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亿像素尽收崇山峻岭

时间:2022-04-27 08:56:06

第一天,飞机刚落地桂林,一走出机场就感到了扑面而来的潮湿空气,看到满眼的新奇绿色植物和大朵的云团,可以隐隐感觉到这将是一次不寻常的摄影之旅。我们下榻的酒店位于桂林象山景区的对岸,入住后大家立即整理各自的摄影器材,准备第二天漓江游船上的拍摄。由于我个人喜欢带多支镜头,于是将EOS 5Ds、EF镜头和附件纷纷从摄影包中取出,提前放置在镜头筒和摄影腰带中,方便第二天赶早出发。

漓江游船上的一机三头

第二天一早,我们为了赶上早班游船,以便捕捉到清晨曼妙的光影,急匆匆的从酒店赶往游船码头。从桂林市区乘船浏览漓江景色,这是来到桂林绝对不能错过的一段旅程。漓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之一。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走水路下来,两侧山峦形态各异,其中更有九马画山奇景,船行途中还能经常看到游客乘着竹筏一路行游。在船上拍摄风光题材时,构图形式时很难依靠移动机位来改变。因此,我除了EOS 5Ds机身外,还携带了EF 16-35mm f/2.8L II USM、EF 24-70mm f/4L IS USM和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三支镜头。这三支变焦镜头中,EF 24-70mm f/4L IS USM属于最常用挂机头,不仅画质出众,IS影像稳定器还可以抵御行船中的颠簸。在遇到游船靠近山体时,拥有超视角的EF 16-35mm f/2.8L II USM镜头就会派上用场,将群山尽收其中。船行至九马画山景区时,江中竹筏往来频繁,借着山体为背景,使用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远摄变焦镜头,则可以灵活构图,摄取远景并产生极富冲击力的压缩透视效果。

灵活设置应对多变的天气

江上的天气变化莫测,起初还是浓云淡雾,瞬间又会从空中射下一线光,总是让同行的摄影师措手不及。在天空中云层较厚时,或者天空和山体光比较大时,我通常会使用EOS 5Ds内置的HDR合成功能,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EOS 5Ds会连续拍摄3张不同曝光的照片,并自动进行光影合成。此时,拍摄的照片中光影会更加立体,天空的高光和山体的暗部细节都会被清晰地呈现出来。

弱光下挑战印象刘三姐

1961年,电影《刘三姐》在桂林拍摄完成,影片中奇骏的桂林山水、美丽的刘三姐和动听的山歌迅速风靡全国及东南亚。从此,前来游览桂林山水、寻访刘三姐和广西山歌,便成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如今,我们虽然看不到刘三姐本人,但是有幸在夜晚来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带着EOS 5Ds来拍摄张艺谋导演的《印象刘三姐》表演。

进入剧场后,可以看到整个户外剧场占据了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并拥有十二座背景山峰和广袤无际的天穹。不过,夜晚的户外场景对拍摄也构成了极大的考验。选好了中间有利的拍摄机位后,我分别使用三支不同焦距的镜头进行了测试。从结果看,超广角镜头使用的几率比较低,而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远摄变焦镜则要成为了这次的主力头。

随着灯光的亮起和音响的响起,我们一行人迅速进入状态,伴随着EOS 5Ds和EOS 5Ds R快门连拍的咔嚓声,还有就是我们不断交流的感光度设置数值的喊声。EOS 5Ds和EOS 5Ds R的图像传感器像素数远超常见的数码单反相机,我们这些老摄影师在一开始拍摄时也有些乱了阵脚。对于夜晚舞台,既要保证成满足成像的曝光值,又要兼顾捕捉演员动作的高速快门,同时还要尽量采用低感光度设置,保证画面的细腻和纯净。通过十几张拍摄后,我们渐渐熟悉了现场光线变化,感光度设置保持在ISO1600-ISO 6400之间。

盲操作换头调参数

用张艺谋本人的话说:“《印象刘三姐》表演是一场秀”,它秀的是桂林山水,秀的是民俗风情,秀出了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它启用了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及其隐藏式的音响展现出了“红色、绿色、蓝色、金色、银色”五大主题色彩系列,将刘三姐的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山水圣地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的溶入山水,还原于自然。

在拍摄当中,不断变化人物和情节,以及灯光的亮度、方向和色彩给现场的摄影师带来了不小的考验。不过,由于多年使用佳能系列的数码单反相机,EOS 5Ds的操控和设置基本沿袭了以往机型的设计,观众席中灯光一关,我们一行人依然可以两眼一抹黑的盲操作,根据现场的灯光变化设置对焦点和曝光补偿。我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甚至还更换了十几次镜头。

山村中的龙脊梯田

第三天,我们一行人从阳朔出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经历了3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极富盛名的摄影圣地“龙脊梯田”。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梯田如链似带,把一座座山峰环绕成一只只巨大的螺蛳,有的像巨扇一样半摺半开,有的则像天镜被分割,然后有层次地镶嵌成图形。

我们一行人带着EOS 5Ds、EOS 5Ds R和长枪短炮,沿着蜿蜒的小路在跌宕有致的梯田里穿行。费力的爬上观景台后,望着一缕缕云烟、一幢幢被水光映照的古老木屋和一片片犹如天空之镜般的水田,我们纷纷被美景所打动,不禁地按下快门。由于山中天气变化莫测,在拍摄的第二天竟然无征兆的下起了大雨。不过,这也正是考验这两款数码单反相机和L级专业镜头防水性的好机会,它们也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为拍摄争取了更多机会。

在龙脊梯田中拍摄时,我最常用的镜头当属EF 16-35mm f/2.8L II USM和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超广角可以收纳更多的水田和建筑,让画面更具张力和冲击力,配合高像素的EOS 5Ds和EOS 5Ds R,原片更是可以禁得起100%放大和使用。而EF 100-400mm f/4.5-5.6L IS II USM则擅长截取韵律优美的画面节奏感,让构图更加灵活。

在拍摄梯田之余,我一有机会就尝试去探访古老山村中的当地人,带着EOS 5Ds和EF 16-35mm f/2.8L II USM镜头记录他们的生活。为了保证纪实题材拍摄的成功率,我通常会将感光度设高一挡,并且开启机身的高速连拍模式。在与当地人交流中慢慢建立感情,并随机捕捉它们自然的生活状态。有些特殊的场景或者需要特殊角度时,还可以借助实时取景功能进行拍摄。例如高角度拍摄烤竹筒饭的老妈妈,和低角度拍摄堆放在地面上的竹筒时。

上一篇:“爱普生艺术微喷”大会专访 下一篇:旷野无边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