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所以上海

时间:2022-04-28 08:00:36

话题背景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容纳着全球优秀的设计师。她的博大、宽容就是上海的成因。

室内设计在进入中国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从之初的广式风潮到后来的深圳独大。

上海紧随深圳被评为“设计之都”,上海设计用它的实力彰显了他应有的地位,上海设计正以不可阻挡的态势与北京、深圳分庭抗礼,其一、它深藏的地域文化(上海地处长三角地区,受苏杭影响业界普遍认为是最浓重的儒家文化地域之一)其二、吸纳着全球优秀的设计师资源,特别是台湾设计风格(台湾设计对空间的规划以及细腻)给予上海设计新的启发和定位。本期话题特别邀请三位(上海的台湾籍设计、本土设计师)进行访谈――上海,之所以上海。

嘉宾背景

Eva PanIADC 涞澳设计 设计总监

沈文骢 DCI 思亚国际设计集团 副总经理

廖开民加拿大大元设计设计总监

王建军:现在的上海被授予了“设计之都”,而上海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不管是做室内设计还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等,沈先生您在美国和台湾待过,经验比较丰富,想请您先谈一下,您觉得上海的设计是大概什么样的现状?

沈文骢:上海现在是百花争放,不仅是中国的花,全世界的花都在这里开放,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结果。

王建军:上海本身是一个包容性比较强的地方,你认为外来的设计对上海本土设计的影响在哪里?

沈文骢:中国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到现在还有蓬勃的生命力,其他一些在当时都很伟大的民族已经变成历史了,但我们还在写历史。所有外来的东西,中国人都不会拒绝,都会接受一段时间,然后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我认为现在是一个消化的过程中,外来很多优秀的设计人才都到上海来工作,展现他们的才华,本土的很多人也在吸收。我只是觉得这种影响力应该不是点,只是上海能影响到很多其他的方方面面的地方、地域,上海设计师的水准具有国际化大城市的水准和其他外地来的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说像国外,不管是什么城市均值性比较高,中国将来肯定会以上海的影响力能辐射到更多的地方,影响比较全面的设计能力的城市。

王建军:您觉得上海的设计和台湾的设计有什么不一样的吗?包括普通民众对设计师这个职业和对项目操作这一块?

沈文骢:我离开台湾比较久了,具体来说台湾受日本和美国的影响比较多,因为台湾整个面积还是比较小,所以它的创造太能够“举足轻重”,基本上还是在模仿。在过去20多年中设计的多样性可能会比以前更多。因为美国或者是日本早期去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多了,可能多样性也比较多,台湾的设计和上海目前的状况来比可能会弱一些,上海的状况是比较蓬勃发展。

王建军:你觉得上海的设计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沈文骢:我觉得目前来讲,最大的优势就是后面的经济实力,所有人到这来都有背后的经济利益。都希望借这一次经济的力量转化成自己的实力,不然这个东西就像是昙花一现,经济没有了,这个东西就不见了,各自回自己的国家了。如果你能维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真正自己吸收起来变成一个新的文化,这个就不一样。

王建军:Eva你们是代表本土设计,今天有台湾的设计师,你们有压力吗?

Eva pan:在上海,不单是台湾,香港、全世界,欧洲的好的设计公司在上海,竞争是非常厉害的。说心理话,我们从来没有把它区分那么清楚,做设计来说,你把自己一些细部、自己专业性的东西做好,和哪一个区域和城市,其实设计师最后是看作品的。

王建军:你们认为作为设计师来说,比外来的设计师的优势是什么呢?

Eva pan:如果说作为一个上海的设计师,因为我是本地人。对上海或者是对中国来说,我比一些外来的或者是欧洲的、香港的更了解中国的市场,可能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别。

王建军:我看你们很多的项目都是在南京、杭州,你感觉上海和这些城市之间,包括廖先生的很多项目在内地,你们感觉上海的设计和这些城市相比,差距或者是优势在哪里?

Eva pan:我们做的大部分的项目都是上海的地产商,他们在全国的项目,可能对我们来说没有感受那么明显,比如说一个大的集团。随着开发商的步子和开发商有一个系统性的连接,把我们介绍到北京、西安、海南、这些地方,他们找我们的时候也是在大的项目上的。

王建军:不存在与当地设计师竞争?

