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肝癌

时间:2022-04-26 01:20:36

中医药治疗肝癌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男8万,女3万,因而肝癌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大多数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手术机会多已错过,所能采用的现代综合治疗方法常限制在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上,而放、化疗对本病的治疗毒副反应极大,适应证则减少,疗效也差。目前采用中医药治疗已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适用于各型肝癌,能缓解临床症状,包括退黄、止痛、增进食欲、消退腹水,配合手术治疗,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因此,积极做好中医药对本病的防治和治疗在当今有重要意义。

1病因病机

中医学过去并无肝癌这一名称,根据肝癌临床表现认为肝癌相当于中医的积、肝积、黄疸、鼓胀、肋痛、血证等范畴。对于肝癌病因病机中医尚未进行具体系统的探究,各医家的熟悉多属经验之谈,因而并不一致。所以深入熟悉肝癌的病因病机且结合现代的医学成果,则更为科学。现代医学认为肝癌和病毒尤其是乙肝病毒及化学致癌物如黄曲霉素、亚硝酸胺类化合物及寄生虫、微量元素、某些激素和物理因素有关。但上述外因是条件,通过内因,主要是脏腑功能的障碍、神经体液功能的紊乱、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在癌基因的功能下而致肝细胞损害,从而发展成肝组织异常增生,终致癌变。

中医学对肝癌发生的病因病机的探究主要认为和人体正虚邪实、气滞血瘀、湿毒凝聚有关。如以吴氏、王氏为代表认为肝癌形成的根本原因为正虚邪实。吴氏[1]认为肝癌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正虚邪实,多为正气虚弱,邪毒踞之;或饮食不洁,毒邪内生,以致气滞血瘀,邪凝毒聚,渐成积块。王氏[2]认为肝癌究其根本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无力化邪,肝癌既成又进一步耗伤正气,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局面。按气血辨证而言,多数学者认为气滞血瘀是肝癌产生的病理基础,如司氏[3]认为肝癌产生气制为各种原因导致气血失调,气滞血结,肿大成积,留而不去;而气滞血瘀,日久积聚成块是肝癌的基本病理。亦有少数医家提出不同观点,如有苑氏[4]认为血虚、阴虚才是主要的病理基础;也有人强调情志因素在肝癌形成过程中所起的功能,如张氏[5]等认为肝癌大多由于情志抑郁,肝气郁结,脾虚湿滞,热毒内蕴而成。同时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肝癌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功能的结果,如傅氏等[6]认为,肝癌的发生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邪侵袭,使脏腑功能失调,邪毒蕴结于经络脏腑,引起气血瘀滞,痰湿凝聚等病理变化,日久不愈而成肝癌。中医学对于肝癌病因病机,尽管各医家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但综观相关文献以肝郁、脾虚、血瘀、湿热、肝肾阴虚多见。

2治疗原则

肝癌患者的病情特征往往是虚实错杂,急则治其标,当以祛邪为主,常用活血化瘀、消散结、逐水破气等法;一般则宜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常用健脾益气、养血柔肝、滋补阴液、活血化瘀、理气破气、逐水消肿等法。对于放、化疗后的肝癌患者,其治疗多以健脾理气、补养肝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温补气血,此有减毒增效的功能。

3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基于对疾病症状规律性和复杂性的熟悉,是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一大特色,它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等情况,运用中医理论加以归纳分析,找出病因并进行治疗。此法主要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生老病死无不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人体疾病的诊治用药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参合四诊、八纲。对肝癌的诊治亦不例外。近代较多的临床资料表明,中医药对肝癌的治疗主要分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聚毒、肝阴亏虚等型进行辨证施治。肝气郁结型摘要:右胁部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纳呆食少,时有腹泻,右胁下肿块,舌苔薄腻,脉弦。治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陈皮、枳壳、香附、川芎、广郁金、生苡米、白术、黄芪等)。气滞血瘀型摘要:胁下痞块巨大,胁痛引背,拒按,入夜更甚,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结不调,倦怠乏力,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或弦涩。治以行气活血,化瘀消积。药用复元活血汤加减(当归、桃仁、红花、山甲、栝蒌、柴胡、三棱、莪术、延胡、广郁金、水蛭、地鳖虫等)。湿热聚毒型摘要:心烦易怒,身黄目黄,口干口苦,食少,腹胀满,胁肋刺痛,溲赤便干,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以清热利胆,泻火解毒。药用茵陈蒿汤加减(茵陈、桅子、大黄、厚朴、水红花子、黄杨、半枝莲、犀黄丸等)。肝阴亏虚型摘要:胁肋疼痛,五心烦热,头晕目眩,食少腹胀大,青筋暴露,甚则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治以养血柔肝,凉血解毒。药用一贯煎(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川楝子、生鳖甲、生龟版、牡丹皮、水红花子、女贞子、旱莲草、半边莲等,尚可配用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

