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新生语音差异看音标基础教育中的问题

时间:2022-04-28 04:05:40

从大学新生语音差异看音标基础教育中的问题

摘 要: 大学新生入学时英语口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语音差异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作者对新生进行了录音取样,总结归纳发音问题,并分析原因,找出对策。研究发现发音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音标学习准度不够,二是混淆相似音,三是添加尾音,四是错误领会国际音标和美式音标的区别。解决这些问题对大学新生进行系统的语音问题纠正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在学生接受英语教育之初进行正规系统的音标教育。文章对音标先期教育的必行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英语语音差异 音标早期教育

1.引言

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活动进行存在一定难度,这一现象是大学英语教育中一个比较恼人的问题。除了大班课人数多难以灵活调动、学生性格差异以外,学生自身口语水平的巨大差异是最直接的原因。就同一话题进行讨论,水平差的学生不愿意开口,水平高的要做适当的妥协,也会逐渐消磨积极性。而口语水平的差异,本源往往是英语语音的掌握精准度不一,以及由此直接引发的口语词汇量和听力水平的差异。针对鲁东大学非英语专业新生抽样调查发现:新生中7.5%的学生之前从未学过音标,背单词非常吃力,听力接收率近乎于零;超过半数的学生不明确国际音标和美式音标的区别,从而造成一定的迷惑和部分语音的误读。这种现象不由使我们反思音标基础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研究方法

2.1选取代表性句子,抽取新生朗读,录音,对发音错误处做记录。

2.2对错误进行整理归类,并探讨各项原因。

2.3针对不同类型错误,找出对策。

3.分析与讨论

3.1主要问题

3.1.1音标学习准度不够。例如:把apple/′?覸pl/读成/′epl/不区分前元音/?覸/和/e/;合口双元音/ei/,/ai/,/i?藜/,/au/和/?藜u/发音不饱满,没有做到从前一个单元音(三拍)滑到后一个音(一拍);特别是当双元音/ei/后续音节是/n/时,吞音现象尤为明显。例如,paint误发作/pent/,rain误发作/ren/等。

3.1.2混淆相似音。例如:把/θ/发成/s/,把/?奁/发成/z/,把/s/发成/?蘩/,把/?廾/发成/r/等。

3.1.3添加尾音。例如:将book/buk/发成/′buk?藜/。

3.1.4错误领会国际音标和美式音标的区别。例如:idea/ai′di?藜/中的ea字母组合,或者China/′t?蘩ain?藜/中的字母a误发成卷舌音。

3.1.5音节划分、单词重读、连读、失去爆破等语音语调问题。

3.2原因

3.2.1音标学习准度不够是由于不少学生大学前满足于能够大致辨读单词、不影响做题和小范围内互相理解。而一旦到了百川汇集的大学,形式各异又为数不少的问题点撞击到一起,就导致了交流问题。

3.2.2混淆相似音和添加尾音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母语负迁移或方言负迁移。迁移作为一个心理术语,是指已获得的指示、技能、方法等对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影响。迁移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普遍特征。在外语学习中,迁移是指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母语及母语学习经历对学习新语言的影响。语言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某个外语结构在母语中有对应结构,或母语对外语的学习起促进作用,在学习中就会出现正迁移现象。但是如果某个结构在母语中没有对应的结构,或者两种语言中的对应结构有差异,也就是说,母语对外语的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就会产生反面的迁移,从而影响外语学习,这就是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

语音方法也同样存在这种负迁移现象。诸如/f/,/v/,/θ/,/?奁/这样的唇齿摩擦音和舌齿摩擦音在汉语发音中不存在,所以容易被误读成相似的发音;又如很多方言分不清卷舌和平舌,因此容易把/s/发成/?蘩/;而不少方言中句尾多带卷舌音,受其影响,很多学生易将辅音结尾的单词后加上/?藜/音,因此book/buk/发成了/′buk?藜/。

3.2.3不清楚国际音标和美音的区别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很多同学对此一知半解,结果导致一些由想当然而引发的读音错误。例如:不少学生简单地认为英音和美音只是卷舌与否的区别,把idea中的ea字母组合发成卷舌音,而忽略了字母组合中有没有r这个字母。另外,绝大多数学生不知道美式音标的写法,看到steak后标注了/steik/和/stek/两种发音,很迷惑,不了解美式音标中的/e/相等于国际音标中的/ei/。

