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消炎应用新解

时间:2022-04-28 01:38:01

牛黄消炎应用新解

(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宣威 655400)

【摘要】牛黄消炎丸是以牛黄、蟾酥、珍珠母、青黛、大黄、雄黄、天花粉等主要药物组成的中药成方制剂,可杀灭和抑制多种细菌,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广泛应用于呼吸科、皮肤科、外科、耳鼻喉科、中腔科和消化科等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从牛黄消炎丸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新的应用方法,综述其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牛黄消炎丸;牙周炎;乳腺炎;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182.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32-02

1 前言

牛黄消炎丸主要药物组成为牛黄、蟾酥、珍珠母、青黛、大黄、雄黄、天花粉等。其中牛黄味甘,性凉,归心、肝经,可清心凉肝、解毒息风;蟾酥味甘、辛,性温,归胃、心经,有大毒,可解毒消肿、强心止痛;珍珠母味咸,性寒,归心、肝经,可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青黛味咸,性寒,归肝经,可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可消热泻火、凉血祛瘀;雄黄味辛,性温,归肝,大肠经,有毒,可解毒杀虫、燥湿祛痰;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可消热生津、消肿排脓。牛黄消炎丸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治疗时常用于咽喉肿痛、疮痛肿毒。本文主要从牛黄消炎丸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面,综述牛黄消炎丸的临床应用效果。

2 牛黄消炎丸的成分

牛黄消炎丸的主要药物组成中,牛黄主要成分为胆汁酸、去氧胆酸、胆甾醇、胆红素、多种氨基酸类化合物如蛋氨酸等,同时富含Na、Ca、Fe、Mn、Cu、Zn、Mg、P等多种微量元素。蟾酥中的活性成分为甾体类化合物,结构类似强心甙。蟾毒配基类化合物包括华蟾毒配基、脂蟾毒配基。吲哚类生物碱,包括蟾酥碱、蟾酥甲碱、去氢蟾酥碱、蟾酥硫碱及5-羟色胺等。珍珠母中碳酸钙含量90%以上,有机物以角壳蛋白为主,还富含Al、Cu、Fe、Mg、Na、Zn、P、Ba、S、Cl、K、Si等多种无机元素。青黛中含有靛蓝、靛玉红等活性成分。大黄含有蒽醌类衍生物、鞣质类、有机酸类和挥发油类等。雄黄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含量在90%以上。天花粉含有天花粉蛋白及多种氨基酸,包括α-羟甲基丝氨酸、天冬氨酸、瓜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酪按酸、苯丙氨酸、组氨酸等。

3 牛黄消炎丸的临床应用

牛黄消炎丸应用较为广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皮肤真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对呼吸科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皮肤科的带状疱疹、湿疹、痤疮、水痘、化脓性感染、真菌感染;外科的丹毒、蜂密组织炎、软组织感染、疔疮肿毒;耳鼻喉科的急、慢性咽喉炎、白喉、扁桃体炎、腮腺炎、中耳炎;口腔科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髓炎、口角炎;消化科的急、慢性胃炎、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我们重点从治疗乳腺炎的方面探讨牛黄消炎丸的临床应用效果。

乳腺炎是临床的常见疾病,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产褥期的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乳腺炎检查会发现界限不清肿块,明显触痛,表面皮肤红热。炎症继续发展,进而形成脓肿,腋下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医学理论将乳腺炎归纳于“乳痛”之范畴。多为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致内热滋生、厥阴之气不行,乳络闭塞、郁久酿脓。常伴有恶寒发热、肿痛、乳汁不通等临床症状。《灵枢.痈疽篇》认为:“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雍遏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励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治则以散结通络、行气活血为法。

郭勤英等人临床采用牛黄消炎丸合生大饼治疗急性乳腺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乳腺炎患者给予牛黄消炎丸口服,10丸/次,3次/日,取其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生大饼外敷于,以毛巾固定,并暴露,以防水分蒸发,每24h更换1次。生大饼在发酵过程中持续地产生热,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排除郁积的乳汁,助牛黄消炎丸发挥消肿散结、祛邪扶正之功效。

临床上有学者将牛黄消炎丸尝试性应用于囊性增生病的治疗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治疗效果。患都囊性增生肿块为圆形,硬币大小,中等硬度,界限不清,经前期有明显胀痛感。给予牛黄消炎丸口服,10丸/次,3次/日。服药4天后肿块缩小,6天后消失。随访6年,未见复发。中医学理论将囊性增生病归纳于“乳癖”之范畴,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多因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气血凝聚乳络所致,临床辨证分型属于热郁型。牛黄消炎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对囊性增生病有满意的疗效。

临床上曾有报道患者服用牛黄消炎丸后出现大面积红疹,考虑为过敏性皮疹。停服牛黄消炎丸给予地塞米松和维生素静脉滴注,3D后消退。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此类不良反应。

4 小结

牛黄消炎丸以牛黄为君药,取其清心镇惊之功效。铺以蟾酥解毒消肿,珍珠母平肝潜阳,青黛凉血解毒,大黄凉血祛瘀,雄黄燥湿祛痰,天花粉消肿排脓。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常用于咽喉肿痛,疮痛肿毒,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症见神昏谵语、小儿惊风、口舌生疮、牙疳咽肿、痈疽肿毒等。近年来,有研究将牛黄消炎丸尝试用于治疗牙周炎、乳腺炎等疾病,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牛黄消炎丸的更为广泛的治疗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发掘。

参考文献

[1] 刘明洁,王慧香,谷凤芝.牛黄复方制剂的药效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11(27):2249―2251.

[2] 周凌,吴晓莉,王殿一.牛黄复方制剂中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药信息,2008.25(1):35―36.

[3] 单爱年.牛黄消炎丸治疗急性牙周炎和冠周炎的体会[J].中国校医,008,22(5):573.

[4] 郭勤英,于明洋.牛黄消炎丸合生大饼治疗急性乳腺炎24例[J].河北中医,2001,23(11):830.

[5] 刘明洁,图雅,王洪涛,等.牛黄复方水煎剂的抗炎作用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5(29):1067―1069.

上一篇:对食道癌患者护理中关于饮食与营养支持的探讨 下一篇:射频消融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