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兄弟破产警示录

时间:2022-04-26 11:01:00

雷曼兄弟为何陷入危机

雷曼兄弟当初切入金融业,靠的是债券业务。100年后的雷曼兄弟仍然继承了当初的业务优势,固定收益部门一直是雷曼兄弟引以为豪的强势部门。

在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帅印前,美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不到10%,而去年这一数据已经高达40%。不管这是因为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还是由于这十年来代表华尔街利益的政治说客对国会的游说,总而言之美国金融业出现了巨大的泡沫。

面对金融泡沫化下的虚假繁荣,不同的投行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财之道。贝尔斯登涉足了高风险的对冲基金业务,这项在过去曾让贝尔斯登赚得盆满钵满的业务,也使得它成为次贷危机中第一个的投行。

雷曼兄弟曾经在世贸中心北楼拥有多达三层的办公室,免不了在9・11事件中遭遇重创。CEO富尔德成功领导雷曼兄弟走出危机。使他在雷曼兄弟员工中拥有很高的威信。也正是这种威信,当他提出激进的高杠杆经营策略时,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雷曼兄弟的员工和管理层似乎认为。连9・11这么大的事雷曼兄弟都能挺过来,很难再遭遇比这更大的危机了。

雷曼兄弟在过去房地产繁荣时期持有很多房贷资产化证券,其中有为数不少的低评级或无评级证券。雷曼兄弟当时认为,自己拥有丰富的处理固定收益证券的经验,又有很强的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能力,并无太大风险。在2007年。伴随雷曼兄弟良好业绩的是CEO富尔德高达2200万美元的天价奖金。

今年一季度的业绩显示,雷曼兄弟在冲减资产后盈利下滑,但并没有出现亏损,这使得投资者甚至强化了对CEO富尔德能力的信心。雷曼兄弟趁机发行了19亿美元的优先股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但次贷危机的发展还是让所有人都出乎预料。当雷曼兄弟第二财政季度爆出28亿美元的亏损。整个市场做空焦点再度集中在雷曼兄弟身上。由于次贷相关证券已经乏人问津,自然也就没有市场价格,投行对次贷证券的冲减,也并不能说服投资者认为这是一步到位的。

雷曼兄弟的财务杠杆率长期高达20多倍,甚至在今年第一财季末达到了31.7。这意味着次贷证券损失比率的微小变化,都可能使得净资产出现巨大变化。投资者在担忧未来进一步大幅冲减资产的情况下,对雷曼兄弟的资产负债表不再信任,于是雷曼兄弟的股价跌破了净资产。

留曼兄弟的应对计划是公布了一项60亿美元的新股发行计划,但没有能够成功。留曼兄弟后来试图出售母公司少数股权或者其2003年购入的资产管理部门,也因富尔德要价过高被投资者拒绝,雷曼兄弟于是陷入了困境。

雷曼兄弟的做空与反做空

雷曼兄弟在破产前遭遇了强大的做空压力,而其自身也曾试图采取转移做空焦点的方式自救,但最终雷曼兄弟的反击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是次级债的空头。包括留曼兄弟在内的其它投行都是多头。次贷危机爆发以前,高盛就做空了次贷证券,没有直接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

投行的次贷证券多头头寸。如果没有别的机构接手,则将永远待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也就是说,高盛如果不翻多,其它投行就没有翻空的可能。高盛因此在次贷危机中处于主动地位。

路透社7月16日的报导显示,高盛在做空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具有重大嫌疑。笔者认为,做空雷曼兄弟,是高盛应对次贷危机的整体战略的一部分。高盛的策略是:做多原油、做空次级债、做空美元。这三者与做空雷曼兄弟之间可以产生协同作用、互为支持。构成一局很大的棋。高盛选择做空雷曼兄弟主要是看中两点。一是雷曼兄弟规模不大,二是雷曼兄弟杠杆率较大。

雷曼兄弟初期的应对策略是唱空原油和做多次级债。雷曼兄弟的考虑理由主要是美联储方面不希望原油上涨和次贷证券的下跌。当然,最为本质的理由是在没有人接盘的情况下,雷曼兄弟不能在次贷证券上翻空。

雷曼兄弟初期的这一应对策略没有奏效,油价越涨越高,次贷证券变得更加乏人问津。于是,雷曼兄弟走了一步险棋,这是导致最终美联储放弃援救它的原因之一。雷曼兄弟的这着险棋就是做空房利美和房地美。由于做空两房这样的大型公司,需要动用很多的资源,而做空两房的资源多了,做空雷曼兄弟的资源也就少了,富尔德的压力也就大大减轻了。

房利美和房地美危机的导火索是雷曼兄弟7月7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作者是雷曼兄弟分析师Bruce Harting。该报告认为。由于新会计准则的原因,两房需要补充750亿美元的资本金。这揭开了两房股价暴跌的序幕,两房股价一周内就跌去了50%。

