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漏洞

时间:2022-04-28 08:19:44

堵塞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漏洞

【摘要】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为规定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非经营性质。虽然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不会直接为经济带来收益,不会直接增加财政收入以及国民收入,但是它却隶属于财政支出的一部分,这部分资金来源主要是纳税人。建国之后,各行政单位由于办公需要,通过国家财政拨款的形式取得了大量固定资产,近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结构形式数值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如何加强这部分庞大的国有资产管理,使其“合理、节约、有效”的配置和使用,以适应政府机构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行政单位 固定资产 管理

一、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多年来,我们在审计中发现,行政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包括:

(一)重视购置疏忽管理

有些行政单位非常重视购置固定资产,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向上级提出固定资产购置申请上,但是对拥有的固定资产却疏于管理,其具体表现及原因如下:

1.制度不健全。有些单位没有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有些单位虽然有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都是应付公事的,根本没有人按照制度执行。有些单位在固定资产交接时,没有按照程序做,导致账目交接不清。

2.会计环节缺失。有些单位在购置管理固定资产时,会计环节缺失、账目混乱,甚至导致重复购置。

3.缺乏统一管理。因为没有统一的需求评估、固定资产审批较容易,所以有些单位就追求高档奢华,但是购置的这些资产在实际中的用途却不大。

4.缺乏共享意识,即有些单位的固定资产即使闲置,也不愿调给其他单位使用,这样其他单位再用到该设施时,依然需要上级拨款购置。

(二)会计账面与实际资产不符,有些固定资产没有入账,存在虚账现象

1.对会计记账认识有误。有些单位的领导班子重视现金及银行存款等流动资产,轻视固定资产;有些单位的人员对不在预算内的固定资产购置,不进行入账处理;有些单位忽视固定资产盘查活动,长此以往就导致了账面与实际固定资产不符的现象。

2.工程设施管理。在工程设施完工之后,有些单位却没有进行相关移交手续,使得建筑投入使用很久,却没有入账处理。

3.固定资产管理环节缺失。有些单位没有固定资产明细账面,这就使得日常采购的资产没有入账,但是资产却已经购置并使用。

(三)处置固定资产随意

有些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处置随意性强,根本不走正规程序,没有经过申报、评估、相关部门审批等环节就将固定资产废弃或转让。还有一些行政单位处置固定资产不公开透明,有些甚至将单位固定资产馈赠关系户等。

(四)相关法律法规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效力不够

一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不明确,存在漏洞可钻;二是即使法律法规规定了,由于缺失相应的执法力度,使得有些单位没有严格按照法律的程序来进行,等到出现问题,又找不出相应的依据,没有明确的处罚条文。也有个别单位将固定资产进行抵押、再投资等。

近年来,我们在审计中发现,一些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一是化整为零,逃避监管。由于近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对相关固定资产的采购化解予以规范。为了“规避”法律法规,逃避相关部门的监管,有一些行政单位就采取“化整为零”的对策,即将达到国家规定的采购标准的固定资产,采取让供货单位分开开票,一次采购分别开出若干张发票,这样,每笔的金额就小了,以此来逃避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公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八条“采购人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之规定。

二是明目张胆,公然违法。为加强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国家制定了《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但是一些行政单位公然将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支出直接列为支出,而不同时作固定资产处理,违反了《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二十六条“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为规定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之规定。

三是欲盖弥彰,不设固定资产账。最近,在审计中发现,一些行政单位账面上根本就没有固定资产,而实际上房屋、车子等物件一应俱全。违反了《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二十七条“行政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有财务部门统一建账、核算,有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管理。行政单位应当明确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以及使用部门的责任,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清查盘点,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跨年度终了,应当进行全面清查盘点。”之规定。

四是规避监管,让原固定资产在“旧换新”中从账面消失。按照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一律不得超标准、超规格购置配备使用车辆。一些行政单位在原有车辆已经运行了一定的里程数,按规定购买了新车,而原来的旧车又想继续在本单位留用。为了达到公务用车在数量配备上不超编的目的,往往采取“偷梁换柱”的方式,将原来旧车的车牌号用在新车上,而旧车则以一个新的车牌号挂到了私人户上,继续在本单位留用。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该单位就账面来看,公务用车不超标,规避了纪检委的责任追究;另一方面,原来的旧车却从账面消失了,虽然其仍在本单位留用,且其名义上产权已不再归本单位所有,姓了私。

二、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乱象的不良后果

一是形成国有资产监督的死角和盲区。试问,从账面消失的固定资产,有谁还能监管得了它呢?

二是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账面上已经不存在的固定资产,虽然其仍在本单位使用,但时间长了,领导换了,有谁还能说得清它到底姓公还是私呢?此做法极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是不利于和谐机关建设。前例一辆实质上是单位公车而名义上是私车的轿车一旦出了事故,应由谁来承担责任呢?其结果必然是推诿扯皮,造成社会影响。

三、加强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增强固定资产管理认识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纳税人,纳税人希望这些固定资产更方便行政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其办公效率,但是纳税人的钱来之不易,不应该被随意处置。行政单位必须从根本上认识这一问题,决不能如此随意浪费纳税人的钱财。从另一角度上说,行政单位固定资产隶属于国家,而一个国家的财政管理如同一个家庭的钱财管理,多大的家产都禁不住长久的浪费、疏于管理、缺乏计算。所以应该从小处做起,认真管理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坚持落实每一项好的政策,确保固定资产不随意流失。

(二)完善固定资产会计账

即一定要开设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明细账以及备用登记簿等,使行政单位固定资产账目与实际相符。

(三)健全管理制度

每个行政单位都应该明确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详细规定从需求申报、审批、采购、使用、调用到报废或处置等每一步的细节问题,并且严格执行这一管理制度,做到有制度可依。

(四)关于固定资产的处置

要明确固定资产处置的流程,并且规定不遵守这一流程的单位或人员的处罚措施。严防随意处置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处置中应注意:数额较大的固定资产应该由相关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如果某一单位某一固定资产闲置太久,可以由相关单位对其进行回收、调用,而不是任由该行政单位随意处置。在固定资产真的需要处置时,也应有相关部门统一回收、废弃、拍卖或其他处置。虽然固定资产依然是属于具体的行政单位拥有使用,但是一定有相关部门要对这些资产进行统一记录、定期审查,统一回收和调用、统一报废和处置等。

(五)完善法律法规并加大法律力度

首先是要完善法律法规的相关条例,做到有法可依,然后加大法律执行力度,做到有法必依。如果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之后,对于审计出来的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流失,应该责任到人,严肃对待,尽量能让流失的资产补回,若不补回,可以罪加一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之前的案件,可以令其补回后免其刑事责任,若不补回,则需追究相关责任。

(六)固定资产专用性

即固定资产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当时申请资产采购时所写的用途来使用,不能私自将资产用于其他事物上,特别是从事抵押等经济活动,如果需要变换用途,经由相关部门批准方可。

(七)加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机关应加强对行政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特别是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以分清责任,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将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作为组织部门对其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善,并造成严重流失的相关领导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于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善、造成重大损失的,实行“一票否决”制,以此来加大行政单位领导班子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八)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

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应当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人员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执法;同时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优势,在审计报告中提出合理化、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制定整改措施,并加大整改措施的贯彻落实。

上一篇:BOT模式在廉租房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做指数 爱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