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进人退”到“沙里淘金”

时间:2022-04-28 12:04:41

不断书写治沙奇迹

自2002年世界上首部《防沙治沙法》在中国施行以来,我国逐步在总体上实现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国沙化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0多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约1280平方公里。

西红柿、辣椒、茄子、乳瓜……谁能想象,这些充满生机的五彩瓜果,竟是大漠里结出的“绿色奇迹”?

书写奇迹的,是宁夏中卫市一个叫做沙坡头的地方。在沙坡头西风口碱碱湖的中卫市沙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沙漠日光温室”中,中卫市科技局局长刘学录黝黑的脸上透着喜悦:“这可是腾格里沙漠啊!如今,高标准育苗日光温室无土栽培和节水保肥等多种栽培模式试验取得成功。日光温室所产番茄、‘陇椒’平均收获4284公斤和3981公斤。按照市场价核算,一年下来每座沙漠日光温室可获纯收入2万元。”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荒漠生态自然保护区,沙坡头治理流沙、开放沙漠旅游、建立生态温室……不断书写治沙奇迹。

沙坡头,位于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曾是一片流动沙岭,被当地百姓称为“风卷黄沙弥漫天,荒沙万里无人烟”。“流沙固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智慧、灵巧的双手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治沙前辈将一米见方的麦草与旱生植物植入沙漠,多年后沙漠化逆转形成“沙结皮”,腾格里沙漠边缘呈现出一幅幅精美的“艺术画卷”。麦草方格“五带一体铁路治沙防护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科学技术成果并列的科技奖。

“流沙固定”的奇迹,保证了新中国修建的世界上第一条穿越腾格里沙漠的重要交通大动脉——包兰铁路50多年安全运行。其治沙成果,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先后有60多个国家的官员、专家来学习考察。

规划占地15000亩的中冶美利造纸工业园区,是沙坡头“沙里淘金”的一个“神话”。3年前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万亩荒沙,如今已是绿荫覆盖的速生工业林区。

沙漠造林水从何来?看到美利纸业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的27.8公里长的废水上山和扬水工程,人们信服了。经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与黄河提灌水混合,浇灌到园区林基地。这一系统工程的建成,每年从黄河减少取水5780立方米,减少取用地下水4081万立方米,供浇灌林地30万亩。

沙坡头还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沙漠旅游区,年接待中外游客上百万人次。

“我们所要的‘沙里淘金’绝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中卫市市长徐力群说。如今,政府投资4亿元进行腾格里湿地保护,占地2.5万亩的集大漠风光、江南水色为一体的湿地公园七湖、八区、两带、五基地已初见雏形。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阅读训练】

1.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拟写适当的小标题。

2.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全国沙化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0多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约1280平方公里。

3.中国人民是如何解决“流沙固定”这一个世界性难题的?

4.阅读下面语句,写出你的阅读感悟。

麦草方格“五带一体铁路治沙防护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科学技术成果并列的科技奖。

5.沙坡头不断书写治沙奇迹,这一奇迹有何现实意义呢?

(周俊根 设计)

(参考答案见92页)

上一篇:立意高远 感情激越 下一篇:敬畏理想,相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