也可以进行学生之间的抢答互动。当然,教室在课前的备课过程中,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服装的种类,何时兴起的,主要的款式有哪些等等。不过,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备课内容就是教师采取什么样的课堂导入。

(二)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的过程,是互动式教学模式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有师与生的互动,也有生与生的互动,这两个互动谁多谁少就是教师自己把握。当然互动最重要的形式就是问答的方式,问答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所以很多教师会选用这个方式。

师生可以是一对一的问答,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一对一问答也可以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师对生”,即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一种是“生对师”,即学生提问老师回答;第三种是“生对生”,也就是一个学生提问,另外一个学生回答或者是一组学生回答。

笔者喜欢在一堂课的开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采取“师对生”和“生对生”的方式来开始问答。比如一个问题“中国的传统服装主要有哪些?”,学生小组之间抢答,采取加分制来进行。接着回采取“生对生”的方式继续问答,这时候学生会尽快搜索他们自己一组有的,而别的组可能没有的来进行提问与别的小组的抢答。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最大潜能地激发学生深层次地研究该问题、激发他们对未知的探索。

师生还可以是一对多的问答。两种情况分别是“师对生”,也就是一个老师提问,多个学生回答;“生对生”,也就是一个学生提问,多个学生回答。实质上,这两个情况是一样的,但是效果是不一样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只能是学生被动地回答,但是如果是学生自己提问,别的学生回答,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提高,满足感也会油然而生。当然,不得不说,这样的问答最好的是开放式的问题,比如:“在众多的中国传统服装里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类型,为什么?”这样才能够得到多彩的答案。

最后一种是多对多式。这种多见于分组讨论或者是课堂辩论这样的环节中。这样的问答方式本身就是一个小的交际环节。并且这个问答方式一般是出现学生在了解了和熟悉了文章之后,进入交际练习阶段会采取的。

在众多的问答方式中,教师要有的放矢,掌握每个环节之间节奏和过度,是整个课堂进行起来很流畅。笔者通常会采用启发式的教学,进而过渡到对所有学生,也就是有一对一过渡到一对多式。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就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会向老师或者某个学习好的同学提问,就是多对一了,最后就是多对多了。

(三)课后互动

课后互动是课堂互动的延伸和必要的补充。因为课堂互动是有限的,而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老师的指点、帮忙。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增加课后互动的环节。现在网络资源如此丰富,师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QQ等方式进行课后的交流。笔者会给学生电话号码或者电子邮箱,以便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而且因为课后的作业一般是开放性的问题,所以学生求助的时候很多。我觉得这样可以促进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而且既有利于课堂中良好互动氛围的创建,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师生互动注意事项

首先,大家都知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有很多种课型的:听力课、口语课、综合课等等。每一个课型有不同的特点,听力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所以设计互动的时候应该这个目标放在首位,然后结合我们的纠错、纠发音等等同时进行,这样效果才会比较明显。口语课旨在让学生都大胆地说,所以在设计互动环节的时候,问题最好是开放性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会有话可以说,最好要避免那些让学生回答“是”或者“不是”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起到的效果甚微。笔者见过的比较好的口语课的互动问题是:1、什么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2、你觉得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有效果吗?有什么效果?请举例说明。3、你的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吗?如果没有,为什么?4、你觉得为什么说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后,中国的孩子变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呢?(注:这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文二年级的文章讨论话题)

其次,在像美国这样的大国学习中文的学生基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他们的国家、文化、语言、民族习惯等等都各不相同,在教授汉语的过程中是必须考虑很多因素的。很多的外国大学在学习汉语之初就会给学生合理的分班考试,然后在此基础上,可分别分为欧美学生和亚洲学生班,这样的分班分教,好处是很明显的,亚洲学生或者说亚裔学生很多时候在听说上面要明显高于欧美学生,他们的弱项一般都是读写,但是由于读写课一般非常枯燥,所以在设计互动的时候,比如说在上汉字课的时候,教师最好是以一些有趣的汉字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再慢慢地互动,可以让学生来讲讲他们所准备的汉字故事等等。欧美学生的班级呢,既然他们来学习汉语,很大一部分都是对中国文化或者说是东亚文化感兴趣的,所以他们的学习热情一般都很高,他们会花很大的经历在听和写上面,但是他们明显的弱项就是读和说,由于欧美没有声调,所以他们对声调非常不敏感,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得是否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给欧美学生上课时,在互动过程中一定要反复地纠正声调,让他们的脑子里面逐渐对声调敏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又不能每错必纠,因为学生的积极性是会受到打击的,所以一些大学会采用老师与学生单班谈话的方式来个别对话、纠错,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不是面对他的同学,如果他的发音很不好,老师纠错很多,他也不会觉得很没面子等等,并且因为是一对一,老师和学生的感情一般很好,学生也就愿意接受老师的意见。

三、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一些建议

笔者觉得师生互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师生的话语量有了很大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话语量很多时候都超过了70%,学生的开口度是不够的。师生互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开口度,增加了学生的语言输出量,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语言的信心。课堂互动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交际,使学生的交际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所以在教学中:

1、教师的话语量尽量减少。教师要从传授者变为促进者,学生从聆听着变为参与者和主体。

2、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真实地话语环境,达到交际的目的。不真实的语境虽然能起到一定的训练目的,但是学生课后发现老师教授的知识并不能在实际运用,积极性会受到打击,久而久之就会不想学习。

3、互动的时候应该尽量考虑到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有些老师总是将问题抛给班上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总是将最简单的问题给成绩不好的学生,这样的结果是有很多学生会越来越厌学,觉得反正互动也是老师和成绩好的学生的事情。所以在一个问题抛出以后,延长一点时间给每位同学思考,然后再来进行下一个环节。

4、纠错要委婉一些。不断地直接纠错会使学生厌烦,所以在纠错时可以使用这些办法:1、提示学生知识点。比如学生说:“昨天我不买衣服。”教师可以说:“在汉语里,‘没’用于过去的动作,‘不’用于现在和将来的动作。”这样学生一下就知道自己的错误,教师的方式也比较委婉。2、重述。学生:“昨天我不买衣服。”教师:“哦,昨天你不买衣服。”学生也能意识到自己错了。3、重复加疑问语气。学生:“昨天我不买衣服。”教师:“昨天你不买衣服?”4、要求重新表达。学生:“昨天我不买衣服。”教师:“你刚才说什么了?”这些方式都是比较委婉的纠错方式,大部分学生也能够接受。

四、结语

事实证明,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一种很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并且是能适应对外汉语教学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给了学生自由思考、体验的空间,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很有用处的,它还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精神。当然,对此教学模式实践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到一些问题,然后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这样才能发挥该教学模式的最大用处。(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梁丽霞,多元一体化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J].济南大学学报,2008(6)

[2] 吴秀云,互动式教学模式探析[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2(1)

[3] 俞纪东,有了网上课件,老师怎样上课?——关于大学语文师资等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4] 白朝霞,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观[J].德州学院学报,2006(2)

[5] 陈丽萍,课堂教学互动效应的内涵、层次与演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6)

[6] 陈岩,赵宏,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课的互动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7] 崔永华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探... 下一篇:浅谈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对教学媒介语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