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别墅零距离自然

时间:2022-04-27 02:15:05

消夏别墅零距离自然

夏天是修身养性的季节,无论是古代帝王的避暑山庄,欧洲贵族的夏日行宫,还是当今豪华的度假别墅,在夏天,寻找一种最理想的居住方式,莫过于回到自然之中。

什么样的建筑和居室,能让我们在夏日徜徉在淡淡的海风中,在鸟语花香的林间苏醒,在山坡上俯瞰远方的城市,在温馨甜美的后花园饮一杯下午茶?在世界各地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开放性的设计思维,正在让建筑和自然的语境合二为一。这种自然的豪宅生活,是无数现代人的居住理想,也是最有价值的居住形式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唯美的自然和精妙的空间,已经让生活“天人合一”。

岸居

用什么词形容大海,就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海边的岸居生活。唯美、浪漫、辽阔、深邃,这将注定不是一般的滨水建筑,它面向世界上最开阔的地方,面向无尽,因此,海岸旁的生活,需要容纳海的浩淼、匹配海的胸襟、承载海的灵魂。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在西澳大利亚玛格丽特河地区八个海岸景点的分界处,是一片朝西的三角地,这里距离印度洋仅有四百米。西澳大利亚人口不多,这里更可算是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带,然而,这片孤寂犹如海角天涯的地方,依旧吸引着身为冲浪运动员的马修把自己的一栋别墅安扎在此。建筑师Dale Jones Evans对这片与大海仅咫尺之隔的地方十分熟悉,因为他也是一个冲浪爱好者,经常来此冲浪。

收放海的能量

也许,正是冲浪的爱好,把主人和建筑师结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对海的体验,更因为这项惊险的运动而变得深刻,与海浪周旋、在海水中翻滚,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大海那巨大的能量,这是一种被深深隐藏,而又随时等待释放的能量。

建筑所处的地基是一片贝壳屑堆积的沙丘,地势复杂,为了让这片土地与大海协奏共同的能量乐谱,建筑师利用了四个最主要的元素,以让这股海的动能在建筑内外穿梭,来到建筑内部或短暂地离开建筑。

这四个元素分别是建筑特殊的十字轴走向、扎根沙丘的“碉堡”、十字平面的外部空间、海景装饰的“画窗”。

由于是三角地带,因此,别墅朝向的景致如扇形般展开,由东向西,它首先面向一个海景点,随后是纳多鲁列斯角海岸线(Cape Leeuwin Ridge)和一望无际的大海,最后朝向西北的则是一座如同图标般古老耸立的希腊教堂。

面对三个方向上的不同景致,建筑师并不希望用一个半包围的窗户把其连接起来,囫囵吞枣般收纳在一起,而是利用十字的建筑走向和由此构筑的反方向窗户,把这些景致有节奏地分划开来。一个沿着沙丘轮廓的南北向“碉堡”和一个东西向挑空平台,最终成为建筑基本的十字框架,也由此带来了多面而立体的建筑构成,得以把海景收藏在不同的视角之中。

简单的十字架规划,也产生了不一般的庭院构造。这是如同“耙”一般的露台空间,流动的甲板,强而有力地突出于前方,鞭打着南纬40°地带――这个大西洋上最著名的咆哮西风带。

在这些结构下,整栋别墅在“收缩”,也在“伸展”,以海为景的“画窗”视角,也随着海潮的涨落在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更为诗情画意的海之体验。

跟随风景旅行

如果说平面规划是对这片神奇土地的抽象提炼,那一系列的设计构思,则会让你在穿过这个建筑时,既产生美妙的视觉幻景,又体验到凝固在别墅钢筋水泥下感性的一面。

入口是完全朝西暴露的小山顶,旅行从这里开始了。沿着长长阶梯那庄重的轴线,你走下山坡,在那里,你背靠一面巨大的墙壁,这堵高墙保护你免受咆哮的西风侵袭,你也同时开始沉醉于大海的景色,发现自己正在通往十字架轴线中“四分之一”的院子。

随后,向上进入被抬高的一层,这是南北向的碉堡,私密的卧室位于此处,向西的空白墙体上张开着一条窄长的裂口,嵌在这扇窗户内的是纳多鲁列斯山脉和教堂,印度洋近在咫尺。这些窄长的、接近地面的低矮窗户被水平拉长,几乎和海平面齐平。不仅尽可能防止西照,也让躺在卧室中的人,时刻感受到大海的起伏。

