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是用来记录真实的

时间:2022-04-27 06:27:04

DV是用来记录真实的

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国视DV》栏目与国内首家微视频网站优酷网()联手打造的“中国一日”DV展播全国征集活动正在紧张进行中。

作为首个由国家级电视台与微视频网站联合发起的DV大赛,“中国一日”立足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旨在从普通人的视角记录和展现当代中国社会丰富多彩的众生相。只要拿起手中的DV,记录下任一精彩片段,DV爱好者们就可以将作品上传到优酷网参加比赛。在“中国一日”持续两个月的活动时间内,优酷网将通过用户投票和专家评选的方式,产生优秀作品及最佳创意、最佳纪录、最佳摄像、最佳剪辑等奖项。同时,从优酷网选的DV佳作将会在中国教育台进行播放。

优酷网通过100天的运营发现,用户上传的原创视频中有很多取材于自己身边的生活,并且这些视频在优酷网上拥有相当高的人气,而客观严谨、纪实再现中国是中国教育电视台一直秉承的宗旨,两者的理念不谋而合,从而促成了双方共同推出“中国一日”活动。对于此次合作,中国教育台频道总监邓斌表示,《国视DV》栏目一直致力于为普通人提供展示DV作品的空间,“中国一日”活动试图通过与微视频网站优酷网的合作,记录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同时增强中国教育台的媒体影响力,让“中国一日”的品牌深入人心。

《十六岁民工》:导演/摄像:蔡洪波

本故事讲述了一个16岁的孩子罗霆的故事。他不愿读书,喜欢出来打工,不过在外面没有家人的宠爱,一切都得要自己去面对。在家的时候,他什么都不会做,也什么都不用做,可是现在出门在外,一切都得自己去学着做。罗霆现在的工作是每天做饭,他们水电班里十几个人的饭都是由他一个人来做,在做饭之外的时间还要到工地上去给师傅们做助手。他想学水电安装,只是他没有太多学习的时间。当询问到他怎么看待自己放弃读书这一选择的时候,他说不后悔,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

16岁的罗霆与同龄人不同,他不愿意上学,认为上学没有用,这个社会只认钱,于是他来到了工地打工。他说现在的社会不需要文化程度,80%的人需要通过读书才可以成功,而20%的人不需要,他希望他是那20%中的一个。

《过往平凡》:导演/摄像/剪辑:郑科

本片向大家展示了重庆动物园一名普通饲养员一天真实而生动的生活。饲养员的工作是平凡的,或许正是这样的平凡,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思考和感动。镜头里这位平凡的饲养员没有过多的言语,留在镜头里的是他默默流着汗的背影。也许并非伟大才深刻,感动我们的是过往的平凡。

中国教育电视台在暑假推出了“中国一日”影像拍摄活动,这个活动让作者想到了用镜头记录、叙述和展现中国人的一天,让世俗社会中芸芸众生的平凡生活进入郑科的镜头。郑科用镜头向大家展示了一个未加粉饰和剪裁的真实而生动的中国。

本质回归:DV让影视作品有了草根性

从这两部参赛作品中我们看到,本次活动与以往最大的区别就是,除了真实记录外,没有其他任何的要求。也就是说,这次活动是对使用DV的一次本质的回归。正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所说的,过去我们的艺术都来自于人间、草根,音乐、舞蹈、戏剧、文学,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于民间和草根,然后由专业知识分子进行加工、改进、升华。惟有影视这个作品,在所有的作品当中,从一开始它就是少数人的艺术,但它又是为大众人消费的一个艺术。所以DV的出现代表了对影视的传播和视听传播特别重大的革命,是DV终于让影视作品有了草根性,让它回到民间。

我们现在看这两部参赛的作品,更多的不是用传统基因的角度看这个作品的价值,而是看它反映了更加普通的生活,而且是用更加普通的非专业的眼光看待生活,这是DV最大的优势和长处。如果拍DV的朋友看多了基因文化和基因技术,他们会更多用电视台的方法拍DV,其实这是错误的。DV应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文化的互补性。我们要更多看它的社会意义,看它更普通的观念性,它的人间意义、草根意义更重要一点。

过去我们做的DV比赛绝大部分是用参与者归类方式做的比赛,像青年DV比赛、农民DV比赛,对传播者有一个限制。这次比赛从操作上来讲,是用一个时空限制的,用“中国一日”的时间、空间做限制。这个活动跟这样的创意非常有关系,我们确实找到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我们用一个特定的框架来反映我们今天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虽然只有几分钟,但是我们反馈了社会的细微地方。

自始至终把网络平台和传统电视媒体紧密结合,在DV比赛及展播的整个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得参赛作品既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传阅,又能获得专业媒体的指导和包装,进而走进国家级电视台。这既是对DV作者的激励,又反馈了社会的细微地方,保留下时代的印记。

“中国一日”这个活动将持续两个月,主办方之一的优酷网总裁古永锵先生表示,将把这个活动做得有延续性,在规模、品牌方面也会慢慢积累,要在业内推广这种跨媒体的DV推广活动,以希望对以后的产业发展会有一些影响。

将最原生态的中国人的生活用DV记录下来,在网上展映,并通过电视媒体播放。这次活动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将传统媒体和网络相结合,各展所长,提高DV影片的传播性,并在更为专业的平台上去锻造它。

记者:我们电视台跟类似的视频网站合作是第一次吗?

