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走列宁墓”引发大辩论

时间:2022-04-27 07:51:15

“迁走列宁墓”引发大辩论

时下,“安葬公民列宁”似乎成为大部分俄罗斯人的呼声。

列宁是谁?不同的俄罗斯人可以给出不同的答案。

列宁,可以是第一个成功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革命领袖,可以是摧毁封建制度、踏入全面工业化的新“俄国”的缔造者,也可以是埋葬俄罗斯传统文化、宗教的人。

围绕列宁产生种种议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的遗体仍然被保留,还在接受人们的瞻仰。

“老话题”的民意政治

2011年1月20日,就在俄罗斯共产党准备纪念列宁去世87周年的前一天,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杜马议员梅金斯基再次提出安葬列宁。他表示,墓中并不存在真正的列宁遗体,列宁遗体只保存了10%,其余部分都已经被丢弃或替换。

梅金斯基称,“统一俄罗斯”党将开会讨论这一问题,并准备提交给国家杜马表决。

该党还开设了“再见列宁”网站,对是否支持安葬列宁进行网上调查。根据该网站的数据,到目前为止,投票人数已经超过了30万,其中大约68%赞成,32%反对。而根据全俄社会舆论中心一年前公布的关于如何对待列宁遗体的调查,有66%的人赞成安葬,只有25%的人赞成继续保存。这同“再见列宁”网站的结果基本一致。

而支持保留列宁遗体,反对将其迁出红场的俄罗斯共产党则做出了强烈反应。俄共表示,“统一俄罗斯”党是想转移居民对目前社会经济问题的不满。埋葬列宁的讨论将引发社会的分裂。俄共中央书记拉什金说,安葬列宁的想法已经过时,“统一俄罗斯”党将被人民忘记,而列宁永存。

爱好争论的俄罗斯人从来不缺乏进行辩论的话题。俄罗斯历史上那些声名显赫的领袖,比如伊万雷帝、彼得一世,甚至斯大林和叶利钦等等,都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也可能是辩论的焦点。而安葬同样属于“争议人物”列宁的话题,确实引发了俄罗斯社会的又一次大辩论。

可以说,当俄罗斯的政治形势有可能发生变化时,有关列宁遗体的问题就会被拿出来说事。安葬列宁的问题甚至成为一个风向标,被政客们拿出来测试民意。

20年纠缠列宁墓

回溯历史,从列宁亲手缔造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开始直到目前,人们一直在为是否继续保存列宁遗体和将其迁出红场争论不休。

早在1989年,苏联戏剧导演扎哈罗夫首次公开提出了安葬列宁遗体的想法――安葬在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他母亲的墓旁。1991年,圣彼得堡市长索布恰克对此表示支持。1993年,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请求总统叶利钦“恢复红场的历史原貌”,赞同安葬列宁。有关争论持续了10年。1999年,叶利钦表示,准备成立研究这一问题的专门委员会,但围绕迁葬列宁的争论无果而终。

2000年12月,左翼力量联盟杜马党员建议,在列宁墓的基础上成立20世纪政治大清洗受害者纪念设施,并“安葬公民列宁”。但国家杜马以“不合时宜”为由拒绝讨论该议题。2001年7月,总统普京表示反对迁葬列宁。他认为,很多人将自己的命运同列宁联系在一起,这样做意味着“他们曾信仰虚假的价值观,虚度了自己的生命”。对于该问题的讨论暂时告一段落。

但2005年10月开始了又一次关于列宁遗体的争论。

电影导演米哈尔科夫、中央联邦区总统全权代表波尔塔夫琴科、乌里扬诺夫斯克州州长莫罗佐夫、圣彼得堡市长马特维延科和杜马第一副主席斯利斯卡等主张安葬列宁。2006年4月,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建议拆除列宁墓。统一俄罗斯党主席团成员伊萨耶夫当时表示,列宁应在两年内下葬。普京再次决定搁置这一问题,他说,这应该由历史做出决定。

站在如今的红场上看列宁墓,红色和黑色的大理石已经与克里姆林官红墙相映成趣,但金字塔式的外观仍然显示出其主人的特殊。尽管国家一号岗哨从列宁墓前转移到了相邻不远的无名烈士墓前,但长长的金属栏杆和偶尔出没的保安仍能让人感到敬畏。且不说时代的变迁让人体会到历史的沧桑,仅排着长队,从艳阳高照的红场到灯光昏暗的墓室,明暗的强烈对比顿时就能让人感叹阴阳相隔。

而列宁遗志的继承者们保存他遗体的初衷,是使广大无产阶级革命者能够亲眼看到领袖的容貌,鼓舞他们的斗志,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现在,即使参观列宁墓的人排起长队,也很难想象他们都是为了这一目的前来的。正如很多旅游者所说,现在的列宁墓不过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莫斯科红场上的一个景点。

无法“迁走”的历史

列宁留下的,不仅仅是他的遗体,还包括以他命名的城市、街道、工厂,他的雕像和纪念章,他的著作和他的思想。是否安葬,是否或者将其遗体迁出红场或许只是一个象征,而问题的实质在于,列宁和他领导的十月革命,以及他亲手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在苏联解体20年之后,还给俄罗斯社会和民众留下了什么?

从一方面讲,列宁、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正在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线。作为沉重的历史包袱,人们甚至不愿意提起。著名雕塑家采列捷利说,有人订购彼得一世的雕像,有人订购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雕像,但他没再接到过列宁雕像的订单,那些原来树立的列宁雕像,也被其他人所代替。意识形态上的反对派甚至希望将历史全部清除。

亚博卢党领导人米特罗欣说:“我努力将他(列宁)从我这里挤得一滴不剩。”但从另一方面,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列宁的著作和思想仍将存在。俄联邦独立工会主席什马科夫说,除了《列宁文集》,家里没有任何关于列宁的东西,但是,列宁的著作仍是俄罗斯伟大的文学和科学遗产。

至于安葬列宁可能导致社会分裂的问题,在经过这些年的争论之后,俄罗斯民众可能准备得比想象中更加充分。

俄罗斯科学院普通史研究所所长丘巴利扬在谈到安葬列宁时表示:“这早就成熟了。我认为这是正确的提议。”俄罗斯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萨哈罗夫认为这是很好的想法,将列宁当成个人崇拜的对象,这是斯大林提出的,而不是列宁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安葬列宁不会引起任何意识形态上的风暴。

实际上,俄罗斯本身就具有分裂的民族性格,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争论持续了数百年,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在革命的立场上也针锋相对过。

所以,在列宁的问题上,需要的也许只是高层领导人的最终决策,当然,不一定是现在。

上一篇:艾滋有毒,人性有美 下一篇:赠日“熊猫大使”难成行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