与碉堡构成十字线的起居空间,是别墅中最气势恢弘的地方。一个铺有蒸气竹地板的抛物线形的平台,正好面对西澳大利亚第一大巨浪景点――波姆比(Bombie)巨浪。朝西的旅行在继续,你于是再次来到室外,直到一片木甲板。这片木甲板被掩盖在一个巨大的弯曲屋顶下方,屋顶的形状犹如一块带着头巾的盾牌,它既可以提供保护,又能把天幕撕开,让海平面的上方升起舞台,打开270度角的全景视野,直达山顶。

驶在海上的航船

这些不断重复的建筑元素和装置,通过特别意蕴的形式感,进一步在精神上得到美化。别墅外部由粗糙的混凝土和铜绿装饰构成,就像一艘融入风景的古老航船。虽然建成不久,但看起来却像远古时期的艺术品。

一方面是质感沉重的石材,一方面是轻盈的铜材,建筑在两个相反的轴向上带来不同的感觉,通过材质获得强化。于是,在坡地上,更鲜明地架起一栋“下沉的碉堡”和“上浮的平台”交织式别墅,轻与重的对比,恰如其分地呼应着大海的深远与轻盈。

别墅外观坚固厚重,似用盔甲保护,能抵抗岁月的侵蚀。粉饰后的混凝土不断软化吸取盐分,铜将会氧化变绿。灰色调石灰石,与覆盖在这一地区最常见的沙丘植物色调一致。当房子的皮肤和肌理长有绿苔,它的形状则依然在风景中保持自信和果敢。

风景的水平线被折射在建筑的直平线和水平拉长的窗户上。窗户被拉得十分狭长,最大程度地吸收着澳大利亚海岸线宏伟而浩淼的风景。当澳大利亚的伟大画家Fred Williams把这一切记录在绘画中时,这所房子则把这一切记录在了它的形式之中。

林居

林间的岁月是没有时间痕迹的。这里的森林、树木、花草,周而复始地生长又凋零,这里四季分明,却又年年如一。这是悠缓生活的最佳庇护地,在这里,噪声会被树荫遮蔽、污浊会被林木吸收、时间会放慢脚步。

林深潭静 明月相照

在洛杉矶茂密的棕榈树林中,坐落着奥尼尔(O'Neill)的消夏别墅。在这片静谧的丛林里,很难想象繁华的都市其实就相隔不远,然而,正是这片被保护完好的丛林,已经让其不再仅仅属于原始的自然,而成为现代居看的丛林。

建筑师Lubowicki Lanier擅于用前卫的手法来构思建筑,深深隐匿在丛林中的这所别墅也不例外,然而,这是个完全融入自然中的建筑,新颖和前卫的设计,并没有便它远离自然,而是表达出一种回归的心声。

让建筑消隐

奥尼尔的家如同“洞穴”般蜗居在丛林一角,几乎消失在原始地形之中,让人无法想象,加利福尼亚的阳光海岸其实离这里并不遥远。事实上,房屋背面是一块上升的坡地,水流叮咚的小溪环绕其间,葱郁的本地

植被和树木把这里掩映,防止灼热的南部阳光直射地面,这里还有一处原始河道的遗迹。

坡地与地平线构成约26英尺的落差。面对这个坡地,建筑师的想法是把建筑埋藏。于是,建筑充分利用渐进的阶梯式地形,通过一个定位墙支撑而建。这不仅掩盖了新建筑物的主体,也获得了在屋顶建造露台的机会。房屋如同被伪装起来,在巧妙的衔接中,建筑和自然渐渐合二为一。

把屋顶打开

顺着坡地,坐落在花园中央区域的起居室,突出于庭院前部。起居室拥有一个开放式的结构。它独特的墙体设计手法,让人产生一种置身于柳条箱中的体验。

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墙体结构,由一个钢铁结构的基本框架构成。外墙包裹铜面板,并由2英寸宽的玻璃间隔,形成框条式构架。它的内壁上,悬挂着枫木夹板,色泽淡雅明亮。墙体下方几乎使用全通透的玻璃构建。这种“柳条箱”式的墙体结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私密性,也大大增进了室内的风景体验。绿意盎然的树林、枝叶婆娑的树木、鸟语花香的空气,顿时全部为居住所享。

如果说柳条般纤细生动的墙体,已经非常拉近人和自然的距离,那么可以打开的屋顶,则进一步让日常起居已经和丛林环境密切关联。起居室上方,是一个舱口式的屋顶,如同一扇正在开启的阀门,微微翘起,指向天空。开启的屋顶和三面半透的玻璃墙体,增加了起居室的空间尺度。正方形的窗户,把丛林的风光和远处的河床勾勒到画框内。任何丛林内的生息变化,都会落入居住者的视线中。

