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精品课程的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

时间:2022-04-26 04:12:47

高职精品课程的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

[摘要]本研究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起来,以问卷调查方式为主,辅之以文献法和访谈法。通过编制高职精品课程满意度测量表,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量化出在校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满意的具体情况,从而为提高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水平及改善精品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精品课程 学生满意度

[作者简介]普林林(1959- ),女,云南建水人,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云南 昆明 650000)郭显林(1984- ),男,四川宜宾人,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湖北 宜昌 4431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40-03

一、研究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近些年迅猛发展,然而教育教学质量并没有完全跟上其发展的步伐,如何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作为影响教学质量核心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更是引起了广大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怎么样?实际效果如何?相信这些肯定是教育主管部门、高职研究者和教学者特别关心的问题,因为他们共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希望了解其预期的效果和发挥的作用。最后,作为教育受众的广大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具有最重要的评判资格。

基于以上,本研究试图从学生的角度,通过对其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摸清高职精品课程的现状,总结出一些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经验与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为高职教育管理者、教学者和研究者在下一步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完善中提供一些较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以云南地区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共来自云南省6所高职院校,其中昆明4所、地州2所;2所部级示范院校、2所省级示范院校和2所普通院校;共调查19门课程,其中部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15门;共发放问卷718份,回收699份,回收率为97,剔除无效问卷(漏选三题以上和规律性作答)后为612份,有效率为85。所以无论是从问卷数量还是从所选样本来源来看,本研究样本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法,同时兼顾了定性研究,在研究中尽量让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达到和谐。

3.因素分析。本研究根据国家高职精品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内涵,结合教育学相关知识和理论,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实践条件和学习效果等六个因素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分析高职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的满意程度,并对其各个因素的成因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为探索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精品课程满意度夯实了研究基础。

4.信度与效度分析。(1)信度分析。对于信度的考评,本研究采用克朗巴哈(Cronbach)a系数法检验量表来检验。经检验,本研究的各因素Cronbach值最大为0.76,最小值为0.55,均值在0.65左右,信度较高。(2)效度分析。本研究主要从内容效度来考察问卷的效度。本问卷所设置的纬度是以国家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及内涵为基础,包含了整个精品课程建设所涉及的六大方面的内容,在通过一系列的文献综述、学生访谈后形成了初步问卷,并邀请相关的教育专家、高职教育研究专家、在职教师、研究生学生和高职学生对问卷的题目数量、问题清晰与可行性、内容合理性、针对性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反复的修改,形成最终问卷,这些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本研究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总体情况分析。本研究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法,选项分别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对应的分值分别为1、2、3、4、5分。“3”分为理论中值,大于“3”表示不满意,小于“3”表示满意,所以当分值越靠近“1”就表明学生越满意,越靠近“5”就表明学生越不满意。统计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为2.2,处于较满意水平。其中对课程设置(2.1)和教师队伍(2.18)的满意度最高,对教学方法与手段(2.27)和学习效果(2.33)满意度最低。但六个纬度都超过了一般水平(低于3),表明精品课程的建设还是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基本认可。

2.具体项目的相关指标分析。总体上对高职精品课程的学生满意度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具体分析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每一个项目的满意度也是非常必要的,从具体的每一个项目的分析情况,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对具体某一个项目的满意情况,从而便于清晰地发现精品课程的具体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学生对精品课程评价的具体的17个子项目都是趋于满意水平。其中“学生所学知识对将来职业发展的作用”和“实践课教师的整体素质”这两个项目的得分最高,处于“比较满意”的水平。其次,学生对精品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教师教学方法的丰富程度和教师授课内容与以后实际工作内容的结合度都给予了较高评价,接近“比较满意”水平。在所有的项目中,“学生对自身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满意度最低(2.52),处于刚“满意”的水平。最后,学生对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满意程度都较高,但是问卷统计时缺失数据(“无”或者“不清楚”)高达70个左右,表明很多精品课程还没有建立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或者一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开实训课),或者说某些精品课程的实训课在设置上不科学,这些都需要引起高职课程研究者和管理者的注意。

