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恶的未来

时间:2022-04-26 03:29:45

201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代。且不说金融危机时代的影响,单单是百度被黑、Gooqle退出风波就为2010年拉开了高调的序幕。不过,我当初对于Google退出事件并没有太多关心,始终认为中国市场的庞大容不得Google放弃,退出不过又是一场谈判的筹码。直到有一天,我的搜狗输入法跳出最近关键词,其中“非法献花”又让我将注意力转移到Google退出事件,原来此事还诞生了新的名词。互联网可以无限制放大某个热点事件,最终形成巨大的影响面,一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1月苹果了一款所谓划时代的产品iPad,关于它的讨论几个月前已经扶摇直上,无论IT媒体、数码媒体,还是财经媒体,甚至社交媒体都是频繁出击。记得有则消息称,会当天也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的时间,国外社交媒体分析机构viralheat统计发现,iPad在当天社交媒体的交流中以压倒性优势击败美国总统。互联网的鼎盛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各种资讯。一条新闻可以非常迅速的传播,无论对还是错。这又是好事还是坏事?

Google一直宣称“不作恶(Do no evil)”的承诺,现在想来其实是对人的一种警示。国内某明星前一段时间因为“泼墨门”被放大,接着被人肉搜索,最终引出反响更大的“捐款门”事件。之前的铜须男、虐猫女、海艺舅、辽宁女等一大批最深恶极的坏蛋得到应有惩罚。如此看来,互联网的卫道士精神还是功不可没。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再不知死活的人,作恶前也会好好掂量一番。问题是,网络毕竟不具有公信力,缺乏辨别力,如果滥用则会走向另外一面――作恶。最新有传闻,谷歌为了防范黑客拟与美国国家安全局合作,同意监视网民的隐私信息,从而引发未来新一轮的黑客攻击。这又是一场关于作恶的恶性循环。其实,写下这个标题本来就是一种奢望,没有作恶的社会必不可能出现,我们也已经陷入这一泥潭中。不作恶,不成活。你不像魔鬼看齐,未来是很难混下去的。当我们发现自己的人生变得从容时,我们可以告诉自己:这不是错,我只是始终如一地坚持了自己的底线而已。

上一篇:典藏中国智慧 下一篇:三网融合:广电从“危”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