如任氏[7]等治疗30例肝癌患者,分为4个证摘要:(1)肝郁脾虚证(3/30),治以疏肝健脾,理气行滞为主,方用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2)气滞血瘀证(5/30),治以理气活血,化瘀消为主,方选桂枝茯苓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3)肝胆湿热证(12/30),治以清肝利胆,化湿解毒为主,方用龙胆泻肝汤合茵陈蒿汤加减。对大量腹水患者,可用峻下逐水剂,如十枣汤急治其标,但宜中病即止,以免伤阴。(4)正虚瘀结证(10/30),治以滋阴清热,扶正抗癌为主,方选一贯煎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服药均在1个月以上,共服中药30~204剂,平均66.5剂,结果3个月生存率为76.67%;6个月生存率为46.67%。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25.59%、16.56%、11.04%、7.36%。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甲胎蛋白(AFP)下降。

黄氏[8]用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60例,男55例,女5例;临床分期,Ⅱ期15例,Ⅲ期45例;按中医辨证气滞血瘀型35例,脾虚湿困型6例,肝胆湿热型10例,肝肾阴虚型9例。基本方药摘要:丹参15g,白芍20g,金钱草30g,鳖甲(先煎)15g,鸡内金10g,延胡索18g,郁金15g,蜈蚣(去头足)3条,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25g,黄芪15g。每日1剂,水煎服。气滞血瘀型加柴胡10g,水蛭4g;脾虚湿困型加泽泻、茯苓各15g,猪苓30g;肝胆湿热型,黄疸指数增高加茵陈30g;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加蒲公英20g,败酱草、虎杖各10g;肝肾阴虚型加生地、女贞子各10g;化疗及肝内静脉栓塞致呕吐者,加竹茹、半夏各10g,重者改用旋复代赭汤加减;白细胞降低加女贞子、枸杞子各10g,首乌20g,阿胶(烊化)、龟版胶(烊化)各10g;低热加秦艽、白薇、地骨皮各10g;肝区疼痛剧烈者以阿魏、鲜半夏、鲜南星、鲜三棱、鲜莪术各适量,捣烂局部外敷8~12h,天天1次。综合判定。本组60例中,治疗1年后生存期半年以内44例,1年以内16例;生存质量按Karnofsky评分标准,均有明显的提高,平均提高20分左右,最高可达30分以上。

周氏[9]以活血化瘀法(主药摘要:赤芍、王不留行、三棱、莪术)治疗肝癌51例,其中Ⅱ期40例,Ⅲ期11例。治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7%、14%、4%。

4肝癌

疼痛治疗近数十年来,中医学对用中药治疗肝癌疼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临床应用较多,并取得了较为满足的效果。

4.1中药内治魏氏等[10]报道,分两组治疗中晚期肝癌疼痛,治疗组用基本方(柴胡、香附、党参、黄芪、制鳖甲、夏枯草、郁金、陈皮、川芎、仙鹤草、茜草、白芍、细辛、酸枣仁、山楂、白术、枳实、厚朴、大腹皮、延胡索等),配合西药止痛治疗,对照组按WHO推荐的癌痛控制三阶梯方案治疗,结果两组显效(用药后疼痛降低2级)分别为12、12例,有效(用药后疼痛降低1级)16、17例,无效(用药后疼痛无变化)2、1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6.6%,差异无显著性(P%26gt;0.05);但依Karnofsky评分,治疗组用药前、后均值分别为52、76,对照组为52、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4.2中药外治牛氏等[11]报道,以马陆、白屈菜、野艾、蚤休、山慈菇、生草乌、泽金花、生白附子等药制成瘤痛消贴膏,外贴肝区疼痛部位治疗原发性肝癌32例,对照组20例应用西药止痛,按1987年WHO疗效评定标准,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李氏[12]报道,以鲜河蟹1500g,大蟾蜍2只,木鳖子、生草乌、马钱子、生南星、蜈蚣、炙乳没粉各10g,水红花子15g,冰片粉6g,藤黄面若干,广丹适量,香油2000g组方制成河蟹膏,治疗中晚期肝癌24例,结果1级疼痛的4例均获显效;2级疼痛的15例中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2例;3级疼痛的5例中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2例。林氏[13]报道,将癞蛤蟆1只,剖腹取出内脏,另用雄黄50g加水拌成稠糊状,放进癞蛤蟆腹中,将癞蛤蟆腹部外敷在右胁下肝区疼痛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15例,结果15例患者均在敷药15min后疼痛逐渐减轻,并完全消失,疗效可持续12~24h。飞氏等[14]报道,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36例,采用按灸疗法(仰卧位取两乳横线的中点为长度,以同侧为起点,斜趋痛胁下寻找最痛点为第1敏感穴,灸此处30壮,灸章门7壮,灸丘墟3壮,各穴在灸前先顺、逆时针各按81次,早中晚各灸1次)治疗,结果痛止12例,好转13例,无效11例。

