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痛中磨炼 突破中成长

时间:2022-04-28 12:26:28

阵痛中磨炼 突破中成长

走进陈曦工作室两年来,我参加课例研究、学术论坛、教学沙龙,几多感慨、几多震撼、几多沉思、几多幸福,数不尽的欢声笑语,抹不掉的记忆珠帘,诉说着我们成长的心路历程。

陈曦工作室研究探索的“三主”创新性课堂中的“三主”,内涵为“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三好”天性:好奇、好问、好动,突出“三点”表现:自学点、创生点、拓展点,达到“三新”效果:新疑问、新发现、新变化。“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三主”创新性课堂实践研究,为我们指明了课堂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一个成年人最难改变的就是习惯。在教学上的改变,说起来简单,其实很难。尤其对我这个拥有13年教龄的老师来说更难,但不改变就意味着原地踏步、裹足不前。在“三主”教学理念指引下,我尝试改革课堂教学,让新课堂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一次实践,我虽然了解了“三主”理念,并跃跃欲试,很想一试课堂,但教学《掌声》时我挨了一个下马威。思量几天,教学设计怎样才能做到体现“学为主体”呢?我对教学流程梳理了四个板块:关注掌声,进入学习;抓点连线,重点感悟;拓展训练,练笔升华;送上掌声,总结提炼。对这样的教学设计,我自认为不错,于是自信满满邀请导师陈曦来听课,总认为会得到肯定、表扬。然而在接下来的评课环节,我犹如被泼了一瓢冷水,从头到脚都是。过去自认为教学挺不错的我现在满是迷茫、彷徨,甚至不知所措。这是自教书以来我不曾有过的痛楚。在随后的修改中,陈曦校长做了一一指导。不断思考她的指导,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尤其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中试图放手,但放手仅是一种形式;二是阅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三是阅读教学中的问题都是老师直接给出和强加给学生的。

带着问题我常常陷入沉思,并试着在平时的上课中改变。我根据陈曦校长的指导修改了整整一周,教学设计改了又改。终于有了底气再请陈曦校长和黄玉军、付海老师来指导我试讲。我将教学流程修改为:掌声响起,进入学习;开放质疑,抓点连线;回环上升,语言运用;送上掌声,总结升华。从这四个板块的设计中不难发现,变化最大的就是开放质疑,课堂中学习解决的是来自学生自己的问题,是这堂课最大的变化和进步,我才真正找到了“疑为主轴”的关键起点。

带着激动的心情上完课,自己觉得有了进步。但随后的评课又让我感觉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陈曦校长如是评说:“学生质疑了,但刚刚打开的大门又关闭了。老师又开始牵着学生在走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我当时只觉得:路怎么这么难走啊?几周付出的艰辛为什么离成功依然那么遥远?满心的酸楚、满心的丧气,我觉得上好一堂课实在是太难太难。

但是箭在弦上,还有一周就要和另一位工作室的老师PK了,现在放弃吗?我能放弃吗?带着问题和解决方法我再次起行,教学设计又经历着慢慢的修改,定稿后又找陈曦校长指导我现场说课。我将教学流程再次修改为:掌声响起,继续走进;整体感知,开放质疑;聚焦探疑,回环上升;运用语言,总结升华。这次修改的主要特点是放开让学生自主探疑,老师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课堂展示了学生学习的变化……课上完后我才发现:我在课上不再讲得很多,不再背教案,不再牵着学生走,而是让学生展示自己学习的成功和进步。

一堂课经历了三次修改,我从迷茫中走来,在阵痛中尝试,在蜕变中醒来。一路激动、灰心、酸楚、痛苦、改变,形成学生质疑、由疑探研、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的课堂。这样的反复磨砺与尝试,使我学会了放手,上课的感觉也轻松了不少,学生自读自悟的空间大为拓展,参与性更强。这才是课改呼唤的“学生的课堂”,而不是“老师的课堂”。

语文教学就是上帝已经咬了一口的苹果,永远不完美,但永远在追求美。作为教师必须有敢于挑战自己的决心和勇气,任何事情想很简单,做起来却非常艰难。不过,一路风景独美!

(作者单位: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成都 610212)

上一篇:学习共同体的现象学阐释与应用 下一篇:“六环六让”高效课堂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