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案提高高三英语课堂效率

时间:2022-04-27 01:30:11

巧用学案提高高三英语课堂效率

一、巧用学案,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曾听过高三英语有关并列句的一节复习课。老师走进教室,跟同学们互相问候之后就说:“我们今天来复习并列句。并列句是什么?就是用并列连词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简单句。那什么是并列连词呢?”然后就开始在黑板上板书一连串的并列连词了。学生非常配合地开始拼命地做笔记。40分钟的时间里老师讲了很多内容,讲得满头大汗,学生抄得很认真,抄得手脚麻木。下课了,问一个旁边的学生:“这节课你老师讲得很详细,很认真,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答:“不知道。我都把老师讲的全部记下了,课堂上没时间理解,课后自己慢慢消化吧。”这就是大部分低效课堂的真实写照。究其原因是学习任务和目标不明确造成的。高三,时间紧,该如何复习才能做到高效呢?

我想到了学案,可是高三的学案模式应如何呢?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多关注每个学生犯的错误主要在哪些方面,然后以这些内容为重点再编写适合高三学生的学案,这样的学案就具有针对性,针对自己的学生的弱点,针对高考的考点。(下面以高三英语《并列句的复习课》为例)就并列句方面我发现班里学生平时主要是在一些句子中带有and 的情况下分不清楚哪个是简单句,哪个是并列句。如有些同学会误以为:The sick and the old need our help.是并列句。而有些同学则会误以为The food was good, but he had little appetite.是个简单句。还有同学不知道连词有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之分。The leaves of the trees are falling, ____ it’s already autumn.在这个句子中很多同学认为应该填because,而不知道应该填for。因此我在编写《并列句的复习课》的学案时就把这两点写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里面。通过学案,他们课前的预习任务和目标都很明确,预习效果也就比较理想。师生在40分钟的课堂内轻松地完成教学内容,效果良好。利用学案指导高三英语的复习课,既减轻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明确了教学任务和目标,也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二、巧用学案,促进合作探究

学案的目的之一就是: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学案分组可以根据自己班里的实际人数、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差异等进行合理的搭配。我的安排是五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组成员都是各科好中差搭配好,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以负责本小组的活动(组长必须是比较有责任心的),组长负责本组的各项活动任务,本组什么时候必须完成作业,何时何地进行讨论。小组做得好的,在学期末给予一点学习文具的奖励以促进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给他们分学案学习小组后我发现,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比以往融洽了,学习也比以前有劲头了,而且部分同学模糊不清的解题思路在小组讨论当中也慢慢地清晰了。

三、巧用学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非谓语动词是高中语法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老师总怕学生没办法掌握,到了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就会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详细地讲一遍非谓语动词的语法知识。学生则默默地听,无动于衷,稍不留神就会思想开小差。然后让学生练几道题目,最后老师再详细地讲那几道题目。这样做不但老师要花大量的时间,累得要命,而且课堂效率不高,而学生也只能掌握微乎其微的一点知识,到了考试还是不会做此类题。

由此我就想到用学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下是我设计的《非谓语动词复习课》学案的做法:先把平时同学们在此语法项目的易错点找出来,把任务目标定好,然后设计好学案,(我发现同学们在平时总是分不清楚谓语跟非谓语,还有就是不知道该选用非谓语动词的哪种形式。于是我把这节课的复习任务和目标就定为:(1)了解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的区别;(2)重点掌握非谓语动词的解题技巧。然后各部分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每部分练习后还设计好让学生们自己总结解题技巧。学案设计好后,先印发给他们预习并做好相关练习。第二天上语法课时,课堂上学生就成了学习的主人,有很多问题他们已在小组内讨论透彻了,个别问题没解决的在课堂上提出来之后,有其他小组的能解答就由他们解答,实在解答不了的,老师再解答。这节课就不是老师辛苦地,累得要命地讲,学生被动地听了,而是学生们成了课堂的主人了,他们早已按学案的要求把自己能自学的知识掌握了,而且还有部分学生能分析解答问题了。

上一篇:中学生百米跑训练手段的探讨 下一篇:把电影美学原则运用到高中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