Eva pan:说心理话,上海在全国拿项目比其他本地的设计公司相对有一点点小的优势。比如说你因为在南京或者是其他的优势,就像在香港、美国设计师在上海一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去外地拿项目的时候有一定的优势。

廖开民:我觉得不管是上海还是中国二三线城市,还是加拿大、日本这些地方。最后的决策点是在于这家公司是不是做出专业和出众的作品,这一点很客观。我们在加拿大做的时候,因为身份是华裔,一样和老外竞争就是要比别人做得好20%才能拿到项目。在中国不要讲是外企还是中国企业都是一样的,只要你做到比别人超过20%的优势大家都会认同。因为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也许不知道你专业的地方好在哪里,但是他进入这个场地之后,看到这个建筑就觉得很舒适。不管设计的东西他从学理上是不是真的看懂。但是他会感受到你这个设计师投入的能量在哪里,不管你是哪一个国籍的,众生皆平等,各种肤色的人设计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连奥巴马都可以选到美国的总统,这个很明显,因为他的能力出众。

我个人觉得,未来中国20年将是以设计实力取胜的年代,而不在于你的国籍、种族或者是身份、出生、地位,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真正在做一个东西。一个案子可以成就一家设计公司,一个案子可以毁掉一家设计公司,就是看你专不专心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我们公司里面的每一个设计师,基本上没有什么经验,一路上来之后,教他们很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他们会感觉到原来设计师都是一个良心的行业,不是一直忽悠,骗客户,用嘴巴讨饭吃的,这就是呈现在面前软实力的东西,不管是建筑还是室内甚至一个家具,都是这样的,你不认真就淘汰了。

上海给予世界所有的人很公平的竞争环境。我进来中国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个项目,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室内项目在浦东很差的地方。还不是样板房,只是一个普通住宅。就这样慢慢越做越好,完全没有凭借任何的关系,上海给的生存条件是很客观很公平的。在这样的条件下,上海能够让设计这个行业发光发热,无非是他能看清楚哪一个设计是好的,就像是100年前这些建筑师是洋人的身份,但是他们也是努力地设计,使得外滩的30几栋房子留到现在还是一样经典没有退步,100年后再来很多外国的设计师在陆家嘴地区盖上百栋的现代建筑,也一样很经典,所以上海是这样的,一百年前和一百年后是一样的,这是我的看法。

沈文骢:廖先生讲得是非常正确的,我现在来的上海时候,第一次见到业主,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在中国有没有项目?越来越多后面接触到的客户都是,你们在中国有没有做过项目?做了多久?这和90年的时候不一样,90年只要是境外的设计师可能非常相信你,现在他会看你有没有国内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这边9年,面临的也就是各方面的竞争,这个在来中国之前也是有准备的。你今天到上海来,不是跟台湾设计师竞争,也不是跟本地的设计师竞争,其实你是在跟全世界的设计师在竞争。在过去,有一些朋友来来去去非常多,这个市场很公平,一定要努力才会有机会。

Eva pan:其实不是看上海,是看全球,太多的设计公司在上海,境外的、香港的、台湾的也好,欧洲的。

廖开民:上海的设计单位,粗略的印象,我猜大概有800家是境外的,包括建筑、室内、产品设计。

王建军:沈先生聊聊你这边对设计上海这边。您在上海做设计这么多年遇到的一些的朋友、客户,像廖先生一样,接到一个案子,慢慢地就成长起来了。

沈文骢:现在我们碰到比较大的问题,还是新血的补充,怎么样找到后续的员工,然后做适当的事情。我们比较失望的是,国内的员工训练质量都会有一个头重脚轻的问题。很多的工作是不太容易往下交,让我们意识到当公司慢慢成长的时候,我们很多的干部会都需要从本地来提,并不是说外地设计师不行,而是希望在上海已经有一段经验招进来,比较能够支撑得住。