房利美和房地美危机使得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万分头疼,伯南克会发现,雷曼兄弟破产或许在客观上更有利于华尔街秩序的尽快恢复,于是改变先前拯救濒临破产的投行的思路。

在房利美和房地美危机期间,雷曼兄弟一度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这期间,雷曼兄弟的股价走势平稳,媒体负面报导也几乎绝迹。但由于雷曼兄弟最终没能够抓紧时机完成资产出售的目标,又得罪了伯南克,导致它这着险棋没有能够成功,最终陷入破产的窘境。

雷曼兄弟破产有得于次货危机早日结束

传统上,金融机构大量破产是经济危机接近尾声的表现,那种认为金融机构破产是危机加深的观点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在经济危机的早期和中期,金融机构的资产状况是一步一步恶化的,越晚越容易有机构支撑不住而破产。就像疾病晚期死亡率一定比早期高一样,经济危机末期死亡的金融机构也会比早期更多。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的三年中,更多的工业企业和金融机构是集中在1933年破产的-当它们集体破产后,经济危机也就结束了。导致当前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由于华尔街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最近两次美国经济危机分别是互联网产能过剩和金融业产能过剩引发的,这两个行业并不生产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因此产能过剩的问题要隐蔽一些。

次贷危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冲基金,二是住房信贷,三是固定收益证券。这三大部分都与美国房地产行业紧密相关,在住房开工率显著下降的今天,这些相关行业将不再需要这么多的公司和员工,出现裁员和破产的情况是必然的。

贝尔斯登的破产,完美的解决了对冲基金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接管,则缩减了住房信贷部门的产能。固定收益证券的产能过剩,则因为雷曼兄弟的破产而解决。

至此,导致美国金融业产能过剩的三大主要因素都已经解决。虽然美国实体经济未来还会有更坏的数字出来,但这仅仅只是黎明前的黑暗。美国经济的曙光将在不远的未来出现。

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雷曼兄弟破产,将促使中国股市更快的见底,使投资者有机会以更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入自己心仪的上市公司股票。

目前,各大上市银行都已经初步披露了持有雷曼兄弟债券的情况。根据披露的

数据。国内商业银行持有的大部分是雷曼兄弟的高级债券,也有少数低级债券。美国公司破产,拍卖资产获得的资金将首先用于偿还高级债券持有人,其次是低级债券,再其次是优先股,而普通股股东则排在最后一位。笔者判断,雷曼兄弟的高级债券损失不会很大,但低级债券可能损失30%甚至更多的本金。此外,持有雷曼兄弟债券并不能说明国内银行风险控制存在显著问题。事实上欧洲或者日本的公司债,风险要远高于美国公司债,国内商业银行在国外债券投资方向选择上并不存在很大的余地。

总的来说。国内商业银行持有的雷曼兄弟债券数额不大,不会对银行资产质量构成较大的影响。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持有其中1.39亿美元雷曼债券,其控股的诚兴银行持有1281万美元雷曼信用挂钩债券,总额约占其总资产的万分之一,债券投资规模的万分之三,折合每股0.003元人民币。这笔投资最后大部分是可以拿回来的。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如部分美元理财产品。也投资了雷曼兄弟的债券。这部分债券的持有信息无需公布,理论上也不会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形成影响。但这部分理财产品的投资人,可能将因为该理财产品投资有雷曼兄弟债券而出现损失。

雷曼兄弟破产事件会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金融部门风险厌恶程度上升,金融机构未来经营思路更多的着眼于安全而非盈利。在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追求安全而非盈利是理性的,但追求安全也将使得金融机构资产收益率出现下降。

虽然雷曼兄弟破产对国内银行实际影响并不大,但考虑到雷曼兄弟破产后,全球投资者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整体降低,因而导致金融股买盘疲弱、抛盘增加。国内银行股价格也顺应了这一国际趋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中国股市金融股占权重约为40%,金融股的涨跌基本决定指数的涨跌。我们容易发现,雷曼兄弟破产之前,中国内地金融股就已经开始了一轮下跌趋势,而雷曼兄弟的破产则加速了这一趋势。可以说。雷曼兄弟事件只是促进了金融股的尽快见底,而非导致金融股下跌的主因。

雷曼兄弟破产后,虽然美国经济离复苏就不远了,但目前A股投资者仍应审慎为主。因为中国经济较美国经济复苏会有一定的滞后。A股投资者可着重关注美国失业率数字,一旦美国失业率出现好转迹象。则美国居民对失业的忧虑就将普遍缓解,从而更多的消费,中国出口数字可能将随后看涨,这可能预示着投资中国股市较佳时机的出现。

上一篇:黑金诱惑 第10期 下一篇:我不是下一个沃伦·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