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新形势:优惠和免税机会重来

时间:2022-04-26 08:52:03

企业税收新形势:优惠和免税机会重来

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一大批外资企业应运而生,尤其是中国入世以后,消除了贸易和投资的限制,外资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个过程中,外资企业的税收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外资企业在关联企业的交易方面存在哪些税务问题?税务机关采取何种措施规范和解决这些问题?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已经剑在弦上,此次合并对于中国的吸引外资政策是否会带来冲击?针对这些问题,北京纳税人网于2004年7月30日上午在港澳中心举办了“涉外税收政策宣讲会”。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的有关官员莅临宣讲会就有关政策进行了宣讲。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合并给内资企业带来新优惠

新一轮税制改革中,企业所得税法将实现内外资统一标准。财政部税政会议传出的消息称,中国新一轮税制改革首当其冲的工作就是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即合并内外资企业适用的两套企业所得税法,建立统一的现代企业所得税制。国家在税收上给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将被取消,这对内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收管理司税政处副处长何俊雄介绍了两法合并的基本情况和目前的发展阶段。何俊雄说,新法出来后,两税合在一起,税收的基本原则不会改变,包括纳税人的原则、税基等都不会变。

从外资方面看,统一内外资所得税对外商的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税务优惠方面的变动。比如以前外商投资企业在生产性领域可以享受两免三减半的优惠,在统一内外资所得税之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可能会取消。另外就是再投资退税。根据原来税法,外国的投资者把在中国赚取的利润再投资到另外一个项目,或者是投到现有的项目中,均可以享受退税。在统一内外资所得税之后,这个优惠也很可能会被取消。最后就是外商比较感兴趣的利润。按照现有的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规定,在中国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所赚取的利润在汇出中国时,免征预提税,在统一内外资所得税之后可能也会取消。

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新的两法合并会保证一些新的优惠:在鼓励农业、基础设施方面体现长期的战略问题;在高科技方面,由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大部分靠引进国际技术,自己没有技术,因此要大力鼓励进行技术研发;推动使用和购买环保设备;推动民族工业方面的发展;对电子行业和多媒体设备进行价格折旧;对一些基础的行业,比如交通等方面,采取定期的减免税的办法,另外,对一些企业之间的收入采取免税的收入。对于减免税问题,何俊雄说,减免税政策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灵活制定。

随着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及向中性的公共财政转型,以宽税基、低税负为主要内容的税收制度改革应作为刺激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新手段,这对于增进企业活力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在加入WTO的全面开放背景下,内外资在同一个市场里展开竞争,首先应该保证的就是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一个规范的、平衡的税制,至少是从制度角度来保证这一点。

外国企业驻华代表机构免税机会重来

国税函2004年5月8日出台的文件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有关税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28号)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征税的从事“自营贸易和贸易”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是指既从事自营贸易同时也从事贸易的代表机构。外国企业代表机构的全部业务仅为为其总机构的自营商品贸易了解市场情况、提供商情资料以及其他准备性、辅业务,凡其总机构能够提供证明资料,说明其对我国的商品贸易一贯采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002号)第一条规定的自营贸易方式的,仍可按照该国税发[1997]002号“通知”第一条的规定免予征税,并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有关税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28号)第一条的规定进行税务申报。

就如何看待外国企业驻华代表机构免税机会重来的问题,何俊雄说,进行自营贸易时偶尔做贸易,或者总部不确定这个贸易会不会常做,都是按自营贸易来定的。如果是在中国一贯从事自营贸易,只要能提供一些证明,承诺该机构确实从事自营贸易,那么仍可维持1997年9月8号的文件,享受免征税,采取零申税的贸易。

外资企业避税形式多元化

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副司长王裕康介绍说,利用转让定价避税是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避税的最主要手法,一般是境外关联企业控制境内企业的购销权,高价进、低价出,将应在我国境内体现的利润转移到境外去,人为地减少境内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除了转让定价的避税,还有资本弱化避税。跨国公司为减少税额,采用贷款方式替代劳务方式进行投资或者融资。由于各国对股息和利息的税收政策不同,当跨国公司选择跨国投资时,需确定新建企业的资本结构,此时,它们会在贷款或发行股票之间进行选择,以达到税收负担最小的目的。

另外是固定资产的购销进行避税。对一些机器设备的净资本进行估价,同时又利用作价高一点的进口设备,将技术转让价款隐藏在转让款当中。避让方法还有专利、专利技术、商标等无形资产转让以及通过债券和自由股来逃避税收。

反避税力度重心指向外资企业

王裕康说,进行反避税管理实际上就是对跨国公司和关联企业进行转让定价方面的管理。目前,我国已有外商投资企业46万家,其中一半以上是亏损的,2003年,外商企业的亏损面是50%左右。王裕康指出,这些亏损有三分之二属于非经营性原因。每年由于企业转让定价避税,估计使得国家税收损失达到300亿,这还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

为此,国家税务总局目前将反避税的重点审查对象圈定在以下九类企业:一是生产管理权受关联企业控制的企业;二是与关联企业业务往来较大的企业;三是长期亏损的企业;四是长期亏损但不断扩大投资规模的企业;五是跳跃性的盈利企业,也就是违反常规的企业;六是与同行业相比,利润水平低的企业;七是跟关联企业相比,利润水平比较低的企业;八是巧立名目的企业;九是利用法定减免税,将高税率区关联企业的利润向低税率区的关联企业转移的企业。

提高避税嫌疑户选案质量,重点审查长期亏损、微利却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和跳跃性赢利企业,是税务机关应对外企避税问题的措施。 王裕康说,国家税务总局每年内部都发相关文件,根据规定,各个省市都要安排省市检查的对象, 除了各省、各地的审计征管办,国家税务总局每年都要制定一个办法,主导组织对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

王裕康表示,今后要继续加强立法,弥补漏洞,或把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起来;要选用合适的转让定价调整方法,合理确定调整方案;要整合信息,逐步充实反避税信息资料库,拓宽可比信息来源渠道,提高转让定价工作效率。

上一篇:南非拟修改花生进口要求 下一篇: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