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性报道如何强化人文关怀

时间:2022-04-26 01:45:57

实录性报道如何强化人文关怀

【摘 要】近年来,要求强化实录性报道、尤其是一些灾难性报道当中人文关怀的声音越来越多。媒体和受众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强化实录性报道当中的人文关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选取多篇实录性报道为文本研究对象,来分析实录性报道应当如何强化人文关怀,并且强调,只有加强人文关怀,实录性报道才能更加打动受众、传递关爱、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

【关键词】实录性报道;灾难报道;人文关怀;报道方式

近年来随着媒体报道手段的多样化,以及新闻媒体人素养的不断提高,要求强化实录性报道、尤其是一些灾难性报道当中人文关怀的声音越来越多。媒体和受众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强化实录性报道当中的人文关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受众角度来说,它可以抑制流言扩散,激发受众共鸣;从媒体角度来说,这是传递关爱的必然要求;对全社会来说,强化人文关怀是反思灾难、以“人性”的名义面对受害者的必然要求。

但是近年来,还是有一些忽视人文关怀的实录性报道见诸报端,这些报道要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来面对报道对象,报道口吻生硬、缺乏人情味,一次次让受难者回忆痛苦的经历;要么报喜不报忧,灾难类的实录性报道成了一些人展示个人英雄主义的表扬稿,显示出媒体的报道理念出现偏差,报道动机脱离群众。这些缺乏人文关怀的报道,给报道对象和受难者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伤害,给全社会带来了一种负面的效应,同时也显示出个别媒体的冷漠与无情。

本文通过选取包括《南方周末》关于日本大地震的实录性报道:《地乱了,心却不乱――在大震灾里读日本》、《承受核恐慌》;和《看天下》关于日本大地震的实录性报道:《日本浩劫后的24小时》等多篇实录性报道为文本研究对象,来分析实录性报道应当如何强化人文关怀。

首先,在报道对象方面,实录性报道应当以单个的普通人或普通家庭为主,而不是以政府或公众人物为主。其次,报道主要以平民化的视角来写,应当贴近地面、贴近生活、贴近灾区,而不是大场面、宏观概括的篇幅。

比如在《南方周末》关于日本大地震的实录性系列报道《地乱了,心却不乱》一篇中,除开头用简短的文字描写“3月11日,大地震突袭日本东北沿海,海啸接踵而至,死亡来了。”之后,便开始将报道视角迅速下降,“岩手县大船度,这里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挤满近千人的市役所一片安静,人们偶尔的低声交谈都不会盖过屋外雪落的声音”,再往后就是一个个灾民普通人的采访了。直到最后一段才重新升起报道视角:“截止16日晚,此次地震已造成4277人丧生,8194人失踪……”进行一个概括和全景式的描述。

同样,在《承受核恐慌》一篇中,开头是日本全景式视角,“3月15日上午,日本福岛上空飘着被怀疑可能已经感染了核辐射的细雨”“中国驻日使馆的19辆大巴,正在朝这个已经让全世界胆战心惊的城市驶去。”接着,视角回到地面,开始采访华人沙军岗,以及日本夫妇等灾区民众,中间虽然穿插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二战时期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等背景材料,但是报道视角始终是贴在地面,报道灾区民众的,背景材料也是灾区老人回顾几十年前的核事故仍然记忆犹新的一个补充而已。直到最后写道“一位下班回家的日本中年人,他被正在装在中国人的大巴堵在了通道口。他默默地看着即将离开的中国人,平静而自尊地告诉记者,这里是我们的家,事情还能控制,我不想离开”,视角才缓缓升起,“日本人更愿意自己承受与忍耐,即使面临大灾难也不会改变的品格,而尊严感更是他们无法放弃的”,从中结束了全文。

同样,在《看天下》关于日本大地震的实录性报道《日本浩劫后的24小时》当中,开头写道“3月11日下午2点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就像2012的真实版一样”随后,报道视角开始降落,直接出现了报道的第一个灾民,网名为“瓷器口小妞”惊慌失措地在微博上写下这句话“日本一下都停了,全日本都在震”;紧接着,第二个报道对象也登场了:“快乐的小熊MM”正在东京一家购物中心的停车场避险……然后,报道相继采访了19位普通灾民,文章的最后还是在“瓷器口小妞”的微博中结束的:“12日早晨八点多,瓷器口小妞更新微博,听到铁路上开始过列车了!一辆列车装着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的,一夜未归的人们,慢悠悠的驶过我的窗前,平时感觉无比厌烦的列车声,现在倒觉得可爱了。这是让人振奋的声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文章在一个采访对象中开始,又从她的笔下结束,文章最后一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樱花要绽放了。”一语双关,意犹未尽,同时将报道视角再一起提升起来,表达了对日本面对灾难的乐观憧憬。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发现,平民化的报道视角更加适合实录性报道,因为实录性报道要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了相关事件,有一种自我体验的感觉。任何从高处俯瞰,企图全面把握灾民感受的想法都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无法深得读者感受的,势必会写的假大空,流于俗套,得不到很好的传播效果,更谈不上传递人文关怀。

再次,记者的定位也是实录性报道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一环。因为记者是一个事件的报道者,将自己的见闻事实记录下来,形成实录性报道。笔者认为,记者应当尽量避免正面以正面身份出现。因为正面出现后的记者,可能在文中给人以慈善家去关怀受害者的形象,或者有一种居高临下的错位。读者阅读实录性报道,更关心的是灾情和突发事件如何进展,灾区的受害者他们的境况是如何的,记者担负的是真实记录事件的全过程或者全场景的任务,是一个记录者的任务,而不是跳出来,以自己的身份和立场去表达观点。强化人文关怀,主角不是记者,还是灾难中的老百姓普通人,记者的定位一定要清楚。

实录性报道应当尽量多的用白描的手法来报道,并且多一些细节描写,使得内容很有画面感,很少采用空洞的概括性文字。因为在实录性报道当中,不加感彩的白描手法,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般看到了灾区的情景,一幕幕鲜活的场景像放电影般出现在读者的面前,给人以极大的震撼。灾区的惨状,灾民的心态,这些都触动着每一个读者的神经,人文关怀精神从中可见一斑,丰富的细节描写可以加深这种人文精神。

最后,实录性报道应当大量引用原话,通过引用报道对象的原话,既能表现报道对象的自身特点,同时又充分尊重每一个个体及其精神状态,人文色彩得到强化。大量引语原话的引用,既可以增加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同时关键是突出人物性格和人物心态。尤其是在面对大灾难时,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一定是比较复杂的,有的时候记者不能完全窥探出其想法和心态,只好忠实地记录下对方的话语,读者在阅读时,看到原话看到引语,放佛自己亲身面对亲耳听到,就有一种现场感,通过整个文章的整个基调和内容,就能感受到采访对象的状态和思想。从这一点上来说,这也正符合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要求。

总之,实录性报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方式,其承担的社会责任远远超过一般新闻传播信息、提供意见的简单任务,只有加强人文关怀,实录性报道才能更加打动受众、传递关爱、引起社会的广泛共鸣。

【参考文献】

[1]石竹林.走转改:广播记者应多写实录性新闻[J].科技视野,2012(34).

[2]夏海君.灾难报道的新闻视角[J].当代传播,2005(3):73-74.

[3]甘丹.灾难报道的震撼力――CNN网站印度洋海啸报道特色浅析[J].新闻记者,2005(2):15.

[4]邓.灾难报道要成为“温柔抚摸者”[J].今传媒,2008(8):30.

上一篇:正确认识和把握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特殊性 下一篇:台湾社区营造对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