在中国市场人才问题是比较大的一个瓶颈,如果我们在台湾或者是美国至少同一个学校或者是关系设计师会持续地给我新人,但中国没有这样的联结。

Eva pan:每一个设计公司都有人员跟不上的问题,一个是流动性,设计师的流动性大。另外,设计师不好管,觉得自己有一点能力了就会自己出去开公司,有一些去到更好的公司做更高的收入。这是每一个设计公司都存在的问题,这是中国发展必然的经历。对比国外,他们的设计师心态比较平和,可能一辈子在画手绘。中国现在发展得太快,人才对比市场来说,应该是比较少的。然后我就开始想,几年之内慢慢地拿出股份把它股份制这样可能会缓解这一局面。

廖开民:设计师在国外就是的这样的,比如说台北的李主任,下面几个处长就是董事或者股东,联合建筑师像律师事务所是一样架构。

沈文骢:北京现在开始能够想利润分红,基本上也要5年,但是在国内,如果说建筑师事务所流动性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室内设计两年换一个工作地方。你有的时候问他两年为什么要换,最常的理由是都学会了,第二个理由是我朋友说我在这个地方待两年是因为你没有能力,该换了。另外一个是说,我希望看看别的事务所或者是别的项目是什么样的状态,都是一些好像是在看的选择,所以这是市场太好的结果。

Eva pan:设计这个市场发展得特别太快,但是下面的人员跟不上,中国培养设计师的学院和学校,这方面的工作可能需要做得更好才能满足需求。

沈文骢:在美国如果去找一个工作,比较在乎退休计划和分红计划,但是这些计划在后面才能碰上。在中国,很多公司没有这样的计划,员工进来面试的时候很难考虑到这些,遥不可及所以他不在乎,他只在乎我今天拿到多少,也许短暂的时间,我可以做其他的一个考量。在中国这个过程会慢慢消化,我个人很同意Eva的想法,因为它是一个高度发展的过程。等成熟以后,人心就会静下来。老子讲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现在就是这种动荡的状态里面,每个人都很新奇,认为跳到这里很好,跳到那里很好,我随便接一个小案子怎么样,就是物欲横流的状态,等到市场平淡了,或者是市场饱和的时候,正常的时候,我们不讲衰退,只要正常的时候,人心的浮动就平下来。一旦人心不这么浮动的时候,就会认真面对一个事情。

我敢说,现在看着茶壶会感动的人一万的人里面只有0.5,当市场饱和的时候,看一个茶壶会感动的人只有七、八个,或者是有十几个。等到市场再饱和,就算听到虫鸣鸟叫也会感动,尽管虫鸣鸟叫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这是一个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欧美我在那里学习成长了20年,他们那里的人其实都不富有,妈妈穿的牛仔裤开一条洞带着小孩去游泳、上学,都很克勤克俭的,他们很喜欢自然,到山里面走一天回来,都会充满幸福的微笑。现在的人到山里面都不会微笑,为什么到这里呢?又累又渴,又被蚊子叮,完全是不同的状态和心性。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现代的上海是一个过程,但是我认为这个过程也给了我们机会,我个人不会在红尘里面抱怨红尘,在后尘内怨红尘何必要来红尘呢?所以宁可很坦然地面对这个现象,它是一个自然现象,事实上上海之所以是上海,就是因为它是红尘,十丈红尘,万丈红尘的上海,只要能来就要有这个度量,而且要和它相遇,不是排斥它怎么这样,那么那样永远抱怨不完。如果这样的话就干脆回老家去吧。

一个想法的成熟和市场的成熟总是要经过几个大起大落后才能了解。刚开始我们都不愿意买房子,看到房子怎么样下来的过程。后来不得不买,是因为不买就没有地方住了,现在和国内很多人说这个房价会跌可能很多人不相信。同样这个市场也是一样,总是要经过几个来回之后才会体验到原来很多东西的基本价值在那里。

王建军:上海的设计师与设计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是比较少的,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设计师各自所处的圈子和背景不一样,包括语言的沟通等,有的是本土的,有的是来自境外等等;另一方面是业务太忙,全国各地的项目都有。现在的很多设计师都说,上海是比较高端的城市,辐射性和影响面广,对危机的概念比较小。有的更希望经济危机能晚一点结束,经济危机来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静下心来把项目用心地去做,而是不是整天被开发商和投资商推着去做项目。

上一篇:上海专题论坛 下一篇:天玺燕缘 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