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课“技术任务单”要体现“三性”

时间:2022-04-27 08:04:00

劳技课“技术任务单”要体现“三性”

技术任务单是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是教师把教材中所要“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并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因此,建立技术任务单对于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技术任务单的设计要体现“三性”:

一、体现主体性

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学习活动,叙述学习任务单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意学习。学习任务单旨在强化学生学习,增加学生“学”、减少教师“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而非被动的学习者,不唯命是从。如在教学上教版四年级第一册第8课《简易拉线玩具》时,为了使学生掌握纸材料与棉线的连线方法,我设计的学习单是这样的:

请你将小纸片和棉线连接起来,在下列物品中,你会选择哪些连接材料?

胶水 效果( )

双面胶 效果( )

回形针 效果( )

透明胶带 效果( )

不用连接材料 效果( )

目的是要让学生自觉通过尝试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

二、体现诊断性

现代教学是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苏格拉底曾说:“学习必定要依据学生的已知做基础,教师应该要多让学生‘回想’。”学习以学生的已知做基础,透过已知,教师设法营造让学生感到“不知”的情境,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中心建构观念,更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问题、困扰、挫折在哪里,学生自然会“想知”“构知”,由此得到“真知”,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历程,也是学习单设计的意义所在。如《设想与选择》的学习单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想想材料的用途:

我们可以用做 _____,理由:_____。

我们可以用做_____,理由:_____。

我们可以用做 _____,理由:_____。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材料的特性与物品的关系。教师也可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更好地引导学生由“已知”探索“未知”。

三、体现过程性

现代教学也是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因此,学习任务单的内容设计应尽量简单,把握重点目标,作统整性、概念性的呈现,将学习要点一一依序列出,使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过程更顺利,师生互动更普及,学习效果更显著。学习单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从“个别的发展”转而注重“个性的发展”,从“精熟学习”转而注重“才能启发”,适度融入原有知识,要能自己动手做,亲身体验,因为做了以后才可能有能力的展现。教学中可以以“问题为纽带”展开,如:《设想与选择》中的“头脑风暴”这一环节的设计,以问题“卡片站立不倒”出现,让学生通过徒手操作,亲身体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最后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

又如《选择装订材料》这个环节,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互式探讨,面对以下真实的生活情境:

选选装订的材料

老师批阅考卷时,我帮老师选择用_________装订,理由: ____________。

申报市优秀集体,我们需要积累丰富的文档资料。

开学初2、3页,选择用______________装订,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学期过半近10页,选择用_____________装订,理由:_________________;

学期结束近50页,选择用_____________装订,理由:_________________ 。

学生在寻找合适的选择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不同的装订方式,体验了各种操作技术优势和局限性。

知识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是已经获得的结果,也是已经过去的结果。在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地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结果是过程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创造能力的培养比达成知识、形成技能更重要。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 200063)

上一篇:比爱更深的是理解 下一篇:学会尊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