令卧室飘来

装饰客厅餐厅的枫木,质感原始而质朴,散发着自然的气息,而纯净素白的卧室,则多了几分梦幻的感觉。相对于开放的起居式,卧室被设计得更为私密。被部分埋入地里的卧室,犹如一个掩体。为了与环境相协调,其外观用粗砺的混凝土构建,而室内的基调则是单纯静谧的白色。

悬浮在床上方的屋顶,形如一艘小船,悠闲的停靠在码头。微微翘起的船舷,让卧室的屋顶也被打开,明月和星光辉映在床头,似乎只有在林间,因为有树荫的遮蔽,才敢有如此大胆的设计。

野花肆意地生长在屋顶,建筑粗厚的结构被这些纤细灵敏的生灵弱化了,远处的林间风景和它连成一片,这艘承载绿意的诺亚方舟,成为盘旋在睡梦人上方一个新的梦境。当“屋顶”变成“草坪”,建筑也全部融入了自然。

建屋顶花园

把屋顶结构转换成一块巨大的草坪,是连接这一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关键所在。在一种结构性的金属系统支撑下,用一根外露的钢铁横梁,架在起居室和卧室的连接处,承载着结构面的负荷。而上方可以栽种植物和铺设草坪的防水板,最终完成了与原始坡地的流畅过渡。

阶梯式的草坪形成一个倾斜的天花板,植物能够在上面层叠生长。房屋的这个部分因此变得不那么像“建筑”,而更如同是周围丛林的一部分。呈阶梯状排布的水泥花坛,则在建筑结构上分割着室内的卧室和起居室。在这些花坛下方,摆放一个餐桌,正好构成房屋的餐厅区域。更为巧妙的是,草坪中的一个天窗正好面对餐桌。窗户旁,一股喷泉凝集在水池中间,缓缓流下,恰好进入小溪的堤岸中。

山居

一条清泓、一片山石、一丝青藤、一座高崖,山是纯粹而高洁的。居住山中,总会拥有闲云野鹤的心情。构建一所能听高山流水,坐看云起的房子,享受城市之外的淡泊与宁静,感悟生活的清雅与悠远。

山高水长 闲云野鹤

地处瑞士、奥地利、德国三国交界处的博登湖是德语区最大的淡水湖,素来是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Helga与Manfred Oberhofer一家的消夏别墅就位于朝湖而立的山腰上。在这里,自然是建筑最直接的语境,在此不仅能欣赏到宁静淡然如镜面的大湖,还能俯瞰山脚下不远处的阿朋泽尔小城(Appenzell),远眺时,则能望见美丽葱茏的阿尔卑斯山脉。建成后的别墅如何把这个多语境的自然环境拥揽怀中,让闲云野鹤的心境融入居住生活中,成为建筑师最主要考虑的问题。

山顶的大镜子

现代城市中规中矩的方块式建筑令Oberhofer夫妇厌倦。以独特的坡地结构和良好的景色为背景,奥地利Aix事务所的建筑师决定,依据视野的走向来规划平面。随着视线在空间中的移动,建筑开始了自己的伸展,这是一次成长的过程,一种以“视野”为基础的成长。视线引领着空间,一次一次地开打视窗、吸纳风景。建筑的结构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被折叠、弯曲、交叉,看似一次关于造型的游戏,实则是从视野与体验出发的构成。

顺着山坡的斜面,建筑创造的是与众不同的空间体验。由于斜面相对陡峭,建筑师把房子的进深降低到最小,使两个体块在朝北方向上彼此重合。短进深、大面宽的格局令建筑如同一面山顶的大镜子,最大程度地吸收着来自不同方向上的美景。建筑走势则完全沿山缘伸展开来,居于山坡顶部的房子由此并不突兀,而是与地形融合在一起。

博登湖的清宁,莱茵河谷小城的温馨和富庶,阿尔卑斯山的巍峨陡峭,令建筑得以充分挖掘其与景色互动的可能。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建筑多样的组成结构呼应着不同的景色,一层的玻璃窗户向外弯折,构成一个突出的V字,由此让视线扩散开来,让辽阔的博登湖与小城景色尽收眼底;而二层的南向玻璃窗户则向内弯折,构成一个收缩向内的V形,这样,在更为私密的二层休息空间内,视野便可集中到远方的阿尔卑斯山脉,享受山水一色的悠远与静谧。

以自然为妆点

空间与自然无间隙的交流,还得益于设计师对材料的精心选择。别墅在风景中获得成长,不仅最大程度地拥揽风景,也获得了具有表现力的建筑造型。为了更突出造型,建筑师决定减少对材料的选择。因此,建筑外部的材料仅仅局限为灰色混凝土、玻璃和铝,浅灰色的外立面,令整所别墅显得轻盈而通透,如同轻轻地点缀在山脊之间。

