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制造业高端化问题研究

时间:2022-04-26 03:00:07

江苏制造业高端化问题研究

提要目前,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进一步向高端发展却面临瓶颈,出现了产业附加值低、科研创新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证研究,认为实现江苏制造业高端化的核心途径为发展生产业,并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高端化;生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一、江苏制造业现状分析

(一)江苏制造业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规模庞大、门类齐全、配套完整、开放度较高的产业体系,成为江苏工业经济的主体。在制造业的支撑和带动下,全省GDP总量在2002年、2004年陆续跨越10,000亿元、15,000亿元的基础上,2006年首次跨越了20,000亿元大关,完成21,54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4.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2,186.5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7,817.0亿元,增长15.5%。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变为7.2∶56.5∶36.3,第二产业中工业完成增加值11,047.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从统计数据看来,江苏制造业在总量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对全省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到2006年底,全省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共35,819个,完成工业增加值9,560.17亿元,占全省GDP的47.82%,实现利润总额1,754.0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1.98%。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4.47%,实现利税年均增长22.93%,其中利润总额年均增长38.20%。从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来看,总资产贡献率由2002年的9.99%提升到2006年的12.37%,增加值率由24.42%提升到25.50%,全员劳动生产率由64,975.3元/人年提升到128,542元/人年。

(二)江苏制造业高端化发展面临的瓶颈

1、产业处于低附加值的价值链低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在《2002~2003年度工业发展报告――通过创新和学习来参与竞争》中指出,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全过程的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生产及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根据这个定义,全球价值链被分为三大环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就增值能力而言,以上三个环节呈现由高向低再转向高的U形状,或称“微笑曲线”状。在价值增值链的“微笑曲线”上,研发与服务处于高附加值水平,一般加工制造处于低附加值水平,处于中间水平的是关键零部件加工和销售,因此由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和营销环节的转移是增值能力和分工地位提升的显著标志。(图1)

不难看出,江苏制造业大都处于价值链的生产环节,即在价值链的低端,主要致力于加工生产,附加值低;其中一些优势行业的企业经过长期积累,具备了较高的生产技术,正发展成为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基地,这些行业处于价值链的上游生产环节,产业附加值有所提高。而相比之下,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则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他们拥有众多知名品牌,负责标准制定和产品研发以及系统集成,控制着核心产品和新产品的生产。由此可见,江苏制造业想要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力图从价值链的低端升级到价值链的中高端,提高产业附加值。

2、R&D投入不足,科研创新能力较弱。对于R&D相关数据分析我们主要以《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为基础。图2为2006年主要国家R&D经费投入以及R&D/GDP,即R&D投入强度情况。其中,美国R&D经费投入最多,达3,437亿美元,中国R&D经费投入为377亿美元,排在第六位,处于中等水平。用R&D/GDP计算的R&D投入强度指标来看,在中、美、日、韩四国中,日本的R&D/GDP是最高的,达到了3.3%,而中国最低,R&D投入与中国全球第六的国民生产总值地位极不相称。(图2)

表1主要显示了2004~2006年国内主要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相关指标,包括R&D人员、经费及项目三方面的数据。首先,分析R&D人员全时当量,在2004年和2005年江苏该指标一直位居主要省市的前三位,到2006年更是迅速增长,高于其他经济发达省市名列第一;其次,分析R&D经费,山东此项指标各年都表现最佳,而江苏也仅次于上海,处于较高水平;最后,分析R&D项目数,江苏此项指标在2004年和2005年都仅次于山东,2006年被上海赶超,研发项目数位居第三。(表1)可以看出,江苏制造业R&D各项指标表现都很好,显示出江苏作为教育大省、文化大省具有强大科技与人才优势的特点。但是,从R&D的国际比较看,整个中国在R&D投入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现在还只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要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就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加大R&D投入,加快R&D技术的市场转化。江苏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制造业聚集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要想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成为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就必须冷静地看待在R&D投入上的成绩,持续保持在R&D上的投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3、缺乏知名品牌,阻碍产业竞争力提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现代产业竞争的主要形式是品牌竞争,如果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其经济竞争力必然会受到根本性影响。江苏作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最主要的地区之一,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也是制造业,这些企业主要是承接国际产业分工,在国家产业链最低端从事产品的加工和组装,赚取的只是加工劳务费,高利润则被产业链上游的研发设计以及下游市场营销企业获取,品牌拥有者也获取了大量的利润。所以,江苏知名品牌不多,品牌价值不高,这些也影响了江苏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江苏制造业高端化的实现途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制造业要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升级,必须冲出瓶颈,即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产生更多有价值的自主品牌。而实现制造业高端化目标的核心就在于发展生产业,将生产业作为制造业的高级要素投入,充分利用其密集的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推动制造业在价值链上的升级。

(一)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的核心途径――生产业。生产是指那些被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对应的,生产业则指生产企业的集合体。从外延角度看,生产包括:资源分配和流通相关的活动;产品和流程的设计及与创新相关的活动;与生产组织和管理本身相关的活动;与生产本身相关的活动;与产品的推广和配销相关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生产业所内含的知识资本、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制造业不断升级。

(二)生产业对制造业影响实证分析。本文根据1992~2006年江苏生产业以及内部各行业与制造业历年生产总值数据,运用EVview5.0软件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江苏生产业对制造业的影响进行分析。考虑到数据可获得性,我们选取了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以及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等三个行业代表生产业,选取这三个行业以及制造业1992~2006年的生产总值数据作为分析指标。以制造业(ZZY)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 (ICT)、金融保险业(FIN)、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RD),并且这三个变量相互独立,建立模型,进行分析。(表2)

结果表明,整个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可决系数R2=0.897992,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ICT)、金融保险业(FIN)和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RD)这三个行业对制造业存在显著影响。

由表2中数据可知,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ICT)对制造业(ZZY)的影响程度系数为18.07325,表明江苏较为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以及物流业都对制造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金融保险业(FIN)对制造业(ZZY)影响程度系数为8.399803,可见金融保险业对制造业发展存在一定影响。通过集中社会闲散资金,扩大制造业的融资规模,提高其要素投入量,使制造业向高端发展;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RD)对制造业(ZZY)的影响程度系数为-44.50118,这个系数之所以为负数,究其原因,是因为科学研究的效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当年的制造业产生负影响,却会在后几年中体现出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而且影响程度可能较大。总之,分析表明,生产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高端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江苏制造业高端化政策建议

在全球化竞争中,江苏的制造业要想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着力发展现代生产业。相关政策建议如下:首先,制造业自身升级要求拉动生产业发展,制造业需要生产部门提供更多、更专业的知识,即生产部门要更加专业化。其次,根据生产业内各行业对制造业的影响程度大小,明确发展其中的重点行业,改造提升生产业内部的结构,使其更有利于制造业的高端化。最后,由于目前江苏生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所以应该致力于提高生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总之,积极对外开放、提升生产业创新能力和水平、增强生产业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推动江苏制造业发展与升级。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针对男性消费者的广告诉求 下一篇:青藏区域旅游合作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