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县七道沟金厂硅藻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时间:2022-04-26 07:35:23

长白县七道沟金厂硅藻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摘 要]本文论述了长白县七道沟金厂硅藻土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矿床产于新生界新近马鞍山组上部,矿体近水平层状,由下至上分为①、②号两个矿体。对该区硅藻土找矿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硅藻土矿 地质特征 成因

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119-01

长白县七道沟金厂硅藻土矿位于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288°方位,直线距离约72km,地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新房子镇。是吉林省优质硅藻土矿集中区。

1 区域地质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塔里木-中朝准地台区(Ⅰ)、中朝准地台(亚Ⅰ)、辽东台隆(Ⅱ)、营口~宽甸台拱(Ⅲ),长白断块(Ⅳ)的南端。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元古界老岭岩群大栗子岩组(Pt2dl.);中生界侏罗系上~中统果松组(J2-3g);新生界新近系马鞍山组(N1m),为硅藻土的赋存层位。

2 矿区地质

2.1 地层

本区地层简单,主要为新生界新近系马鞍山组(N1m)和军舰山组(N2j),中生界侏罗系上~中统果松组(J2-3g)零星分布

2.2 构造

区内构造简单,详查区处于马鞍山期沉积盆地内,盆地长轴方向呈南西-北东向。矿层赋存于盆地之中,矿体形态严格受古地貌和沉积岩相控制,含矿层产状与矿层产状基本一致,近水平层状产出,倾角0°~1.5°,局部由于新构造运动及基底地层起伏影响倾角较大。

2.3 岩浆岩

本区内岩浆岩为喷出岩,主要由新近系马鞍山组玄武岩和新近系上新统军舰山组玄武岩组成,玄武岩大面积出露于本区的东南部,形成玄武岩台地。另外在本区西北及北部小面积出露侏罗系上~中统果松组安山岩。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层特征

区内硅藻土矿层赋存于马鞍山组上部,根据硅藻土赋存特征,将区内硅藻土矿层自下而上分为两个矿体(层),即①、②号矿体(层),①、②号矿体间由厚度3.68~11.55m硅藻粘土相隔。矿层的形态、规模、产状严格受古地理环境控制,矿层总体产状近于水平,倾角0~1.5°。

①号矿体(层):位于含矿层(N1m4)下部,控制矿体最大长度1130m,最大宽度1080m,控制矿层厚度2.30m~6.00m,平均厚度3.57m,矿层稳定。矿层由一个Ⅱ级品硅藻土层和两个Ⅲ级品硅藻土层组成,其中Ⅱ级品位于矿体的中下部,矿层连续性好,单工程控制厚度1.00m~3.00m,平均厚度1.89m,厚度变化系数39.02%,占全区总资源储量的12.54%。Ⅲ级品位于Ⅱ级品上部和下部,分上下二层,上层发育较好,下层局部发育。控制矿体最大长度1130m,最大宽度1080m,单工程控制厚度1.00m~4.60m,平均厚度2.46m,厚度变化系数48.67%,占全区总资源储量的18.85%。

②号矿体(层):为主要矿层,位于含矿层(N1m4)上部,控制矿体最大长度1130m,最大宽度1080m,单工程控制矿层厚度3.70m~11.00m,平均厚度7.76m,矿层稳定。矿层由一个Ⅰ级品、一个Ⅱ级品硅藻土层和两个Ⅲ级品硅藻土层组成,其中Ⅰ级品一般位于矿体的中部,控制矿体最大长度1130m,最大宽度1080m,单工程控制厚度0.70m~3.00m,平均厚度1.70m,厚度变化系数38.45%,占全区总资源储量的9.58%。Ⅱ级品一般位于矿体的中部,Ⅰ极品的两侧,控制矿体最大长度1130m,最大宽度1080m,单工程控制厚度0.90m~3.00m,平均厚度1.49m,厚度变化系数34.52%,占全区总资源储量的10.76%。

3.2 矿石质量

矿石的矿物成分主要由硅藻蛋白石和少量的粘土矿物组成,另含少量的石英、长石、磁铁矿碎屑。

根据矿石中的硅藻、粘土及矿物碎屑含量,结合外观特征,将矿石划分为硅藻土、含粘土硅藻土和粘土质硅藻土三种自然类型,与其对应的分别为Ⅰ级品、Ⅱ级品、Ⅲ级品三个品级(详见表1)。

矿石自然类型与工业品级对照表

3.3 矿体围岩和夹石(层)

矿层上下顶底板围岩分为两种,一种为含矿围岩,多为硅藻粘土,与矿层之间为渐变关系;另一种为非含矿围岩,多为玄武岩,局部为粉砂岩、砂岩,与矿层间界限明显。

4 矿床成因

4.1 沉积类型及特征

矿床赋存于新近系马鞍山组上部(N1m4),其岩性组合为砂~粉砂、粉砂质粘土、硅藻土层(矿层)。从生物地层分析,硅藻为淡水种属,是在气候温暖湿润、雨水较充沛,能使湖盆长期保持稳定水位的淡水环境下生长―繁殖―死亡―沉积的,是以生物沉积为主、机械沉积为辅的淡水湖泊相沉积类型,由硅藻周期性沉积形成小型韵律构造(纹层构造)。

4.2 湖盆的古地貌形态对成矿的控制

沉积盆地是硅藻土成矿的重要条件。沉积盆地为硅藻的生存、遗骸的堆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湖盆的古地理形态控制着矿体的空间形态、分布,凹处矿层变厚,凸起处矿层变薄,边缘处矿层尖灭。

4.3 硅藻土形成条件

(1)硅藻是一种单细胞的水生藻类植物。它从周围的水中吸取SiO2建造自己的藻胞,藻胞外壳成分为含水氧化硅(SiO2?nH2O)大量的硅藻死亡后,体内有机质被水带走,壳壁直接或经搬运沉积下来,稍加固结,即可形成硅藻土。可见硅藻的大量堆积是硅藻土形成的基本条件。

(2)大而稳定的水盆地,利于硅藻生长的水质,温暖潮湿的气候,充足的阳光,有利于硅藻的光合作用。为硅藻土形成的先决条件。

(3)盆地周围岩石(多为玄武岩)中的硅酸盐矿物经风化分解出大量可溶性二氧化硅,被水不断的带入盆地,保证了硅藻的繁生给养。此为硅藻形成的必要条件。

5 找矿标志

(1)大面积新近系玄武岩分布区,形成台地地貌。

(2)新生代陆相盆地。

(3)新近系马鞍山组(N1m)地层。

上一篇:同江分公司数字电视备播系统解析 下一篇:刚性接触网弓网异常磨耗措施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