内部的所有功能空间都与森林、湖面、山脉……这些山居岁月中无处不在的美景息息相关。在自然的节拍中,生活的动线也获得最大程度的优化,无论是位于一层的门庭、起居室、厨房、还是二层较为私密的卧室,悬浮在斜坡上的部分露台等,它们有的显得狭长,有的很不规则,但总有一面被完全打开,面向自然,通透无余。

在屋内,景色是Oberhofer夫妇最好的陈设,甚至无须太多的家具与摆设,家已经在风景的装点下布置完成了。屋内材料与色彩完全不同于室外,充满纹理感的木地板、温暖纯净的白色家具、简约而明媚的摆设,令居室内洋溢着温馨的自然气息,仿佛悠缓的假期从来没有结束过。

园居

午后,一杯清茶、几叶花香,丝丝缕缕的森林味道近在咫尺,温柔宜人的一泓清水已经涤荡在眼前……有什么比…个盛装的后花园更吸引人的呢?

花影清溪 盛装夏日

在奥地利西部Lustenau市郊这个接邻瑞士的小城,Grete与Kurt Prantl的别墅幸运地被环抱在一个面积巨大的后花园中,流经此地的莱茵河水滋润着花园中的树木,便其生长得尤为茂盛。密林近在咫尺,使这里成为主人绝佳的私人度假场所。

艺术气质的花园

别墅的主人Prantl夫妇曾经营一个博物馆,家里珍藏有大量艺术品。对于这所被美妙的巨大花园遮蔽的住所,他们希望空间中充满艺术的感觉,有如欧洲繁盛时期贵族们休闲的艺术沙龙,精致脱俗而充满情调。

事实上,这座消夏别墅的小楼源于70年代,嵌在密林中的住宅就如同其茂盛的植被一般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了让这里的主人获得更有情调的生活感受和与众不同的休闲体验,建筑师把改造的重点落在了庭院,他要打通户外和户内的界限,让户外有一种室内空间的温馨精致,而户内则总能折射出自然的感觉。

一个特别设计的凉亭露台与泳池被架起在后花园,其富有解构感的设计不仅与花园的尺度相得益彰,也为庭院带来一种全新的现代感。

这是一组设计主题明确的联合体,露台深深地向前插入花园,混凝土质感的凸起的凉亭和凹陷的泳池,如同院子里的一件装置作品,充满艺术的魅力。这种特别的构造不仅使露台与泳池实现了多样的庭院功能,也令其完整地融入自然风景。得益于线条明确而有力的切分,现代感的建筑浑然一体地呈现在庭院中央。在材质上,混凝土的粗犷质地、自然雅静的青石地面、温暖宜人的木甲板……无不表现出一种宜人的大地感觉,这是贴近泥土才有的亲近感。

游泳池还经过特殊的光影处理,显现出变化多样的色彩。灯光令水面的色彩随时发生变化,令其如同一面倒影池,或反射、或折射、或倒影着庭院的景色。而在露台上,设计师匠心独具地为混凝土搭建的凉亭披上了白色的窗帘。夜晚,随着内部灯光的变幻,开放的露台在朦胧的窗帘内如同有了生命,其内部纷呈幻彩的景象, 带来梦幻般的想象,夏日,在其中小憩片刻,必定能享受到清爽宜人的凉风与夜的活力。

没有围墙的住宅

原始的居住小楼也开始参与到这个改造后生机勃勃的后花园中。建筑向新的轴线展开,也为屋内的生活打开了全新的视线。在这个花园中心的清晨露台,新的生活范围被最大可能地创造出来,一个长满林木的花园进入了空间内部,也融入了家的核心功能之中。

水景区、泳池区、休息区、用餐区、Party区……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功能明确的分区,以完整的建筑手法被统一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同一块被镶嵌在绿植之间的魔法镜面,折射着所有可能实现的庭院生活。多样的功能在建筑上有机结合,使这里成为一个不需要围墙的住宅:露台上散步、凉亭下品茶、倚在廊道的沙发上赏景、在面朝花圃的桌几上静静阅读……这块被全新改造的露台,承载着所有的户外体验,把生活向新的纬度铺展开来,而无论何时,庭院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略高出地面的泳池与露台,则提供了更为良好的视野,成为赏景的绝佳场所。露台背后设计了一个如同甲板的斜梯与地面相连,使这里同样方便宠物的出入。主人收藏的艺术品,散布在家中各处,随意点缀在庭院内的雕塑作品,更令这里弥散着艺术的气息。

生活的节奏,在后花园的氛围中放缓,当然,Prantl一家最乐意的是,在周末邀请来亲朋好友,共同体验花园内绝妙的夏日生活。

上一篇:重塑居住景观的意义 下一篇:家具迎来“图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