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思索

时间:2022-04-28 12:15:27

关于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思索

《语文课程标准》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之一,我认为在高效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堂的灵魂,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下面我结合这一理念,谈谈我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

一、自主学习――实现高效学习的永恒法则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它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我们知道课前的预习是学习的法宝,尤其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学生课前不主动预习,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这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重重困难。

自主学习不仅仅限于课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融化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目标设计的参与者,思维发展的体验者,学习活动的实践者。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这把金钥匙?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导向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1.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兴趣

提倡自主学习,教师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比较零乱,不能系统化。教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指导阅读方法,强调文章的重难点,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去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的解决,先学后教

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片面地理解课堂有合作,显得热闹就是高效,这样往往是本末倒置。尤其在提出问题时,教师应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就是独学,然后带着自己的答案去和组内同学交流,进一步规范自己的答案,最后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由老师解答。

例如,我在上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独立学习课文,把自己不能理解的文言词语和句子勾画出来,然后提出来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老师解答。这样既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又提升了他们学习的能力,比老师“满堂灌”的效率好得多。所以不论是课前的学习任务安排,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不能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一点是实现高效学习永恒不变的法则。

二、 合作学习――体现双赢思维,千金难买三人行

学习的实质是合作学习,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体现了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因此,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强调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

合作学习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应要求学生全员参与,由小组长负责管理,避免个别学生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讨论,而坐在一起聊天,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但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还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用自己的双手做。因此,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沟通的基础上,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达到有效。

(2) 以“要求人人都能进步”为教学宗旨

从我个人的课堂教学看,小组内合作学习后,经常发言的往往是那些表现积极,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相反,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对组内的好学生,表现积极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依赖性,心里想着反正有你来回答,我很安全,这些学生基本上在课堂教学中参加而不积极参与。

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也有了思考进步的机会。然后教师对组内成员,根据每人的特点分配任务。在课堂中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知识资源达到共享。

所以,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每个人的思维各异,百花齐放,生与生、师与生之间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体现了双赢的思维。

三、探究性学习――创造奇迹的选择

探究性学习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是探究的准备,也是探究的中介。

我在《晏子使楚》的探究教学中,先让各组“合作探究,互问互答”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进行集体探究,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这句话晏子说的有漏洞,难道说生长在楚国的楚国人都是盗贼吗?为什么齐王不反驳呢?

这就是学生积极探究的结果,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上一篇:略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下一篇:如何提高背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