3.学生满意度各因素指标满意度比较。完成了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总的满意度和各个项目的细致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评价,再通过对各个项目的满意度指标的比较,那么就可以完全了解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具体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各因素指标的评价为“很差”的个数很少,最多的为“校内实训室效果”和“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作用”,数量为11;最少的为“所学知识对职业能力的发展所起作用”和“实践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数量为3。学生选择“很好”的数量很多,比例较大,其中在“实践课教师”项目上更是达到了190,比例为31.5%。其中“所学知识对职业发展作用”“理实结合度”“教学方法丰富程度”“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结合度”“考核方式满意度”和“对课程的总体看法”这几项的选项为“很好”的比例都超过了20%,特别是25.5%的学生对精品课程的总的看法都持“很好”的态度。整体项目中,学生持“较好”态度的比例在40%左右,持“一般”态度的比例占30%,总体状况良好。通过笔者在问卷回收过程中对学生的访谈,由于学生的选择心理,选择“一般”选项的学生还是持比较中立的态度,再加上还有少部分学生持“较差”态度(5%左右),所以高职精品课程要体现其比普通课程的“精品”性,做到赋予其的“示范性”,还需要在各个方面继续加大改进与发展力度。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一是,高职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的总体情况处于“满意”水平,关于高职精品课程六个维度的“满意”水平相差不大,都处于“满意”水平,其中对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的满意度最高,接近“比较满意”的程度。二是,高职精品课程所属专业多为理科、工科、医科和农科等具有实操性的专业大类,文科类精品课程数量偏少,课程性质几乎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三是,学生对精品课程的认可度较低,接近一半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课程为精品课程,精品课程需配备的实践条件(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还需改进,有接近三成的学生认为无实践条件或者不清楚。四是,高职精品课程的考核还是主要以考试为主,实操考核欠缺。五是,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各个项目几乎没有反感态度(5%左右),“较满意”和“很满意”选项比例达到七成左右,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精品课程各个方面的认可度都较高。

2.提高高职精品课程学生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趋于“满意”水平,但有些维度不是处于特别满意状态,离高职精品课程所要求的“示范性”还有一定距离。所以本研究从影响高职精品课程的六个核心维度出发,分别给予相对合理的对策与建议。(1)高职精品课程的课程设置应该科学合理。课程设置即某门课程的设立与安排,包含了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如果把一门设立与安排并不合理的课程评选为精品课程,那么该门精品课程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因为由于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差异性和自身的特殊性,高职精品课程的课程设置也有其独特性,根据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内涵,高职精品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做到:第一,选择学生满意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来建设推广;第二,精品课程的受众覆盖应科学合理;第三,精品课程的内容应具有职业性;第四,精品课程与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有效衔接。(2)丰富高职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为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因为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所以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也就成了提升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满意度的主要突破口和重要内容。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应该做到:第一,提高高职精品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第二,提升高职精品课程特色与创新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加强高职精品课程的教材建设;第四,提高高职精品课程教学与学生将来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结合度。(3)改进高职精品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方法与手段作为教学工作实施的最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精品课程的满意度。如何提高高职精品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应该从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教学环境三个大的方面出发,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采用行动导向的高职教学模式。第二,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第三,丰富课程教学手段。第四,加强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第五,改革精品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课程的评价形式主要分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高职精品课程应该是综合两种评价形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即更加关注评价的过程而非结果。(4)加强高职精品课程教学队伍建设。教学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形成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基于精品课程所具有的引领示范性,其教学队伍建设的经验与问题肯定会在师资建设中给予同类课程以重要参考。高职精品课程的教学队伍主要分为主讲教师和教学队伍结构两个部分:主讲教师主要强调师德、能力与水平;教学队伍主要强调“双师”结构和专兼职比例。如果教学队伍建设水平高,随之学生的满意度就自然会高,反之亦然。建设一支优秀的高职精品课程教学队伍应该做到:第一,建立结构合理的高职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应该是一支“双师”结构合理、专兼教师比例合理、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和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合理的队伍。第二,提升主讲教师的综合能力,增加课堂吸引力。第三,规范兼职教师准入制度,保证兼职教师素质。(5)改善高职精品课程的实践条件。高职教育的实践条件主要分为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训环境两个方面,所以必须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环境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课程所属专业岗位(群)的具体需求,建立相应校内实训基地。第二,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第三,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科学规范地对实训基地进行管理,校企双方按照管理体系,明确各自的职责,保障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使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第四,加强实训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第五,加强教学监管,对实训结果进行科学严格的考核。建设和管理好校外实训基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信誉较好,有教育情结且能双赢共荣的企业作为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伙伴。第二,选择确实能给予学生锻炼机会、充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行业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第三,加强对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第四,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协调发展。(6)注重学生的自身建设。前面五个部分从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外部条件出发,就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满意度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以下从学生学习的内因出发,提出一些建议。第一,树立自信,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第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三,加强心理辅导,改变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适应能力。第四,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的整体管理,严格要求,狠抓校风、学风建设,让全校都沉浸在一片积极学习的氛围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提升学生对学习效果的满意度。

五、结语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比较短,对高职教育的研究起步也较晚。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载体,国家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质量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项目和提升质量的“抓手”是科学合理的。精品课程建设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与难题,但毕竟只经历了不到十年的发展时间,笔者相信,通过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研究专家、各院校教师与高职学生的共同努力,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体系将越来越完善,其功效也将越显著,最后它必然会影响整个高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从而为实现整个质量工程建设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实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玉志.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方法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6(6).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美)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8.

[4]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试论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 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