林安芹:我们教育台跟其他的合作也有很多,跟其他的网站像新浪也有很多的合作。但是我们这次跟优酷网的合作有一个区别,我们现在从最开始的策划以及我们后面要做的系列的活动可能都要共同推、共同做。以前我们跟新浪的合作,仅仅是我们在上面开一个窗口,一个消息,在上面挂一些作品。但是这次合作不一样,虽然这个活动创意和最开始的提出是我们教育台来做的,也是我个人提出的,但是最后得到优酷网的支持,跟我们进行了合作。包括作品不仅仅放映教育电视台播出的作品,所有播过的、没播过的,都进行播映。我要在台里播出的话,肯定要有剪辑和包装,我想在优酷网上展示的应该是这种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的东西。

记者:有没有考虑过比如跟新浪合作的话,新浪的用户群会非常的庞大,优酷网虽然做得很好,但是它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平台。

林安芹:我看重的是优酷网本身,我们以后还要做一些系列的开发,围绕“中国一日”这个品牌接下来还会有一系列的活动。以前我对DV没有了解,平时都是做教育的专题新闻。这一年来我的感受非常深,我觉得对于很多DV作品来说,电视平台并不是最好的传播渠道,而DV最好的传播渠道是在网络上。我是在教育电视台里面尽量开辟,在电视里面开辟DV的传播空间和平台,但是我觉得现在播出的作品只是收到作品的三分之一,更多的作品不能通过这个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传播、展示。它更适合我们在网络上传播,所以我觉得电视,尤其是DV传播,跟网络合作非常重要,包括其他以后电视台做的一些节目,也应该跟新媒体联合打造。

记者:将来还有其他内容的合作吗?

林安芹:DV的片子有一个特别之处,它有版权的问题,这点要经过作者的同意。我们目前的合作是授权书上写明的,除了在我们台播出,还会在优酷网展示。以前是没有这种授权的,如果我现在要征得他们同意的话,他们授权给我,授权给优酷网,也可以再进行下一步的展示。

记者:尹老师是研究传媒的,对于DV的传播,您应该有一点新的看法吧?

尹鸿:DV一般都是以社区传播、群众传播为主,像视频服务的出现,为民众的DV作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传播通道。电视因其公共平台的性质,使它对DV在时间、品质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再加上对内容的要求也很高,在凤凰、中央台、教育台等,DV片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所以这种网站平台给民间的这种DV片提供了更大的展现空间。网络在这点上有它的特殊优势,实际上将来它们俩可能成为互为推广,从你那排行榜上去的节目拿到它那去播。这种对DV传播的途径不同,会导致一些差异性,也达到了互相的促进。

记者:现在大家在评论中国国内的视频网站的时候,总会说是完全复制美国的运营模式,我想问一下优酷网在这方面有没有自己的创新?

古永锵:从以前所有的模式来讲,包括门户、旅游、拍卖,其实可能起点都是看到一个国外的模式,所以在很多方面,你必须把你的产品包括你的业务本地化。在这块,如果说你看我们6月份的时候,会有一些东西是跟国外模式比较像,也有一些我们自己开发的擂台机制,国外网站都没有。如果你现在看我们的网站,在最近的改版里,从产品模式到内容推进的机制,越来越本地化了。就像开始做搜狐的时候,开始也是一个分类,跟雅虎几乎一模一样,但是过了半年左右,你会发觉信息越来越多。现在门户网站的首页跟国外门户网站的首页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东西。我相信视频网站包括我们的C2C平台,也会随着我们不同的创新,会慢慢演变。你现在去看,现在才100天左右,已经大不一样了。

记者:您现在觉得优酷网最大的创新在哪块?

古永锵:现在包括我们的产品功能、首页、擂台里面的一些功能,都是国外没有的。这个可能是跟中国的一些在线的比赛一样,像“超女”的现象,可以说是国内的一种特色,而我们的网站也在追求一种自己的特色。你现在去看网站,我们很多方面都不一样了。

上一篇:从屏幕看内幕 下一篇:心中的8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