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笛音乐节的视频后厨

时间:2022-04-28 03:05:11

迷笛音乐节的视频后厨

从2004年到2006年,邢光军给3年的迷笛音乐节留下了影像资料,并发行了现场纪录片的DVD。这三年中,他还拍摄了自己的影片,开设了工作室。

工作室的设置:

工作室在大连那边的部分有几个固定的合作伙伴,我们成立了一个公司,开公司的时候是刚毕业,那时候对毕业生开公司有一些优惠政策,这些政策起了很大作用。我最初的想法是,大连是我们的制作基地,北京这边开拓一些业务,结交一些朋友。大连环境好一些,制作的话也舒服一些。每年音乐节的后期工作基本上都是带回大连做。现在这边手头的工作就是一些比较小的项目。

迷笛音乐节的拍摄和后期制作:

2005年是5个机位,2006年是9个。舞台上三个:鼓旁边一个,台口左右两边各一个,舞台前面轨道上是两个,摇臂上一个,舞台左前方45°一个,远处调音台的地方有一个,上面还有一个。另外还有一个机动的,就在舞台下面随便拍一些花絮,每天大概给他四盘带子的素材量。我现场不用太忙活,就负责把人员组织一下。现在喜欢拍摄的人很多,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喜欢这个还懂音乐的。目前国内的现场摇滚乐演出,我们做的是最专业的。

我现在硬盘也就大概1.5个TB左右,不可能把所有素材都采集之后一起弄,只能作一个乐队的歌之后,生成文件用DVD光盘存文件,大概两张光盘存一首歌。然后把采的删了,再弄下一个乐队。每首歌大概8个GB左右。

每年迷笛音乐节大概是300首歌,今年迷笛是九个机位,相当于2700首歌。每首歌都是九个轨道都对上去,选你要的镜头。先把每首歌都作好,看迷笛学校和乐队选哪首歌曲,再挑出来最后出DVD。

不是每个办演出的都像迷笛学校一样对影像这部分这样重视,刚开始可以凭热情弄,但是你如果想要做的真有效果,就要有一定投入。如果咱们没看过1999年Woodstock那张DVD,很难想象大家会对音乐节有现在这样的热情。

关于高清:

去年我那个自己的片《人形荒草》,很遗憾没有用高清拍,原始素材大家都很不满意,后来我只能硬修,逐个镜头,有的地方是逐个画面的修,也幸好是用这台机器。用Shake来修改,目前差大约10场戏就作完了。当时开拍自己的东西之前,就是想用高清来弄,但是当时高清的后期还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怕后期无法处理,还是用的标清。现在有些后悔,当时应该用高清。

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

现在正在抓紧编辑2006年迷笛音乐节的视频。这个过程很麻烦,每首歌有九个机位,就是每首歌我要采9遍,这9遍我就看着。而且现在是我一个人做,这个工作量很大,这次都是高清素材。最后出的时候我留着原始素材。目前的高清素材从各种角度说来,素质都要比标清的强很多。今年我们都是索尼的机器,整体调子统一一些,如果各种品牌的在一起,影调会有所区别。

短期给自己的任务规划:

迷笛学校以后会有一系列的演出,会在新浪网上作直播,还会做后期。我自己的片子后期还要抓紧做完,目前有两个发行商也在要我的这个片子,以后还会继续做自己的东西。上一个片子的前期、后期都是我自己来弄,对整个流程有了一些经验。下一个片子现在还在剧本讨论的阶段,可能是个恐怖片,也可能是个青春一些的题材。

上一篇:给青春一个交代 下一篇:俯瞰巡拍祖国大好河山 镌刻自然和时代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