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不能摒弃的传统文化圣地

时间:2022-04-28 02:00:45

民间美术:不能摒弃的传统文化圣地

在炸鸡、汉堡、可乐香辣鲜香的化学成分的刺激下,很多人丧失了对于纯粹平淡食物的基本满足感,转而喜欢洋快餐所营造的激素味觉,国民的体格在近十五年也转而有了欧美人的粗壮和虚胖。正如物质食粮的转变,精神食粮如家装、服饰、文化、艺术等都潜移默化地沾染上了洋气。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谈民间艺术无异于以卵击石,仿佛民间艺术的残留只是过年时商业街的“民间美术展示”的做秀场。

很多有识之士看到了民间美术的荒漠化,并竭力保护民间艺术。究其原因,面对全球化的霸权,各民族的文化全都身陷危难,全球化的本质是消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而各民族自身的精神传承依靠的正是自己独有的文化。在世界一统和本民族特性的夹缝中,民间美术艰难存活,如果我们因为资金的匮乏和人员的缺失导致几十上百年后窗户上仅有防光膜没有剪纸,防盗门上只有机器印刷的“福”字没有年画和春联,端午节只知道吃各式馅料的粽子没有挂过五色缕……那么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魂魄究竟存在与否?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是推广这一大类美术类型的阵地。我觉得应该达到的标准应该是:了解、接受、收集。

首先是了解,民间美术起源于民间,很多形式是根据民间需要应运而生的。比如讲到《剪纸》一课时,学生提出问题:为何要在窗户上贴上窗花?这个问题和地域、人文、风俗都有莫大联系,在这里我一般会打出一张我国西北部的图片,问学生对于这张图片色彩的直观感受,那是单调的土黄。正是那单调的土黄创生剪纸的骨髓性发源:人们需要看见明亮的、鲜艳的色彩,而剪纸刺目的大红色配合纸窗的白色正是对眼睛的强烈刺激。正是对于环境、文化的了解,学生才理解为何剪纸发源于我国西北地区,并具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再从造型、题材谈开,学生感受到这就是剪纸的精髓。正因为了解,才能够认可。再比如《端午节》一课,我以汪曾祺所写《端午的鸭蛋》导入,里面提到一个风俗:系百索子,就是一种五色丝线,系在手腕脚腕上,是保佑小孩平安的一种风俗。有学生不能理解,觉得这是封建迷信。在这里我列举了在婴儿百日赠送银质小手镯的习惯,很多学生表示自己小时候就佩戴过。我说,这并不是一种封建迷信,和送银镯一样,是家长对孩子平安成长的一种期盼。这样将心比心的介绍使学生自然而然产生认同感。所以我认为在民间美术的教学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了解,了解这一现象或风俗产生的背景、缘由,否则,以21世纪的眼光看待和评价两千多年的文化艺术,他们只能表面违心叫好,内心却把此等同于愚昧落后。

其次,推崇和介绍民间美术的标准是接受,这是比了解更高层次的标准。民间美术的生命与活力能否延续下去,光靠了解是不够的,需要学生由里及外地接受。我认为接受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亲身实践。在《端午节》一单元中,我安排的动手作业是制作彩粽。彩粽是端午节传统的配饰,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所流传。所需材料很简单:卡纸、彩色毛线。在介绍彩粽时,学生对于这种传统的配饰有了一定了解,但只停留在表象的看看上,自己动手是截然不同的。用纸条折出粽子一般的六面体已经很神奇,再用看似平常的毛线经过缠绕,竟然就变成了和书上一模一样的彩粽。很多学生表示希望多做一些用绳线串联送给家长和朋友。这本身又达到了传递民间文化的高度,可见动手在民间美术的学习中是不可替代的。再如《纸版画》一课,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版画的奥妙:可以多次反复印刷,这一古老的形式有着手绘绘画无可比拟的重复性优势。在自己动手的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杨柳青的年画为何出众:想在版上处理处细密的线条和生动的人物表情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学生通过了解产生兴趣,通过制作顿生喜爱,这就完成了从了解到接受的跨越。

在民间美术教学中,能使学生了解并接受应该说已经达到了目的,如果学生想对民间美术有更多更直观和深入的认识,就需要课外的第三个阶段:收集。一卷蓝色印花布,一个虎头小枕头,一座泥塑泥人,一张织锦挂毯……都是对民间美术的认可和喜爱。图片和讲解永远只是纸上谈兵的辅助品,只有看到真实的艺术品,触摸到它的材质,欣赏到它的制作,才会对这些民间灵气产生真正的认识和发自内心的热爱与传承。

没有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独特性和长远性所言的,所幸的是,我们看到民族的东西越来越受到国人及世界的关注。无论是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祥云图案设计、会徽的篆刻创意还是张艺谋的中国风十足的开幕式,都使“民族的、世界的”这一概念深入人心。我们有理由相信,连周杰伦都大打中国牌,唱着《青花瓷》走向世界的今天,民间美术是我们不能摒弃的中国式文化圣地。

上一篇: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研究 下一篇:试论早期山水画的审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