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工尘肺肺结核的影像学研究

时间:2022-04-27 07:49:58

煤工尘肺肺结核的影像学研究

摘要:肺结核是煤工尘肺最常见、危害较严重的并发症。煤工尘肺患者合并肺结核后,可促进尘肺病变加速恶化。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煤工尘肺肺结核,对延缓尘肺患者病情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煤工尘肺肺结核的关键。

关键词:煤工尘肺;肺结核;影像学研究

1 煤工尘肺肺结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的研究表明,煤工尘肺患者合并肺结核,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原因有关:①煤工尘肺患者呼吸道粘膜纤毛上皮的损害,对病原菌的抵抗力降低,易感染肺结核;②二氧化硅能抑制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能力,显著地减弱对结核菌的抵抗力;③二氧化硅可增强结核菌的活性和毒性;④煤工尘肺患者肺组织的弥漫性纤维化,致肺血液循环障碍,使肺组织局部缺血、缺氧,降低了肺组织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有利于结核杆菌的生长、繁殖和播散;⑤肺部末梢神经的损害,造成肺内渐进性细胞坏死,利于结核菌的生长;⑥患者长期吸入粉尘,引起肺内淋巴管炎、纤维化乃至淋巴管阻塞、破坏,使结核杆菌易于滞留于肺部,促使结核病变的发展。

2 煤工尘肺肺结核的病理分型

煤工尘肺肺结核,在病理上可分为结合型和分离型两种。结合型是指患者尘肺病变和肺结核病变互相掺杂,紧密结合,存在于同一病灶内,而失去各自病变特征,外观上难以区别,只有在显微镜下方可区分。分离型指同一患者肺中既存在有尘肺病变,又有结核病变,并保持着各自的病变特点,彼此独立存在,外观上能明显区分。

3 煤工尘肺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煤工尘肺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与尘肺病变程度、结核病灶的性质和范围有关,以胸痛、胸闷、气短、咳嗽为主。咳嗽常较严重,咳痰量多,呈黄色或黄绿色脓痰,伴有不规则发热、盗汗、咯血、体重减轻、胸痛、气短等。煤工尘肺患者若出现长期痰中带血或大咯血,常是合并肺结核的表现。

4 煤工尘肺肺结核的影像学检查

煤工尘肺肺结核的确诊,依靠常规实验室检查、痰菌、免疫学、镜检、病理及影像学检查的综合判断,痰菌阳性是确定诊断的可靠依据。但是大多数的煤工尘肺肺结核患者痰菌检查不是阳性。因此,影像学检查往往是诊断、鉴别诊断、动态观察、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的可靠依据[1]。

4.1煤工尘肺肺结核的X线胸片表现 X线胸片的动态观察对煤工尘肺肺结核的诊断意义很大。Ⅰ、Ⅱ期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结核病变多在肺上部,常与肺门有条索状阴影相连接,病灶形态变化多样,可见大小不等的模糊状阴影,深浅不一,边缘不规则,边界不清,中心密度常较高,边缘较浅淡,短期内病灶变化较大,易产生空洞,抗结核治疗效果明显。Ⅲ期煤工尘肺患者合并肺结核时,因尘肺的融合灶与肺结核灶常混合在一起,不易区分,但根据一些影像学特征仍可做出诊断。尘肺结核结节直径往往超过尘肺的结节,一般多在5mm左右,表现为大小不等、密度不均、形态不整、边缘模糊、分布不对称的结节阴影。动态观察短期内X线形态容易有变化,与整个肺野的尘肺病变发展不相一致;尘肺结核融合团块阴影,其X线特点为块影范围较大、形态不整,有时可侵犯整个肺叶,但常侵犯上中肺野,部分块影可侵及肺尖呈不对称分布,表现为单侧不对称,呈多角形、不规则、类圆形,早期亦较淡薄,但多不均匀,形成变化明显,团块可迅速增大变形,出现轮廓模糊的片状影,易坏死,形成空洞,且空洞巨大,灶周气肿少见,抗结核治疗效果明显;尘肺结核空洞,空洞阴影大而不规则,多数为巨大型,有时多个空洞重叠在一起呈大蜂窝状,空洞的壁面凹凸不平呈虫蚀状[2]。

4.2煤工尘肺肺结核的CT表现 自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问世以来,由于它在图像显示上的诸多优势而迅速在临床应用中普及。因为是轴位成像,CT不但没有组织器官前后重叠的影响,有利于肺内小阴影、胸膜、微小肺间质及早期肺气肿的显示,而且图像的密度分辨率高,利于早期诊断煤工尘肺肺结核。

煤工尘肺肺结核的CT表现无特异性,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①多种性质病灶共存,包括渗出、增殖、干酪坏死、空洞、纤维化及钙化等。②病灶形态多样,云雾状渗出、纤维网状索条、薄壁及厚壁空洞、斑点状钙化及毛玻璃影等。③钙化、结节、空洞及卫星灶常见,多形成纤维索条状影。钙化常大于病灶容积的20%;结节中央增殖性病灶密度较高,周围渗出性病灶密度较淡;急性或亚急性空洞常呈厚壁,内缘不规则,形态不整,慢性期则洞壁变薄,内壁光整,或演变为纤维硬壁空洞,一般无明显积液或有小液平,多数伴有卫星灶[3]。

综上,煤工尘肺患者合并肺结核后,可促使尘肺病变加速恶化,肺结核也迅速进展,二者互相促进,严重影响尘肺患者的病情转归及生存质量。因此,早期诊治尘肺肺结核至关重要[4]。虽然痰菌阳性是确诊结核的可靠依据,但是大多数的尘肺肺结核患者痰菌检查结果不一定呈阳性,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利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对疑似尘肺结核患者进行检查,以便于早期发现结核病灶,早期进行抗结核治疗[5]。只有这样,才能在早期治愈结核病灶,保护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大幅提高尘肺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宝平,周云芝,尹晓明,等.尘肺合并肺结核影像学研究进展[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6,19(5):288-292.

[2]Tamagotchi O, Saitoh Y, Saitoh H, et al. Mixed dust fibrosis and tuberculosis in comparison with silicosis and macular pneumoconiosis[J].Americ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 2000,37(3):260-264.

[3]陈家忠,陈孝谦.继发性肺结核CT诊断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9(2):125-126.

[4]邹伟明.尘肺的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职业医学,2005(03).

[5]边新权.煤工尘肺胸片上小阴影聚集或早期大阴影的判定[J].职业与健康, 2005(05).

上一篇: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下一篇:纤维支气管镜在PICU(儿科监护病房)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