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思维·张扬个性·提升能力

时间:2022-04-26 01:45:07

开启思维·张扬个性·提升能力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采取有效的形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潜能;二、创设创新教学情景,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三、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四、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思维个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207-01

在教育改革的深入之下,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已经成为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教育界的共同认可。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课堂,语文学科除了对文学知识、语言知识的传授起到导向性作用以外,还可以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个性以及创新潜能,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采取有效的形式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潜能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各类研究均显示,学习兴趣是产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兴趣也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出良好的推动力,学生只要对语文知识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不管前方存在多大的困难,他们也会主动的解决问题,寻找答案;反之,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没有兴趣,那么不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效果,都难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从某种层面而言,保持学习兴趣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也会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而这种状态便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之中必须采取科学的方式挖掘出教学资源之中的创新点,鼓励学生参与到创新思维活动中来,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语文的乐趣,享受到自主探究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得以提升。

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历史人物,如的郑成功、深明大义的蔺相如;还有大量创新的“事”,如詹天佑不辱使命、钱学森一心报效祖国等等,这些资源与事情都充满着丰富的创新精神,教师可以将这些素材充分的利用起来,挖掘出其中的创新点,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创新教学情景,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与知识相比而言,想象力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想象力是智慧的代表,缺乏想象,必然难以进行创新,从这一层面而言,要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要创设好相关的教学情景,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十分的丰富,作为教师,可以将语文教材充分的利用起来来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乌鸦喝水》一课,课文表达了乌鸦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石头放进瓶子而喝到水的故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提问:乌鸦能够搬动石头么?乌鸦使用这样的方法喝水卫生么?待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即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乌鸦想出一些别的喝水办法。

这样不仅可以优化阅读教学的效果,也能够引导学生用独特的视角来思考问题,从而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阅读与质疑的过程中得到锻炼,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在这种综合性学习之中,其倡导的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发挥出个人与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应用多种表现模式提升自己的文字能力与语言能力,继而提升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例如,在《鸟的天堂》这一课中,就可以开展探究性课堂,在引入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提出如下的问题:你们周围有什么常见的鸟类呢?鸟类都是益虫么?你们周围的鸟类都以什么为食呢?我们国家有什么珍稀鸟类呢?世界上最大的鸟和最小的鸟是什么呢?提出这些问题后,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学生讨论完成后,就可以由小组代表来回答,此时,再引入后续的教学内容就能够有效的优化教学效果了,而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够实现自身创新能力与协作能力的提升。

四、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能力

语文学科有着综合性的特征,语文不仅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也是人们的交际工具,近年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要想从根本生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便可以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在提升学生综合水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欢乐的泼水节》的教学之中,除了开展课文教学之外,还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丰富与习惯,并将这些习惯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给学生,实现语文知识、历史等知识之间的迁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之一,为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多挖掘一些创新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养成创新的教学品质,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一些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予以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启迪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参考文献:

[1] 王丽梅.启动思维与个性,提升小学语文中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3(3).

[2] 梁为丽.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2010(5).

[3] 张正石.浅探“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与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实践研究”[J].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2007(11).

上一篇: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下一篇:合作学习在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