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要把下行压力转为转型动力

时间:2022-04-27 08:05:13

姚景源:要把下行压力转为转型动力

“二十多年前,浙江一些企业家问我,有没有简单的办法赚钱又,快又多。我就告诉他,你背上相机买上机票到发达国家逛商场,把他们摆的东西拍下来,回国后他摆什么你生产什么,然后往那儿出口,保证赚钱。但现在这样做肯定行不通了。因为周边的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这些国家都在走我们二三十年前走过的路,走低成本、低价格出口的老路。”

2012年12月20日下午,出席新浪金麒麟论坛安徽站的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姚景源表示,当前中国迫切需要把经济下行压力转化为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动力。

姚景源介绍,从2011年开始,中国经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经济增速下降。到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七个季度往下掉。2011年12月,中国一天的用电量是130亿千瓦时,到了2012年2月份降到120亿千瓦时。全国一天用电量减少了10亿千瓦时。按照201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47万亿元人民币、总用电量是4.7万亿千瓦时计算,一千瓦时电可以产生10块钱GDP。每天少用10亿千瓦时也就意味着少产生100亿元GDP。

姚景源分析,中国经济出现下行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是出口受阻。世界经济现在还是复苏缓慢,特别是欧债危机加剧,导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的出口产品出不去。到2012年7月,中国经济的出口增速从2011年的25.9%掉到了1%。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时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已达到1/4左右,出口往下掉,经济就必然往下掉。

尽管出口受阻客观上造成了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但姚景源认为,如果对出口受阻拖累中国经济下行做一个深层次分析,就会发现问题的根本还在我们自己。

分析显示,虽然我国总出口走低,但是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规模依然很可观,增速走低的主要是纺织、服装、箱包等传统产品。过去,中国传统出口产品靠低劳动力成本、低价格获取优势。现在中国的原材料价格、动力能源价格、环境保护成本、劳动力等各种要素价格都大幅上涨,传统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与此同时,越南、柬埔察、印度尼西亚等周边国家都在走我们二三十年前走过的低成本、低价格出口的老路。而相对于中国,这些国家最大的优势就是劳动力便宜。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根本问题是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经济结构没有可持续性,只能到此为止。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把经济下行的压力转化为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必须扩大内需,扩大消费,走创新发展之路。”

姚景源分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就总结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像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经济增长的根本点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到外部需求上去,所以我们要减少对外部需求的依赖。我们应当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之策。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结构,扩大内需,这个基本方针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提出来的。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从根本上讲,我们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扩大内需的基本方针依然缺少根本性的进步。

对于十提出的收入倍增计划,姚景源指出,这个“倍增”一定要建立在物价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如果物价不稳定,收入翻一番,物价却翻两番,翻一番没有意义。所以,未来八年中国必须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姚景源坦言,此次来安徽倍感亲切,发现安徽早已今非昔比,看到了美丽的安徽,有文化的安徽。过去安徽给人的印象是“小保姆”和“农民工”,现在安徽给人的印象是白色家电,是奇瑞,是马钢,是铜陵有色、海螺水泥。

“我觉得安徽正处在历史上的最好发展机遇期,按照十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创新动力,安徽将会有更光明、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上一篇:张平:不动产税最迟全面开征 下一篇:违约增多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