5探究成果

近年来有较多的实验探究和临床报道表明,中医药在治疗肝癌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探究成果如下。

5.1单独应用中药介入治疗

5.1.1华蟾素注射液目前临床报道较多,对肝癌、转移性肝癌有一定功能。蟾蜍出自《名医别录》,又名癞蛤蟆,生物活性物质主要为蟾毒素、蟾毒配基,有抗肿瘤、保肝降酶功能,临床上用于肝动脉介入治疗。华蟾素瘤体内注射治疗18例HCC,有效率63.3%,6年生存率36.4%[15]。

5.1.2莪术油程氏[16]用肝动脉灌注治疗25例PHC患者,同时辨证施治服用中药,结果瘤体缩小率为76.0%,半年生存率为63.2%,1年生存率为50.0%。其疗效虽和化疗栓塞相似,但中药介入治疗对肝功能有明显的改善功能,治疗后没有出现明显肝硬变。

5.1.3复方丹参注射液肝动脉灌注治疗33例硬化型HCC,有效率66%,1年生存率57.6%[17]。

5.2多种中药联合介入治疗任氏等[18]用单纯化疗药物介入治疗方法和中药“鸡尾酒疗法”介入治疗43例肝癌患者。结果中药“鸡尾酒疗法”(癌灵1号注射液-莪术油和白及粉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制。青龙衣注射剂为黑龙江省中医探究院研制)介入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化疗药物介入治疗,并且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用中药榄香烯乳介入治疗肝癌30例。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1例,总缓解率40%。症状和生存质量也有明显改善。

5.3中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药配合肝动脉栓塞以达到减毒增效功能的探究,是目前中药治疗HCC的一个热门课题。龙胆泻肝丸、茵陈蒿汤、小柴胡汤、加味茵陈蒿汤、搏癌丸、参三金粉、肝康冲剂、慈丹胶囊、参蔑扶正注射液、肝活喜、胜脾理气方等均具有较好的减毒增效功能。爱迪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岩舒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肝复乐、平消胶囊等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上述药物疗效评价多采用有效率、生存期、肝功能、生存质量等指标,而对免疫、肿瘤代谢等实验室指标观察较少。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刘连新博士通过数年的深入探究于2001年披露砒石能毒杀肝癌细胞的探究,并首次揭示了砒霜毒杀肝癌细胞的基因功能位点即具体的功能部位,是在肝癌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酶前水平而非转录水平。这一探究成果,从分子水平证实了砒石可能成为治疗肝癌的良药。具体应用时只要严格控制用量和把握使用方法,一般不会出现中毒。但不宜多用久服,肝肾功能不良及体虚者不宜服用,孕妇禁服。若内服本品出现急性中毒,可用活性炭溶液洗胃,并内服氢氧化铁制剂以解毒及到医院做急救处理[19]。

6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和有效预防的中、西药不断研制,在本世纪肝癌的发病将会逐渐得到控制,其发病率也会下降,但进展是缓慢的,中医药仍作为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迄今,各种非手术治疗方法对肝癌还不可能达到“治愈”的疗效,中医药也不例外。但本文资料表明,中医药确实具有一定的抗癌、抑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和放、化疗并用可起到减毒增效的功能,适用于各型期肝癌患者,治后1年生存率在40%左右(肝癌平均生存期为4个月左右,1年生存率为17%)。因此,应确切地评价中医药治疗肝癌的疗效,既不要任意夸大,也不应轻易否定和贬低,要实事求是地探索和提高。中药预防和治疗肝癌已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前景,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深入探究中药中有效抗癌成分的功能,并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其抗癌功能的机制。我们相信,随着对中药组份的探究,及提取方法的不断改进,必将对肝癌的防治产生巨大的功能。

展望今后,既要重视来自大量临床实践资料的总结分析,探求内在规律,更要以创新意识,加紧运用现代高科技探究手段,科学化、规范化地尽早研制治疗肝癌的有效中药新制剂,为肝癌综合治疗提供有效手段。

上一篇:公司职代会领导讲话稿 下一篇:胫骨平台骨折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