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 第9期

时间:2022-04-26 11:59:47

大学之道 第9期

英国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说:“世间很少有事物能比大学更美。当防线崩瘫,价值崩溃,水坝倒塌,洪水为害,前途变得灰暗,古迹沦为泥淖时,只要有大学屹立在那里,它就屹立闪光。”大学之美,美在文化的充沛与丰盈。只要它存在,人类那颗被引导去从事探索的自由心灵便会持续带来智慧;大学之美,美在品格独立与追求卓越。只要它存在,人类追求高洁内省与创新进步的步伐就永远不会停止。

民国时代大学

一提起民国教育,很多人都会想到那灿烂如星辰的大师,会想到陈寅恪所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仿佛那个时代不食人间烟火,只要唤一声大师,大师们就驾着祥云从天而降。其实,民国大学教育的成功和人才的井喷,并非真的如此简单。掀开华丽辞藻所掩盖的真实历史,我们才能探寻到“大师”与“名校”是怎样炼成的。

政府:复兴之路,始于教育

1901年1月,清政府“变法”上谕:参照“西法”,推行新政。在文化领域,清政府对旧有的文化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教育政策的变革最为彰显,虽然效果部分地违背了清廷的主观愿望,但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成为近代教育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与深刻启示的改革。在此次政策变革中,清政府对内重视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对外引进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知识,积极派遣学生出洋留学。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400元,副教授400-26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部长基本持平。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就意识到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并视其为“立国之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强化对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视,形成了由中央到省再到市县一级的统一行政体系,为其提供经济上的扶持和法律上的保障,其规模和组织更加完备,教育内容更为广泛,对中国社会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北洋军阀也很重视教育。大军阀脱去戎装,换上长袍马褂,跑到辖区各个学校,给老师们打躬作揖,说自己没什么文化,教育下一代,全靠诸位老师辛苦了。而像这样关心教育的军阀,还不止他一人,主政山东的韩复榘是一个,主政山西的阎锡山也算一个。韩复榘在山东主政七年,山东的教育事业不仅不落人后,且发展迅猛。对于教育工作本身,韩复榘总是放手让何思源去做,他从不横加干涉,更未向教育界安排过一个亲信。再说阎锡山,山西当年的教育,被称为中国教育的典范。自1942年开始,山西全境适龄儿童入学率,每年都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学生:救亡中国,舍我其谁

民国大学生绝大部分出生于富裕家庭,故衣食无忧可一心向学。在1923年,“南京的大学生出身地主家庭的约占一半,大官僚、富商子弟占十分之三强,小资产阶级约有百分之十五”。中等以上家庭出身的学生,至少在90%以上。直迄抗战前夕,情况依旧。1932年,普通清华学子年开销近250元;1936年,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后,开始设置占录取总数5%的公费生,每年的补助也恰为250元。有报纸称:“近日高等教育,几乎为中产阶级以上子弟所独享。中人之产,供给子弟毕业高中,已甚艰辛;至于大学学生,每年非三四百元不可应付。”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大学生为洗涤近代中国百年屈辱,担得起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辛亥革命爆发后,以为代表的青年学子带头剪去辫子,并接触进步书籍,读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书和同盟会的杂志、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文章。眼界随着阅读拓宽,思想得到升华,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明确地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这种志向,是民国众多学子和大师共同的志向。

“五四”运动之初,以爱国青年学生为主,经过广泛地发动群众,渐渐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群众爱国救亡运动,并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从此,青年学生作为一支崭新的革命力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们义无返顾地投身于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成为中国革命重要的力量。“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国耻家恨让年轻的他们奋勇而起。正是由于他们忧国忧民,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才能前仆后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民国大学入学考试,也尊重学生的个人特性,不要“通才”要人才。1932年夏,清华大学中文系招收新生,陈寅恪应系主任之邀出考题。不料他出的题目非常简单,考题除了一篇命题作文,最奇怪的是只要求考生对个对子。用“对对子”这样的文字游戏,来作为堂堂清华大学的招生试题,当时很多人还是难以理解,也有人误以为这是以旧学的看家本领向新文化挑战。其实,陈寅恪自有他的一番深意。当时很多学者并不清楚真正的中国语文的特色在什么地方,陈寅恪觉得用“对对子”这个方法,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传统语文的真正特色。

教授:士不可不弘毅

民国文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士大夫,又扮演了冲在时代前列的思想先驱。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多少代文人的理想一朝崩溃,这使得民国文人从一开始就面对无所选择、没有出路的痛苦。相比几千年的专制与奴役,这种痛苦无疑也使他们的心灵丰富而深刻。告别几千年的平庸,抛却修齐治平、心存廊庙的老路,总要有几个桀骜不驯的奇才出现。时代的混乱给文人以站在各自立场发言的机会,原有的规则失灵了,他们不得不面对新与旧、中与西的冲突。

1940年,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去世。中研院是全国最高学术机关,其院长自然是学林领袖,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谁来承继斯职,并不是单纯的学术人事,更不会只是一场“选举”而已。谁来当中研院院长,当时党国体制的首脑,当然意有所属。幸好,评议会的组成分子都是学者读书人,没有谁愿意随着的指挥棒踏步起舞,反倒是本乎自由意识选出蔡元培的继任者。结果揭晓,翁文灏与朱家骅皆二十三票,胡适二十一票,王世杰与任鸿隽则都各得四票。至于“下条子”指定的顾孟余,一票都没拿到。政治力量“看不见的手”不放弃伸入学术界的动作,学界中人则负隅强抗,即便不能一刀砍断它,却正是“独立之精神”的充分展现。

上一篇:风雨私塾 第9期 下一篇:建国初期大学