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压力”

时间:2022-04-27 06:23:55

“人民币升值压力”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由来

人民币升值的呼声由来已久,首先发端于日本。早在2002年末,日本官方及公众媒体就抛出所谓“中国”,指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2002年12月4日,日本副财相黑田东彦在英国的《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称“中国应承担起将人民币升值的责任”。2003年2月22日,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在经合组织七国集团会议上要求通过一项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在日本,每到年底,由政府官员出面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进行一番评价,敦促人民币升值,几乎已经成为一个“惯例”。2003年6月,美国财长约翰・斯诺公开表示,中国政府应逐步迈向市场主导的弹性汇率制度,希望中国实行更灵活的汇率政策,这表明美国正式加入希望人民币升值的阵营。2005年,美国参议员舒默、格雷厄姆提出了“舒默――格雷厄姆修正案”,他们的提案直指中国“操纵汇率”,要求“如果中国不改变其人民币汇率制度,就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27.5%的关税”,这一提案后来被称为“汇率报复案”。2004年10月1日在华盛顿召开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中国再次受到来自各方要求升高人民币汇率的压力。

接下来,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以及对汇价的影响。1994年前,中国实行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1994年1月1日起,汇率体制重大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1994―1996年间,出现严重通货膨胀和大量资本内流,人民币汇率承受着巨大压力,中国外汇储备也不断的增加。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人民币面对着强烈贬值压力,但中国政府以对国家社会负责的精神,顶住压力保持了人民币对外币值的稳定。直到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最终决定改变原有的货币政策而采取浮动汇率机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也在当日升值2.1%。进入2006年以来,人民币继续升值之旅。3月2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达到8.0250,汇改以来累计升值幅度超过3%。

归纳而言,我国理论界认为人民币升值主要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压力:首先,对外来自国际间的压力,各国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给中国施加巨大升值压力。其次,是来自国内的压力,主要在四个方面。第一,持续的经常项目以及资本项目收支顺差扩大,加剧了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第二,外资在中国收益率高;第三,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第四,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低。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经济学解释

1、汇率决定相关理论

汇率是两国货币兑换的比例(也称汇价),或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所表示的价格。从理论上说,两种货币之所以能够相互兑换,在于具有共同的基础,即不同种货币,由于均具有其对内价值(货币购买力)这个同一的、可比的基础,所以才能相互兑换,才有决定兑换比率的依据。同时,作为外汇市场上的一种商品,外汇供求对比的波动必然引起汇率的相应波动。就上述汇率决定的两个主要论断而言,前者已是共识;后者争议颇多,正是居于对影响外汇供求波动原因的认识不同,才发展出诸多的相关汇率决定理论。

至于汇率波动,升值抑或贬值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主流经济学主要是从汇率与进出口、汇率与物价、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等方面的关系展开论述的。关于汇率升值或贬值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一般评价是各有利弊。

2、通俗、简明的解释

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取决于价值及其供求关系,从长期上看,价格必然趋近与价值;而短期内,价格波动主要受制于供求对比变化的影响。价格总是以价值为轴心受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当我们把人民币看作是一种普通商品时,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解释。即人民币这种特殊的 “商品”的价格,必然受制于其作为“商品” 的对内价值(国内购买力)以及人民币这一特殊商品对外所受供求对比变化的影响(相反,当我们把外汇看作是一种普通商品时,其也必然受制于外汇商品自身的价值及其对外汇商品供求对比变化的影响)。如此看来,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可能有二:一是人民币这一特殊商品的价值上升;二是人民币这一特殊商品供不应求。

那么首先,“人民币商品”的价值是否真正上升了呢?货币价值(国内购买力),主要取决于一国的物价水平,币值与物价的关系(通常用物价指数的倒数来衡量)是:物价上升、货币贬值,物价下跌、货币升值。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自1997年以来,中国的物价水平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从1997年开始,中国物价的稳定远胜于其他国家,这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中国稳定的汇率政策” 。这就是说,人民币商品的价值(国内购买力)基本稳定。由此看来,价值因素不是人民币升值的动力。排除价值因素之后,合理的逻辑推断便是: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必然是人民币这一特殊商品的供求对比的变化――供不应求,更进一步的解释是,以人民币标价的中国商品(括劳务)的供不应求。研究市场经济的价格形成机制表明,无论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短期内的价格变化必然是由于供求对比关系的失衡所导致的。当人民币这一特殊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汇率,必然上升。

三、深层次原因分析――人民币的价值低估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分别于1993年和1997年以绝对购买力平价估算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比率,估算结果两年分别为1美元兑换1.5元和4.01元人民币(同期我国汇价分别为1美元兑换5.76元和8.28元人民币)。1997年,北京大学易刚教授选择了100种商品,应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进行估算,结论是1 995年底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为1美元兑换7.5元人民币(同期我国汇价为1美元兑换8.35元人民币)。花旗集团亚太经济与市场分析部副总裁沈明高2005年11月26日在花旗银行召开的“2005年中国经济回顾与展望论坛”上预测,5年后人民币将升值20%至25%,到2010年,人民币的升值将达到6.62人民币兑换1美元,相当于人民币在现在的汇率基础上相对于美元升值了22%。

目前,虽然各种舆论关于中短期内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有较大分歧,但长远看,普遍的观点都认为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商品和劳务的出口不断增加,其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各国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给人民币施加了巨大升值压力。例如美国方面,长期以来,美国制造商和国会人士指责中国有意让人民币币值保持在一个不公平的低水平上,以刺激出口。由于美国面临着长期经常账项目巨额赤字(主要来自中国),美国财政部在其报告中曾表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布什政府采取三项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改变一些亚洲国家目前实行的固定汇率政策,并认为这一做法对保持美国和世界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美国政府不断的给中国施加压力,希望中国能够早日结束固定汇率制度。虽然美国等外界的压力不能对人民币升值起决定性作用,但至少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起到了催化作用。

寻着前述逻辑推论,人民币所面临的长期和大幅的升值压力是中国商品和劳务在未来仍可能保持的长期的竞争优势,这一优势可简单归结为中国商品优越的“性价比”(成本低廉、质量不错或尚可)。而如何看待这一长期的优势呢?按照“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原理,企业产品的价格包含成本和和利润两部分,即价格受制于成本和利润两方面影响。假定企业主维持既定利润不变(注,居于规模经济原理,这一假设是可行的),则价格上升的唯一可能便是成本的增加。

回顾历史,西方国家(如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的经济起飞时,都会有“经济增长所伴随的劳动力短缺、工资上升、产品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上升、竞争力减弱”的过程,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商品和劳务未来长期的竞争优势所在。即与此相反,在近20年来的高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始终保持了“经济增长、劳动力充足,工资、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升幅缓慢、竞争力强劲”的特点。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国充沛的人力资源所显示出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因此,中国仍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维持产品低成本的竞争优势。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断:人民币将面临长期和大幅度的升值压力。

常识告诉我们:人民币升值,反应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可持续成长;反之,中国经济如果能保持高速、可持续成长,人民币就会升值。

上一篇:世界贸易摩擦的新特征及我国的对策 下一篇:环境会计与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