3.2.4音节划分、单词重读与连读、失去爆破和语音语调问题与音标学习紧密相承,未掌握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其原因是最初的语音训练中忽略了这一环,只是强调模仿与跟读,没有给予系统的指导。这些细节问题一方面不利于掌握发音规则,从而灵活记忆单词,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音地道与否。

3.3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错误类型,在大一新生入学后立即全面纠正当然会对英语语音的改善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已形成的语音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一边要跟上大学英语授课内容,一边要补上因为发音规则不清带来的词汇量贫乏、听力缺失,还要进行内耗式的正音练习,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在英语学习第一步普及音标学习、校正语音语调,能为学生将来的高阶英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对此不少从业教师与研究人员存有疑虑,认为学生过早进行音标学习会产生副作用。主要担忧如下:

3.3.1“英语初学者(特别是小学生)学习音标会与汉语拼音相冲突。”这涉及小学英语开设时机问题,而不是音标学习必要性问题。应在学生母语达到一定水平,具有一定逻辑思维与自主表述能力时开设外语课,否则通过模仿得来的少量外语日常用语有哗众取宠之嫌,功用价值较低。相对于其他语种学习两三年就可以灵活进行日常交流和商务服务,英语学习显得耗时费力。

3.3.2“学生学会音标自主拼读单词,发音不如跟读(音频或教师)准确。”这涉及音标学习准确性问题。学到的基础语音正确,并掌握相应读音规则,就能保证单词发音正确。否则机械跟读的准确性很难保证,教师纠正发音时也很难言简意赅地点明问题所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3“学生学会拼记单词,会重词汇,轻口语。”口语能力的提高与词汇学习并不矛盾。一定的词汇量储备和标准的发音是口语好的前提。针对部分学生词汇量大但口语差的情况,应该指出这种词汇量是“视觉词汇”,而非“口语或听力词汇”,即学生只认识单词,并不能正确地拼读,这样词汇量大打折扣。另外,培养地道的口语还需要地道的材料作为指引,英语国家语料库、英文影剧歌曲、英语广播等原汁原味,表述丰富,是不错的选择。

3.3.4“国内音标教材不适合初学者学习。”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国内大部分音标教程并不适合初学者,针对一个章节中出现的新音标所列的例词例句中含有未学的音标。这就要求学习者先学习部分单词,再纠正发音,这无疑是走了弯路。但是,因此就质疑音标先行的可行性是不科学的。其实完全可以打乱一般的国际音标授课顺序,不必先学完元音再学辅音。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节教授比较容易掌握的爆破音/p/,/b/,/t/,/d/,/k/,/g/和前元音/i/,/i:/,/e/,/?覸/,并举出一些由爆破音和前元音拼成的单词,如pig,bee,get,cat等,使学生了解英语是辅音和元音拼读而成的;还可以通过ticket这个例词,让学生领会英语中的音节划分,了解重音的概念;通过bigpig,badkid等简单词组介绍“不完全爆破”这一特殊的发音现象;另外还可以通过Keepit!Getit?等简单的惯用语让学生了解英语中连读和语调的概念。

有了第一节比较浅显而全面的入门引导,接下来的课程就比较容易进行。仍然用第一节中已学会的爆破音,依次与中元音、后元音和双元音相拼,由于每节中的例词均由本节或前面学过的音标拼成,初学者很容易接受。

元音全部学习完毕以后再依次学习爆破音之外的其他辅音,例词依然由本节或前面几节学过的语音拼成。

所有元音和辅音都学完以后,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查字典。这样在英语学习之初就使学生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英语语音语调常识和自学自检能力,使英语学习变得比较主动。

另外,在学生熟练掌握国际音标后,可以适时开展美式音标的对比介绍,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差异与规则。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因片面了解而带来的语音偏差。

4.结语

大学新生的英语语音水平能够比较集中地反映前阶段教育的成果与问题,而对于其普遍反映的问题进行汇总发现英语音标教育相对滞后,并且对美式音标和国际音标的差异几乎没有进行系统的介绍,这些都影响了学习者的发音。相反,如果在英语学习之初就进行系统集中的音标教育,则不但简单可行,而且收益很大。打好这一基础,对英语学习者的后续学习极其有利。

参考文献:

[1]高翔.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与语音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2002(3).

[2]林宇航.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OL].http://.

[3]大耳朵英语研发团队.剑桥少儿英语闪电入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上一篇:高职英语通识教育的尝试 下一篇: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逻辑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